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长庆靖边下古生界气藏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长庆靖边下古生界气藏的储层非均性问题,采用地层系数非均质概率统计分析方法,结合试井分析认识,对储层非均质性进行定量描述和深入评价,并对储层非均质与压力传播速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层系数变异系数、级差以及均方差均表明储层渗透率非均质非常严重;储层渗透率越高,压力传播越快,压力响应越大,随着孔隙度增加,压力传播速度减少。这类问题的解决具有实际意义,能够直接指导气田开发层位的选定和并网调整。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页岩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多以及难以综合定量表征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的问题,基于洛伦兹曲线理论计算页岩宏观非均质性的总有机碳含量、微观非均质性的矿物组分和有效孔隙度以及岩石力学参数非均质性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等影响因素的洛伦兹系数,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权重,建立综合定量表征页岩储层非均质性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表征结果与预测布缝方式和压裂施工曲线吻合较好。该方法为页岩储层非均质性表征提供了一种思路,同时对威远地区压前预测和压后评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注低采改善平面非均质油藏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高注低采改善平面非均质油藏注水开发理论问题,采用岩心组合模型水驱油实验,研究了4种平面非均质模型方案在不同注采方式下水驱油机理,建立了反映平面非均质油层渗流特征的渗流数学模型,利用积分变换推导出模型的解析解.实验特征和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高注低采的开发过程中储层全程泄压效果也远好于低注高采的开发情况.解决了高注低采开发的基本理论问题,为矿场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赵全忠  薛玉军  龚劲松 《科技信息》2010,(17):J0238-J0239,J0224
本文分析了由于煤储层岩性的复杂性、物性的非均质性及含气的隐蔽性导致的煤层气测井解释面临的困难,展示了和顺地区测井评价在煤层气储层划分、工业组分分析、含气量计算、弹性模量计算、压裂效果分析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提出了解决煤层气非均质、非线性储层评价问题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储层非均质的影响因素多,非均质对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控制作用强,特别是在开发后期影响剩余油的分布.在对影响储层非均质的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灰色系统中的灰色聚类理论来确定储层非均质分布.该方法能够对影响储层非均质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综合分析、综合分类,在梁家楼油田南区C47块S3中油层非均质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划分出了特强非均质区、强非均质区、中等非均质区、弱非均质区、特弱非均质区,为储层非均质的研究和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油气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评价参数众多、评价指标无边界的问题,以江苏金湖凹陷王龙庄油田为例,综合运用岩心观察、室内分析试验和测井解释等资料,通过计算岩石样品的渗透率洛伦兹系数对研究区阜宁组二段储层层内和平面非均质性进行研究。洛伦兹系数为0~1的数值,可以作为评价储层非均质程度的指标,从而定量评价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结果表明,洛伦兹系数能够弥补传统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指标无边界的问题,可在其他地区的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评价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胜坨油田二区高含水期三角洲储层非均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 7,8砂组三角洲砂岩油藏高含水期 (综合含水率大于 90 % )的储层层内、层间非均质性有所减弱 ,但是其平面非均质性增强 ,且不同微相不同部位的储层非均质性有较大差异。但是 ,大都具较小的非均质综合指数 ,呈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按照非均质性的强弱 ,这些微相依次为分流间湾、天然堤、远砂坝、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其中在河口砂坝内 ,侧缘储层的非均质性最强 ,坝主体次之 ,坝顶部则呈中等非均质性。较强的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影响较大 ,因而造成剩余油分布的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谢斌 《科技咨询导报》2010,(14):128-129
储层非均质性时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效果影响很大。本文基于裘亦楠有关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从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分别对塔河1区三叠系下油组储层非均质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超低渗透油藏普遍发育微裂缝、导致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开展了裂缝型岩心的制作和不同组合方式下的超低渗透油藏天然能量开采的物理模拟实验。基质与裂缝型岩心并联水驱油实验模拟不同非均质性储层油藏产水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非均质储层含水上升曲线分为无水采油期、含水上升期和高含水上升期、高含水期4个阶段。含水上升规律主要受储层平均渗透率、渗透率级差、微裂缝发育特征和含水层能量的影响。对于非均质性较强的超低渗透油藏,应重点关注较高渗透率储层、水层和裂缝较发育储层的含水上升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用生产井信息确定储层非均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储层非均质性是油气田地质和开发工程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油气田内各井的油气产能。根据美国一些开发多年的油气田产量等生产数据(如累积产量、年度产量和月度产量等),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地质分析提出了月度产量变异系数、年度产量变异系数和累积产量变异系数等特征参数,这些参数能有效地反映储层层内和平面非均质特征,对于高含水期的老油气田油藏地质模型研究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北部长6段沉积微相环境多变且储层非均质性强,加之两者之间关系复杂,导致储层有利区预测困难的问题,采用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测井分析等方法对长6段的沉积微相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河道期次、单期河道砂体厚度、河道的叠加宽度以及砂体连通性等角度分析了沉积微相与储层非均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湖泊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研究区长6段的主要沉积体系类型,沉积微相类型较多,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和河口坝;单期河道的砂厚变化范围影响储层层内非均质性的强弱,河道期次与层间非均质性关系密切,而分流河道的叠加宽度以及砂体的连通性主要控制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2.
塔巴庙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储层非均质性是沉积、成岩和构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及微观非均质性的研究,认为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主要受控于沉积作用,沉积构造和沉积韵律决定了储层层内非均质性,而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主要受控于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的不均衡性是影响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储层非均质性及控制因素的分析,为研究储层内天然气的分布规律提供了地质基础,并有利于指导后期的天然气勘探和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3.
胜坨油田二区高含水期三角洲储层非均质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8砂组三角洲砂岩油藏高含水期(综合含水率大于90%)的储层层内、层间非均质性有所减弱,但是其平面非均质性增强,且不同微相不同部位的储层非均质性有较大差异。但是,大都具较小的非均质综合指数,呈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按照非均质性的强弱,这些微相依次为分流间湾、天然堤、远砂坝、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其中在河口砂坝内,侧缘储层的非均质性最强,坝主体次之,坝顶部则呈中等非均质性。较强的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影响较大,因而造成剩余油分布的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储层非均质性是造成储层砂体内部渗透率垂向及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砂岩储层中碎屑颗粒、填隙物含量等演示学特征及成岩作用的分析,利用非均质性计算指标分析吴起地区延长组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研究表明吴起地区延长组以发育长石砂岩为主,具有分成熟度高、分选好的特征,成岩作用主要表现为压实和压溶、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从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和平面非均质性等非均质性指标分析认为,单砂体粒度特征以正韵律、正韵律叠加和复合韵律较为发育,层理构造的垂向变化引起渗透率的垂向变化,泥质夹层、钙质夹层对油藏进行了分割,储层砂体渗透率值非均质性强的特征明显。储层非均质性差异导致吴起地区延长组砂体在平面上使得渗透率值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是由于不同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经历了数十年的生产,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部分地区储层非均质性明显,导致油田的开发投资、成本增加,经济、社会效益大大降低。通过对储层非均质性与油田生产动态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利用数据相关性原理提出一套全新的判别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的思路方法;运用丼间相关性模型通过动态生产数据快速、准确的判别储层非均质特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油田现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同,证明了方法的准确有效。与传统识别储层非均质性的方法相比,无需测试额外数据、方便快捷、简单有效,可以节约大量的研究费用与时间,具有较好的现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经历了数十年的生产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部分地区储层非均质性明显,导致油田的开发投资、成本增加,经济、社会效益大大降低。本文通过对储层非均质性与油田生产动态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利用数据相关性原理提出一套全新的判别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的思路方法,运用丼间相关性模型通过动态生产数据快速、准确的判别储层非均质特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油田现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同,证明了本方法的准确有效。该方法与传统识别储层非均质性的方法相比,无需测试额外数据,方便快捷,简单有效,可以节约大量的研究费用与时间,具有较好的现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油藏开发中后期,受储层非均质性、开发方式等因素影响,剩余油分布日益复杂,多呈现“整体分散、局部富集”的特点,而传统的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研究已无法解决高含水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在开发地质学领域引入了储层构型的概念,其研究核心是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理论和方法为依据,深化砂体内部储层结构及渗流屏障认识,旨在通过对地下储层中油、气等流体赋存空间的精细刻画,为剩余油挖潜和提高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尚堡油田沙河街组三段Es_3~(2+3)亚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测井多井评价资料求取的储层参数,结合岩心分析资料,对高尚堡油田主体开发区Es32+3亚段储层的微观、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以及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整体上属强非均质性储层,其储层非均质性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控制,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树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6):6677-6680
为了准确计算河流相平面非均质储层水平井泄气范围大小.通过分析完钻井、录井和测井资料获取气井水平段含气钻遇率及沿水平段不同单元物性参数大小,定量表征井控范围内储层的非均质性.再利用气井产量压力生产数据,采用流动物质平衡方法评价气井动态储量.在此基础上计算井控范围内的气井有效渗流面积,同时结合储层分布特征调整井控泄气范围边界,最终研究形成河流相平面非均质储层气井泄气范围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非均质储层条件下,计算气井泄气半径需综合考虑储层的含气性、物性参数变化和储层分布等因素,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井分析对比,可见考虑储层非均质计算的气井泄气半径更符合气井生产实际,泄气范围与有效储层分布契合度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东濮凹陷卫城油田卫2块储层构造复杂且非均质性程度高的特点,利用岩心常规物性测试、薄片鉴定等技术,结合动态数据和测井参数解释资料,对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究有利的挖潜区块。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层间非均质性中等,平面非均质性较为复杂,其分布与沉积微相展布特征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水下分流河道主体部位非均质弱,向河道侧翼过渡非均质性有变强的趋势。正韵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顶部剩余油富集,反韵律河口沙坝主体砂体的顶部及其侧缘砂体的中下部剩余油相对集中,为研究区剩余油挖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