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ZPW-2000A系统工程设计及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列车运行自动控制设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数字化、无线传输技术、漏泄电缆及卫星定位技术实现了列车和地面控制中心、列车和列车之间的信息传输,列车之间通过数据传输,自动计算出实时的列车追踪安全间隔,调整之间的追踪间隔,使两列车间的间隔最小,从而提高了行车密度和区间通过能力,这种运行间隔称为移动自动闭塞,代表了区间闭塞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自行研制的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移频自动闭塞系统即ZPW-2000A已被广泛应用。本文就对ZPW-2000A系统工程设计及维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中分析了现有固定自动闭塞的潜在能力,介绍了移动自动闭塞的基本概念,指出,它的结构是属于并行多路封闭式自动控制系统,它比现有三显示自动闭塞至少可以增加80%的通过能力.给出列车与车站、车站与车站之间的基本通讯格式和协议.介绍了移动自动闭塞制的优点以及它的关键技术.最后建议加速研制工作,并在我国铁路沿海等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3.
该文讨论了两个观点:1)解决运能与运量间矛盾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提高行车密度.分析表明:在双线自动闭塞区段,将列车追踪间隔由10min 减至8min 是适宜的,如果再进一步缩短列车追踪间隔,则线路通过能力的提高并不明显.2)在某双线区段,如果各类列车的制动距离差别很大时,为了提高行车密度,须采用四显示自动闭塞制度,否则,采用三显示自动闭塞制度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王静 《科技资讯》2014,(9):43-44
RBC根据联锁系统中锁闭的进路,将移动授权指令通过GSM-R发送到列车上,从而替换了常规信号系统中的道旁信号,是以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通信为主要技术手段控制列车安全运行的信号系统。  相似文献   

5.
智能交通系统对有序发展的公路交通极为重要 ,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智能铁路交通系统更具重要性 .本文对ITS和IRTS作对比分析 ,指出它们之间相同性、相似性 ,也指出IRTS的开发有它自己的特点 ,有些在ITS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不一定是IRTS中的重要技术 .开发IRTS ,诸如 :智能化列车制动问题、移动自动闭塞系统、空车的智能化调度问题、列车运行的智能化调度问题、智能化列车编组问题等 ,对中国铁路开展IRTS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应用微型计算机系统对极频自动闭塞的信息特征进行检测.该系统设在电务试验车上,后者加挂在正常运行的列车上.本文重点阐说在运动过程中管理微型计算机自动进行信号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应用程序.当极频自动闭塞发生或将要发生故障时,能正确地确定地点,指导维修.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列车穿越隧道时在隧道入口形成涡流场的数值模拟过程.控制方程为三维黏性、可压缩、等熵、非定常流的N-S(Navier—Stokes)方程,空间离散采用了中心有限体积法格式,时间采用预处理二阶精度多步后差分格式进行离散,对列车与隧道之间的相对移动采用移动网格技术处理.计算结果与国外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涡流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将这个过程分为连续的4个阶段,即涡的形成、发展、传播及破坏阶段.研究结果还表明,涡受到列车头部形状的影响要比受到列车速度的影响要大;喷射流速度与列车速度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列车追踪运行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列车追踪运行仿真系统将不同闭塞制式下的追踪列车间隔算法应用到cBTc仿真系统中,并在该系统平台上,分别模拟了不同闭塞制式(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移动闭塞)下列车追踪运行.对最小追踪列车间隔时间进行了验算,得出了3种闭塞制式下最小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固定闭塞的最小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最大,准移动闭塞次之,移动闭塞最小.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铁四、五号线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一个适应线性电机运载系统的移动闭塞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由计算机联锁系统(故障导向安全),列车自动防护(ATP,故障导向安全),列车自动驾驶(ATO),列车自动监督(ATS)四个主要子系统组成。其中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主要对列车驾驶进行防护,对与安全有关的设备或系统实行监控,实现超速防护、列车间隔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王蓉彬  杨福元 《甘肃科技》2011,27(13):24-26,48
介绍了FFT快速傅里叶算法在ZPW-2000A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中的研究,用M atlab仿真软件对该系统中信息的调制和解调进行了仿真,并在FFT快速傅里叶算法的基础上运用欠采样技术,对系统中载频频率和低频频率的分辨率进行了研究。另外,根据ZPW-2000A型无绝缘自动闭塞系统的特点和FFT快速傅里叶算法的硬件要求,搭建了检测移频轨道电路信号的硬件平台。最后,通过软硬件相结合,成功将FFT快速傅里叶算法运用到移频轨道电路信号检测中。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内构造一个仿真系统,用以代替铁路现场进行模拟仿真实验,以验证列车超速防护系统能否达到确保列车安全运行的功能.文章对仿真系统模型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软件的组成及功能,并对整个仿真模拟过程给出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假设列车重量集中在列车重心上,将列车视为质点在铁道线路纵面上运行.根据纵断面上不同线路参数和机车牵引特性曲线,利用电子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来求算列车在线路上的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13.
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首先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进行了电气建模,所建模型包括主牵引系统、制动电阻、滤波电路、辅助系统、阻力计算、行驶控制等诸多单元;然后基于该模型利用上海轨道交通某车辆参数进行了仿真和校验,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一致,能够准确地模拟出车辆在不同状态的电气特性与行使特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列车束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相关规律的研究 ,推导出用于计算密集发车条件下列车束缓冲时间和高峰时段不至于恶化列车运行质量条件下可以放行的列车数的理论公式 ,并根据该公式所反映的函数关系式给出了借助计算机解决这一问题的实际算例 .  相似文献   

15.
研究高速铁路双线简支梁桥的空间振动响应.建立了考虑双线简支梁在车辆蛇行和单线行车时的偏心荷载作用下车桥系统空间耦联作用的振动力学分析模型,以20m和48m简支梁桥为例,在计算机上模拟列车过桥的全过程,通过分析动力响应,得出了一些有工程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仿真列控实验室中车载计算机DMI操作系统的设计方法,本系统以窗口管理系统为核心,通过UMI,语言及其工具RationalRose为系统建模.站在用户角度分析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运作模式及其系统框架。在VisualStudio2008集成开发环境中用C#语言对此DMI进行了实现。操作系统形象、简洁,可模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单车节能操纵,以降低全线总能耗为目标,建立了发车间隔节能优化模型。该模型在现有区间运行时分的基础上,考虑单列车节能及其在不同站间的运行速度曲线,得到列车区间牵引能耗,通过重叠时间确定有效利用的再生制动能,并且将多车总能耗最低转化为求解全线能耗最低问题。以全线能耗最低为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寻求最优发车间隔。仿真案例验证了优化发车间隔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的确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多个循环区段线路上列车最优开行方案的计算机自动编制问题 ,给出各种循环方式下车底运用数下界的数学计算公式 .建立了使列车实载率达到最大的列车日班次运行计划的优化模型 ,并给出一个求该模型的计算机算法 .实现了编制城轨列车班次计划的自动化 .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日益突出的电力系统智能“孤岛”问题,基于已有的三个独立的运行于电力调度中心的专家系统,研究了电网调度管理多AGENT系统(MAS),分析了MAS的成员及其协作关系,给出了能集成电力系统中现有智能软件的MAS的实现框架和协作问题求解方法,为提高电网调度管理智能化水平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列车共线运营的通过能力和延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为背景,运用概率论的方法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共线运营条件下的通过能力.运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在一定能力利用率及开行方案条件下,列车运行延误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输组织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共线运营条件下运输组织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