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分子距边矢量,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描述卤代烃沸点变化规律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关系模型,其复相关系数R=0.9935,均方根误差RMS=10.07K。  相似文献   

2.
部分取代苯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QSB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hems3D中量子化学MOPAC-AM1法计算了7种间苯胺类和8地苯酚的分子量高占有轨道能EHOMO、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用QSAR程序软件包查得分子体积Vm。结合分子连接性指数(^3X,^3X^v)对生物降解二级速率常数对数lgKb进行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QSBR)分析,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如下两个回归方程:lgKb=-0.832-0.118Vm+1.748^3X^v,n=15,R^2=0.832,SE=0.577,F=29.7,p=0.000。(1)lgKb=0.124Vm+1.749^3X^v,n=15,R^2=0.998,SE=0.5591,F=4148.99,p=0.000.(2)  相似文献   

3.
水合二氟化钴脱水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非等温热分析方法研究了水合二氟化钴脱水反应动力学。实验数据经Freeman-Carroll法及Coats-0Redfern法处理,获得脱水反应动力学方程为da/dt=A.exp(-E/RT).(1-α),反应级数n=1.0,活化能E=106.4KJ/mol,频率因子A=2.998*10^11S^-1,ET HADNISIF CF RC YID SM GJ FJTFB  相似文献   

4.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C24H20NO3Cl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Mr=405.88,a=11.625(3),b=13.844(3),c=22.643(4)×10-10m,β=94.80(2)°,V=2015.(1)×10-30m3,Z=4,F(000)=848,Dc=1.33g/cm3,R=0.084和Rw=0.096.含有氧的六圆环为半椅式构象,五圆环和它相邻的苯环几乎共面.C(14)与O(1),C(21)与O(1)为典型的Sp2-Sp2键,使相邻两个苯环之间产生了共轭  相似文献   

5.
CdI2与TSC在丙酮溶剂及水中形成加成物CdI2(C4H10N3S)2·H2O,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m.晶胞参数为a=0.7533(3)nm,b=1.535(2)nm,c=0.8437(2)nm,β=90.91(3)°,v=0.976(1)nm3,Mr=648.64,Z=2,Dc=2.20g·cm-3,μ(CuKα)=44.58cm-1,F(000)=608,T=297K.用1622个I≥3σ(I)独立衍射精修结构,最终偏差因子R=0.057,晶体中存在分离的单核络合物CdI2(C4H10N3S)2·H2O,Cd原子呈畸变四面体配位.两个Cd-I和Cd-S键长分别为0.2730nm,0.2743nm和0.2575nm.  相似文献   

6.
利用比较分子场分析( Com 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 M F A)对22 种1,4苯并二氮杂艹卓2,5二酮类化合物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3 D Q S A R). 结果表明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因素为空间立体作用能,得到了具有较强预测能力的 Q S A R 模型,为合理药物分子设计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使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对18种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PPO)的芳基三唑啉酮类化合物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得到了具有较强预测能力的QSAR模型.该模型显示空间场和静电场效应在抑制PPO活性方面均起重要作用,模型对进一步设计、合成具有更高活性的新型除草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合成了三种新的有机荧光试剂:4CRACP—Ⅱ,4BRACP—Ⅲ,4IRACP—Ⅳ,确证了其结构,研究了荧光性质,发现Ⅱ在弱酸性介质中具有较强的荧光。pH=5.3时,它与Cu(Ⅱ)形成荧光络合物,λ_(ex)/λ_(em)=310nm/408nm,检测限5×10 ̄(-4)μg/g。讨论了卤素对 ̄1HNMR、MS及F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非晶态合金(Fe(1-x)Cox)82Cu0.4Si4.4B13.2(x=0.02,0.05,0.10,0.15)的电阻率和温度之间关系,样品的德拜温度在350~530K之间,在11K(T<100K和200K以上的温区,电阻率分别与温度平方户和温度T成线性关系,在11K<K200K的温区内,样品的导电机制可用衍射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10.
用脉冲强磁场测量法和奇点探测法(SPD),研究了电弧炉熔炼方法制备的1:12型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Y(Fe1-xCox)11.3Nb0.7(x=0.00,0.05,0.10,0.15,0.20)多晶样品的室温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Y(Fe1-xCox)11.3Nb0.7系列化合物的室温(300K)各向异性场Ba和饱和磁化强度Ms,随Co含量的增加,都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11.
以原子类型电性拓扑态指数(Ek)表征多硝基芳烃的分子结构.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及最佳变量子集方法建立多硝基芳烃撞击感度(lg H50)与电性拓扑态指数的五元线性相关模型(QSPR),其相关系数R为0.930,估计标准误差s为0.356.经Jacknnife检验,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预测能力.预测结果揭示影响多硝基芳烃撞击感度的主要结构因素为供电子基团-CH2-,-O-,-NH2以及吸电子基团=O,-Cl等5种结构碎片,它们与引发键C-NO2离解能密切相关.因此,电性拓扑态指数可用于多硝基芳烃撞击感度的定量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支持向量机算法用于烷基苯的热容和标准焓值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有关烷基苯结构和它们的热容、标准焓值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根据烷基苯的分子结构式,其每个结构分别采用含有6数字的编码来表示。本文建立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分别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多元非线性回归和支持向量机算法。所有的化合物被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每个模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相关系数、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差进行了计算,并对三个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了对比讨论。在烷基苯的热容、标准焓值的预测上支持向量机算法略优于另两种方法,显示出了支持向量机算法在预测化合物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距矢量(MEDV)表征肽模拟物的分子结构,并与包含N、0、S杂原子,饱和与不饱和键或共轭体系的二肽分子的生物活性相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两组二肽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对于58个二肽组,模型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R=0.842 3和RMS=0.535.对于48个二肽组,R=0.819 9,RMS=0.357.为了检验QSAR模型的预测能力,对两个二肽组数据集进行了交叉校验(CV).采用LOO法即每次从n个样本中抽出n-1个样本建立0SAR模型继而用该模型去预测余下的1个样本的生物活性的方法.对于58肽组,58次预测的生物活性与原实验活性之间的R=0.790 6,RMS=0.608,而48肽组的R=0.742 2和RMS=0.417.MEDV只利用了分子二维拓扑图中元素电负性和相对化学键长的有关信息,不需要任何三维结构知识或分子校准步骤或有关物理化学性质的信息.此外构建QSAR模型时只利用MLR方法而不需应用主成分回归或偏最小二乘技术.方法简便快速,模型稳定有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MINIFLASH FLPL全自动闪点测试仪对不同组成和配比的288组二元互溶有机混合液体的闪点进行了测定.根据气液平衡理论,计算了各混合液体的正常沸点、标准蒸发焓以及蒸气相中混合气体的化学计量浓度和平均碳原子数,并将它们作为输入参数,闪点实验数据作为输出参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对二者之间的内在相关性进行研究,建立了二元互溶可燃混合液体闪点的预测模型.两种方法对训练集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6377K和1.6458K,对测试集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5056K和2.5373K,均在实验允许误差范围之内.2种模型的预测性能基本相同,但考虑到模型的直观性和可解释性,线性模型则具有明显的优势,更适用于二元互溶可燃液体闪点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烷烃QSPR研究的一种拓扑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能更好地研究饱和烷烃的沸点及熵,从距离矩阵和邻接矩阵出发,建立了新的拓扑指数W.利用W与烷烃分子的沸点及熵分别进行关联建立回归模型,其相关性R大于0.99.因此利用新拓扑指数W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以较好对未知饱和烷烃分子的沸点及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键指数X与链烷烃沸点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的键指数X考虑了分子的图形特征,顶点原子的性质,顶点原子与相邻原子的键合情况,并以矩阵的形式把这些特征表达出来。研究了X与链烷烃沸点之间的定量关系,发现该指数与饱和烷烃沸点有良好的相关性,利用回归方程对别的烷烃的沸点进行预测,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用正构烷烃模型分子法确定假组分的基团组成,根据UNIFAC基团贡献法饱和蒸气压模型与活度系数模型,以及修正的活度系数模型,计算了假组分的相平衡常数K,并预测了大庆原油平衡闪蒸气化率。结果表明,用平均沸点确定基团组成,RiaziDaubert关联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RauK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偏差最小,为3.36%;用API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KikK模型和LarK模型次之,预测偏差低于5.5%,均可满足工程计算的要求。而且运用正构烷烃模型分子UNIFAC基团贡献法时,仅需平均沸点或相对分子质量之中的一个物性参数即可确定假组分的基团组成,计算过程更加简单。  相似文献   

18.
乙酰苯胺类化合物的QSA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量子化学程序计算了17个乙酰苯胺化合物的量子化学参数(如最高占据轨道能级、最低空轨道能级、极化率、杂原子静电荷、偶极矩等),并对化合物的最小阻滞浓度(MBC)进行了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s)分析,其中最高占据轨道能级、极化率、N(3)原子静电荷3个参数共同构建的模型准确性最高(R=0.907,F-20.064).该模型说明化合物毒性与脂溶性关系不大,而是可能通过与受体间提供电子发挥效应,且N(3)原子为作用位点.同时利用该模型对MBC进行了理论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化合物的MBC,预测值与实验值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9.
依据由HMO理论导出的温度预报函数,从一元氟、氯、溴代直链烷同系物不确定度各异的40组常压沸点温度文献值中甄选出35组一致性样本,据此拟合出沸点温度预报函数中的三参数值,得到最大预报偏差分别为0.53 K,0.30 K,0.63 K,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31 K,0.18 K,0.30 K.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卤代丙烷沸点的变化规律,发展了一种直接根据分子结构信息计算和预测卤代丙烷沸点的方法,对53种卤代丙烷的计算结果表明,点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1.18%,本文方法的提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卤代丙烷沸点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而且为工程上提供了一种预测卤代丙烷沸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