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应用大型底栖动物指数评价河流水质, 不同指数的评价结果差异较大。为了针对特定河流找到合适的评价指数, 基于黄河干流1980 年代和2008 年生态调查数据, 应用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Margalef 多样性指数、Simpson 多样性指数、Pielou 均匀度指数、BMWP 指数、ASPT 指数、Goodnight-Whitley 修正指数(GBI)、FBI (Family Biotic Index)指数和BPI (Pollution Biotic Index)指数对黄河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与1980 年代相比, 2008 年黄河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大幅减少, 水质理化参数恶化; 这9 种底栖动物评价指数评价黄河水质状况差异明显, 部分指数之间存在较高相关性。Simpson 指数、Pielou 指数、ASPT、GBI 和BPI 因与部分自然环境因子存在较高相关性, 不适合作为评价黄河水质的指标; Shannon-Wiener 指数、 Margalef 指数、BMWP 和FBI 可作为黄河水质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京杭大运河徐州段水质底栖动物多样性及BPI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京杭大运河徐州段8个断面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用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生物学污染性指数(BPI)、Goodnight-Whitley生物指数(G.I)和Trent生物指数(TBI)方法对大运河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底栖动物涉及24种,其中水生昆虫2种,占总种数的8.33%;软体类9种,占总数的37.50%;寡毛类11种,占总数的45.83%;甲壳类和蛭类各1种,各占总数的4.17%.寡毛类中中华颤蚓(Tubifex sinicus)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在各断面都有出现,且它们也是各断面的第一和第二优势种,其它种类在各断面分布形式差异很大.除TBI外,其他3种指数水质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均表明大运河徐州段水质属于中污染,其中蔺家坝和解台闸两断面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喀斯特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选择贵州省惠水县的龙洞、牛洞、龙潭洞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现存量、生物多样性特征,并且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洞穴部分环境因子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关系,同时基于底栖动物生物学指数对洞穴水质作出评价。结果表明:夏、冬两季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9种,隶属4门5纲10目31科,以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为主。洞穴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在季节上表现为夏季>冬季,在空间上表现为有光带>弱光带>黑暗带,生物量则无明显时空变化。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夏季影响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照强度、沉积物有机质和浊度,冬季影响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照强度、总氮和水温。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及科级水平生物指数(Family-Level Biotic Index,FBI) 3种生物指数评价洞穴水质状况有差异,FBI的评价结果与洞穴的实际水质情况更符合。  相似文献   

4.
2017年5月、7月和10月,在沁河山西段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并采用8个生物指数进行水质评价,分析不同生物指数评价结果与理化因子评价水质类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38种,分属4门7纲17目31科。其中,昆虫纲相对密度占比最大,双壳纲相对生物量占比最大;(2)不同月份优势种组成中,5月纹石蚕、红斑蜉分布较广,7月、10月在沁水县上游河段优势种主要以中华锯齿米虾为主,下游河段主要以河蚬为优势种;(3)沁源县、支流端氏河、丹河采样河段的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较低,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河段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较高;5月份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多样性均高于7月和10月;(4)不同月份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均值为1.0~2.0,按照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沁河山西段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一般;(5)各采样河段3个月份水质类别为Ⅰ~Ⅲ类,地表水水质类别以及生物指数评价结果均显示沁河山西段5月份水环境好于其余两个月,沁水县以上河段以及丹河采样河段水环境较好于其余河段。受采样河段与水环境监测站在时间和位置的差异、物种耐污值的选择以及采样生境等的影响,除Margalef指数外,其余生物指数评价结果准确度均低于50%。  相似文献   

5.
拒马河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其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拒马河(北京段)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调查分析,并且就其水质现状及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变化对污染的指示意义加以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拒马河底栖动物种类较为丰富,物种多样性高,水质生物指标综合评价拒马河水体只受到轻度和中度污染,水质等级为二级.还讨论了底栖动物环境指示种的生态特性.研究表明,水丝蚓(寡毛类)、摇蚊(类)幼虫的数量与污染程度大体呈正相关,软体动物的物种数量与河流污染程度呈负相关.此外,通过对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水生昆虫在不同站点分布的差异分析,表明河流水体污染可导致底栖动物多样性明显降低.从底栖动物指示种的变化,可预测水质变化的趋势以及季节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2004年1至5月对贵阳市南明河三江口至水口寺水质研究的基础上,选择5个断面于2004年10月、2005年1月和5月按平水期、枯水期和丰水期对南明河的底栖动物再次进行了监测,2005年5月对底泥汞进行了测定。共获底栖动物17种,底泥汞含量在0.18~1.18 mg/kg之间。污水生物指数法和生物学指数法对南明河的水质评价为中污染-重污染。底泥单因子汞评价表明,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底泥土壤级别为2~3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秦皇岛昌黎邻近海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tsingdauense)的资源现状,科学评价该海域底栖环境生态健康状况,于2021年春、夏两季在昌黎邻近海域设置24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及环境要素的调查监测,并使用香农-威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AZTI海洋生物指数(AMBI)、多变量AZTI海洋生物指数(M-AMBI)对昌黎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调查结果表明:2021年夏季昌黎邻近海域青岛文昌鱼平均生物密度为5 ind./m2,处于近年调查的最低水平。春、夏两季昌黎邻近海域青岛文昌鱼均以Ⅲ龄鱼为主,种群年龄结构出现异常现象。春、夏两季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89种,两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物种更替率较高。两季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密度为138 ind./m2,平均生物量为20.95 g/m2,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1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AMBI、M-AMBI指数等生态健康评价方法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8.
对金汤河流域4个断面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4种,其中水生昆虫11种,甲壳动物、环节动物和扁形动物各1种,隶属3门、4纲、7目、14科.优势种为扁蜉、黑石蝇.应用Beck和Shannon-Wiener指数对其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金汤河的河坪库尾和炉房桥的水质有污染,关门石和铜陵的水质为清洁.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湟水河上游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2016年枯水季(4月)和丰水季(7月)对湟水河上游18个样点进行采样、鉴定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共采集鉴定46种8 595头,其中优势种为蜉蝣目四节蜉科Betide四节蜉属Baetis sp.(26.69%)等15种;稀有种为蜉蝣目扁蜉科Heptageniidae赞蜉属Paegniodes sp.等5种,各占0.01%。湟水河上游枯水季大型底栖动物40种4 961头,丰水季31种3 634头。在湟水河流域3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大型底栖动物种类表现草地(27种)城市用地(25种)农地(23种);数量表现农地(3 260头)城市用地(2 352头)草地(1 206头)。通过系统调查分析,初步确定了青海湟水河上游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7月间从赣江上游流域的70个采样点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3种,其中软体动物门23种、环节动物门7种、节肢动物门3种,主要优势种为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和耳型河螺(Rivularia auriculata).为了较好地了解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分布特征,根据支流汇流和生境状况,将上游流域划分成6个区域.对6个区域的多样性、多维尺度等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间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受人为扰动最小的区域采集得到的底栖动物种类数最多,丰度和生物量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处于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14-2015年5月至10月,对黑龙江上游呼玛至黑河江段进行了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底栖动物93个分类单位,分别隶属于6门9纲15目31属.黑龙江上游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主要以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为主,占绝对优势的是水生昆虫幼虫和软体动物;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分布存在差异,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72.59ind/m~2,水生昆虫的密度在全年占优势地位,占底栖动物密度的73.17%;春季的平均密度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毛翅目昆虫的幼虫石蚕Phryganeidae phryganea、纹石蚕Hydropsychidae hydropsyche等清洁种大量出现;冷水指示种的出现,较好地指示了黑龙江上游水温较低的特点.根据实验结果推断,黑龙江呼玛至黑河江段的水质污染程度较小,水质整体上趋于清洁,达到一、二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2.
于2020年8月和11月对南溪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调查样点35个,完成51个物种耐污值的计算.利用耐污值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对南溪河35个样点的水质进行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生物监测工作组指数(BMWP)和Shannon-Wiener指数能较好反映南溪河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而物种平均得分指数(ASTP)的水质评价结果偏高,EPT-Fa指数的水质评价结果偏低,两者均不太适合南溪河的水质生物学评价.BMWP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的南溪河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良好"及以上水平的样点占总样点数60%以上,而"差"水平以下样点最高占比仅为8.57%,南溪河河流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三期对南明河贵阳市区三江口至水口寺河段12个断面的调查,共获底栖动物31种,其中污染指示种有17种,软体动物在种类上占优势,环节动物在数量上占优势。采用指示生物法、污水生物指数法和生物学指数法(BPI)对河段的水质评价为中污染一重污染,其中中、下游河段污染严重。表明南明河的水质尚差,水质改善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青岛胶州湾女姑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并对该海域进行底栖生态评价,2018年11月与2019年4月于胶州湾女姑口潮下带海域设置12个调查站位,开展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要素调查。秋、春两个航次共检出大型底栖动物82种,其中环节动物多毛类29种、节肢动物甲壳类29种、软体动物18种,这3个门类种类数占总种类数的92.68%;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密度665.83 ind./m2,平均生物量358.65 g/m2,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77。两个航次均表现出明显优势的种为寡鳃齿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寡节甘吻沙蚕(Glycinde gurjanovae)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其次为小型贝类及多毛类,优势物种表现出小型化趋势。基于栖息密度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盐度、水温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AZTI海洋生物指数(AMBI)及多变量AMBI (M-AMBI) 分析显示,胶州湾女姑口海域底栖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EPT指数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河流的上、下游不同采样点进行采样,分析鉴定底栖动物中蜉蝣目(E)、翅目(P)、毛翅目(T)三类水生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利用EPT丰富度在应用Shannon、Simposon、Margalef生物指数的情况下对污染水质的状况进行生物监测并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6.
2014年5月(丰水期)和10月(枯水期),对汾河太原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型底栖动物有46种,隶属于4门6纲27科;2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dowerbyi)、萝卜螺(Radix sp.)、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i sp.)、黄色羽摇蚊(Chironomus flaviplumus).丰水期的优势种增加了东方蜉(Ephemera sp.)和纹石蚕(Hydropsy chidae);3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26.15ind./m2和10.526g/m2,按照耐污值来划分以耐污种群和中等耐污种群为主,共计占86.95%.4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P=0.416)与生物量(P=0.917)差异不显著.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水生昆虫的分布与水体透明度和DO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TN和TP有显著负相关;而寡毛类的分布与DO和透明度有显著负相关;软体动物的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不显著.5利用底栖动物HBI生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汾河太原段水质状况较差,大部分样点处于中污染——重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型底栖动物评价北江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81年和1982年两次调查资料,对北江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水质状况的关系作了指示类群、Shannon多样性指数、Trent生物指数和Chandler记分制的分析,并据此对水质污染状况进行生物学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以济南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11月对济南地区28个水文监测点的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并运用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价指数(B-IBI)对济南地区河流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结果显示,共鉴定出底栖动物32种.底栖动物群落密度平均值为788.91ind/m~2、生物量平均值为131.94g/m~2,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为1.58,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77.综合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济南大部分地区健康状况较差,济南南部区域健康状况较好,而济南中部及北部地区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9.
引滦工程上游底栖动物及其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滦输水工程上游水域进行了底栖动物种类区系组成、现存量(密度、生物量)及分布的调查研究. 结合历史资料和国内相似水体研究结果,并辅以生物指数的分析,对调查水域进行了水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调 查水域可初步划定为中营养型类型.  相似文献   

20.
对太湖沉水和浮叶植物、底栖动物及其湖泊水质和沉积物状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沉水和浮叶植物的存在对太湖水质、沉积物特性和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均有一定影响.有草区与无草区比较:其水体透明度提高了1.12(5月)和1.99(9月)倍,TN浓度降低了1.84(5月)和0.70(9月)倍,TP浓度降低了0.99(5月)和1.58(9月)倍,叶绿素含量降低了2.17(5月)和1.54(9月)倍,有草区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75种)明显高于无草区(53种),方差分析差异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表明沉水和浮叶植物是维持太湖浅水湖泊健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浅水湖泊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