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针对平行导洞扩挖施工导致隧道与溶洞间围岩安全厚度不足问题,将围岩与注浆结石体、衬砌结构与注浆结石体视为复合围岩,采用岩石真实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ock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 RFPA)软件对复合围岩破裂突水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不同厚度和类型复合围岩的抗水压能力。结果表明:复合围岩破坏分为外层注浆结石体破坏和内层围岩破坏两个阶段;围岩、注浆结石体厚度越大,复合围岩抗水压能力越高;施作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将显著提升复合围岩抗水压能力,当二次衬砌厚度为1.2 m时,抗水压能力可提高至4.44 MPa,为新圆梁山隧道穿越2#溶洞施工合理选择临时二次衬砌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少寅 《科技资讯》2007,(22):42-42
SMA沥青混合料与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相比,具有较强的抗高温车辙能力、抗低温开裂能力和抗水损害能力,同时在抗滑、构造深度、降低噪音等路面使用性能方面有全面的提高.本文重点介绍了SMA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机械要求和在拌料、摊铺、碾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水泥稳定类基层是城镇沥青道路常用的基层材料,其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优、强度高、承载力强等优点;但也存在基层材料本身的干缩特性,在施工期间容易造成细微的干缩、温宿裂缝,因此本文剖析了水泥稳定类基层城镇沥青道路常规施工方法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施工方法,即沥青道路基层、面层连续不间断的施工方法,为了配合该连续施工方法的实施,开发了一种路用水泥稳定基层材料R外加剂,通过试验研究证实了R外加剂性能;并提出了连续施工方法的施工工艺,通过试验证实了:(1)通过电镜扫描基、面层连续施工方法层间粘结更加紧密,提高各层间抗剪切能力,进而实现路面抗病害能力的提升;(2)路面检测了基层、面层连续施工铺筑水泥稳定基层沥青路面,路面开裂等病害较常规施工方法显著减少,证明了该施工方法在提高路面抗裂方面的有效性。综合表明,该施工方法是减少路面反射裂缝等病害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具有抗裂能力强、抗渗性能好、刚度大、强度高、抗剪能力与抗疲劳性能好等特点,使得其在我国桥梁、公路等方面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关键,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本文就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管理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针对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因素,路面施工阶段的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及路基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路面材料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均匀性等,对影响平整度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的控制,提出了几种具体的解决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方法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6.
地下建筑物的盲沟排水抗浮设计技术是在传统盲沟排水法的基础上改良而来的新型盲沟排水方法。文章结合在盲沟项目施工与管理中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地下建筑物的盲沟排水抗浮设计的内容、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工程实践表明,地下建筑物的盲沟排水抗浮设计技术能在施工阶段和工程使用过程中形成永久性地下连通排水通道,有效降低地下水位,优化了地下建筑物施工环境和地下结构工程使用环境,并有利于提高地下建筑物的抗浮能力。地下建筑物的盲沟排水抗浮设计技术施工简便、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影响沥青混凝土抗车辙能力的因素很多,但这些众多的因素中有主次之分,在实际设计或施工过程中,不分主次或主次颠倒都会使沥青路面过早的出现车辙,大大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该文就粉胶比、压实度、厚度对沥青混凝土抗车辙能力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或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深井多钻遇盐膏和盐水地层,常用隔离液体系抗温和抗盐能力较差,温度超过100℃时,在低浓度盐作用下体系失稳沉降严重,易造成固井施工复杂,注替安全隐患极大。选用一种多糖聚合物作为高温抗盐悬浮稳定剂,辅以耐盐的降失水剂及流型调节剂,研制了一套高温抗盐隔离液体系。该体系在钠盐、钙盐和镁盐溶液中均能保持稳定的性能;使用温度可达140℃;具有较好的密度调控能力,在1.3~2.4g/cm3可调;且与常规钻井液、水泥浆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该套体系有望应用在深井超深井及盐膏地层、复合盐岩层和盐水地层固井注水泥作业中。  相似文献   

9.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 《科技资讯》2011,(22):75-75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能直接危及生产安全,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科学合理组织施工,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积极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面临的各种危险状况,对提高抗风险能力、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结合近几年来开展的几条城市隧道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研究,根据试验研究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分析了城市隧道的关键耐久性问题,浅埋隧道受环境温湿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结构因季节性热胀冷缩沿纵向位移可导致混凝土产生拉应力,从而降低抗环境介质渗透的能力;介绍了提高体积稳定性、抗火性能、自防水性能和施工质量的措施,在优化粗细集料颗粒堆积密度的前提下,降低胶凝材料和水用量、使用具有减缩作用的高效减水剂,可改善体积稳定性、抗裂性、防水性能和耐久性.采用聚丙烯纤维可提高隧道混凝土抗火灾爆裂的能力,但受火后混凝土的抗渗透性降低,须采取修复措施;阐述了承载耐久性与防水耐久性的关系,提出应加强隧道超长结构热胀冷缩体积稳定性、防水耐久性、考虑施工保护层厚度及渗透性分布的承载耐久性评估方法,以及在原材料受限条件下高性能隧道混凝土配制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重力坝的抗滑稳定性,提出一种齿型基岩面设计与施工方法.分析认为,若选择三角齿方案,在起伏角为40°左右且齿高不低于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时,基岩面的抗剪能力可望达到混凝土本体的水平,坝基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夏晓迪 《科技资讯》2013,(25):52-52
SMA改性沥青是一种具有着高效的抗滑、抗裂能力并且抗车辙性、水稳定性以及耐久性都比较强的新型的施工材料.通过对搅拌、运输摊铺以及碾压、接缝处理等环节的注意,高速公路SMA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整体性能一定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小桥涵抗水灾综合评价指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评价和预测小桥涵的整体抗水灾能力,在理论分析、室内模型试验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小桥涵水毁机理。根据小桥涵的主要致灾因子,运用因素分析法,提出小桥涵抗水灾能力的评价指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小桥涵位置、孔径、进出口形式以及加固与消能措施是决定小桥涵抗水灾能力的关键因素。评价指标和标准可为山区公路的设计、施工与养护工作提供抗水灾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利用指标量化、三角模糊等方法,分析纺织产业抗风险能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浙江纺织产业集群抗风险能力计量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到浙江所辖各市纺织产业集群抗风险能力的评价值,其中杭州和宁波二市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嘉兴、湖州、绍兴、金华及舟山五市具有中等的抗风险能力;温州、衢州、台州及丽水四市属于低抗风险能力;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性,较少的裂缝,较轻的车辙,较强的抗冻胀能力及经久耐用,能显著延长路面寿命、降低噪声、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在青海省交通基础建设中被广泛采用,本文对其施工方法进行了叙述,为今后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全深冻结井筒施工中,基岩段施工打锚杆或放炮掘进期间,由于冻结管偏斜等原因,极容易将冻结管打穿或炸裂,严重影响冻结工程的安全施工。尤其是地质条件复杂、井筒涌水量大的井筒,在井筒不具备抗水灾能力的条件下,需要延期冻结,通过巴彦高勒风井冻结管处理新技术实施,提高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为冻结管穿过硐室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用偏高岭石与硅灰分别制备的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强度性能、收缩变形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用偏高岭石制备的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优于硅灰制备的高强混凝土;在水胶比较高时,偏高岭石混凝土的强度高于硅灰混凝土强度,水胶比较低时则相反,是硅灰混凝土强度高于偏高岭石混凝土;总之,偏高岭石混凝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小于硅灰混凝土;偏高岭石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不低于掺硅灰的混凝土.偏高岭石是一种可与硅灰相媲美的活性矿物掺料.  相似文献   

18.
路面的垫层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和改善土基的水温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具有必要的强度、稳定性、抗冻胀能力及基层的荷载能力,减少土层所产生的变形。因此,垫层的材料选择、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须满足其排水、隔水、防冻和扩散能力等方面要求。本文主要探讨道路施工中路面垫层施工方法与控制。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成都地铁18号线合江车辆段出入线大盾构小间距超浅埋下穿东风渠工程,提出了用黏土换填河底的淤泥、施工隔水层和抗浮压板、控制盾构掘进参数、改良渣土以及壁后二次保压注浆的综合措施,有效解决了下穿河流安全施工风险问题,提高了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的抗浮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建立了大盾构小间距超浅埋下穿河流安全施工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现浇聚氨酯外保温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模浇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及其成套技术具有抗风压性能好、抗火灾能力强、施工适应性好、可满足国内建筑结构的特点以及施工质量高、可确保保温面层不开裂等特点,是符合中国建筑国情的、高效、优质的节能保温技术产品,其耐久性满足25年以上要求等特点,为我国建筑节能实现65%的目标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