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分析沥青用量、压实功、级配类型及温度4种影响因素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抗车辙性能的影响,采用马歇尔试验和车辙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在这4种影响因素下SMA抗车辙性能的试验研究,在试验中着重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SMA的动稳定度和相对变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歇尔试验和车辙试验确定出的最佳沥青用量不一致,两者相差0.1%;压实功、级配类型及温度对SMA的抗车辙性能有显著影响,压实功过大或过小均可致使SMA的抗车辙性能降低,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沥青路面的碾压遍数,适当增加SMA中粗集料含量,减少细集料用量能够显著改善其抗车辙性能;试验温度每升高5℃,SMA的动稳定度平均降低幅度为18.6%.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环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针对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中常用的路面组合形式,通过足尺环道试验评价了不同路面组合的抗车辙性能,为江苏省高速公路的建设推荐了合理的结构组合和混合料类型.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致使车辙深度迅速增加;沥青的性质影响车辙剪切流变部分的大小,在中面层使用改性沥青可减少车辙;与半刚性基层相比,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主要增加车辙的密实部分,而剪切流动部分几乎不变;上面层不同级配形式对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有显著影响;采用高粘度沥青、聚酯纤维SMA可减少沥青路面的车辙.  相似文献   

3.
通过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和调整沥青路面结构层形式,提高粗集料用量(大粒径),使沥青混凝土形成嵌挤型结构,增大抗滑构造深度,以提高沥青混凝土抗车辙能力和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4.
李芳平 《广东科技》2014,(22):119-120
车辙一直困扰着公路工程建设者和研究者。从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来看,其黏弹塑性性质决定了沥青混凝土中不可恢复的黏塑性变形只能通过车辙这一方式反映出来,形成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即车辙必然产生这一客观事实。结合AC-20沥青混凝土结构层次动稳定度主要影响因素,就AC-20中面层沥青混凝土抗车辙性能设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凝土道路对路面平整度要求较高,由于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很多,对每一个因素的忽视都将对沥青面层最终的平整度产生影响。笔者通过对沥青路面的施工实践,从施工管理角度对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六大因素,即混合料设计、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摊铺基准面、摊铺、碾压,科学管理等,从而为指导沥青路面施工,确保沥青路面平整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车辙是沥青路面主要破坏形式之一.研究表明传统的线弹性层状体系可以作为模拟车辙的分析模型.选作沥青基层顶层压应变作为力学响应指标.采用均匀分析方法,合理设计计算次数,有效地获得力学响应,分析层厚和模量对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的影响.为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崔节兴 《科技信息》2011,(4):305-307
车辙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沥青路面在水平荷裁作用下抗剪强度不足所引起的,沥青混合料强度取决于混合料矿料间的内摩阻力α和沥青与矿料间的粘结力c,用莫尔一库伦方程来说明矿料和沥青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影响:τ=c+σtgα。控制车辙的产生.关键是如何控制混合料矿料之间的内摩阻力与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多方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剪切能力及内摩阻力。从沥青混合料角度出发,影响车辙的因素主要有与内摩阻力α有关的:集料、矿料级配、沥青用量,与粘结力c有关的沥青种类、沥青用量、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作用、填料的种类、添加外加荆等。  相似文献   

8.
张敏  邹桂莲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2):3015-3018
为更有针对性地预防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选取了混合料类型、温度、荷载、行车速度四个因素,分析其对混合料抗车辙性的影响规律.通过设计正交试验方案,选择动稳定度作为考核指标.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混合料类型、温度、行车速度、荷载.并提出了相关预防车辙建议.  相似文献   

9.
车辙和开裂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形式,采用外加剂改善沥青路面的高温与低温性能是防治车辙和开裂的主要措施.本文在不同温度、不同含量抗车辙剂和SBS改性剂试验条件下,采用连续密级配(AC-13、AC-16)和间断级配(SMA-13、SMA-16)两类级配进行高温车辙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对沥青混合料高温和低温性能的影响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中添加0.4%抗车辙剂或5%SBS改性剂时,其高温和低温稳定性表现最佳.其中,0.4%抗车辙剂在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变形能力方面优于5%SBS改性剂,而在改善低温抗裂性方面效果不及后者.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优于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0.
结合多年的沥青路面施工管理经验,分别从路基不均匀沉降、基层平整度、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沥青混台料摊铺过程、碾压工艺、接缝处理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以及从水损、裂缝、龟裂、车辙等多方面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并从这几个方面出发,浅谈了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车辙是沥青路面主要的破坏形式之一.过去很多研究表明摩尔库仑模型能够设计沥青混合料和分析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行为.因此,基于摩尔库仑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评价玻璃纤维格栅应用在沥青层面的性能,考察且评价了玻璃纤维格栅强度,沥青面层厚度和玻璃纤维格栅在沥青面层里的位置对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问题,通过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和三轴重复荷载蠕变试验,对比研究了SAC20级配的采用硬质沥青A-30、普通重交沥青A-70及SBS改性沥青3种不同沥青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分析了沥青类型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硬质沥青A-30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13.
抗车辙柔性基层耐久性沥青路面车辙疲劳影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柔性基层的车辙问题,从车辙破坏机理出发,采用英国壳牌设计软件及剪应变、弯拉应变、路基顶面压应变3个代表性指标,通过大量分析计算,得到了结构层厚度、模量等因素对抗车辙柔性基层耐久性沥青路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抗车辙柔性基层耐久性路面面层总厚度应不小于18cm,半刚性底基层厚度应不小于15cm,但半刚性底基层厚度的增加会引起中、下面层层内剪应变的增加,对抗车辙不利,不宜过大,面层和基层总厚度宜大于40cm;中面层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能明显增强柔性基层耐久性路面的抗车辙和疲劳性能;设计合理的抗车辙柔性基层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柔性基层及其下层发生疲劳破坏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侧向位移法的沥青路面抗车辙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当前高速公路严重车辙路段流动性车辙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沥青层的侧向(横向)位移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沥青层材料、不同沥青层结构组合及不同基层形式对流动性车辙产生的影响.给出了减少流动性车辙产生的对策;提出了沥青结构层协调组合设计的理念;指出了级配碎石联结层的使用不仅会减少高温下沥青上、中面层的侧向流动变形趋势,还会减小上、中面层的横向位移.  相似文献   

15.
潘美萍  刘浅居 《科技信息》2013,(14):138-140
本文以沥青路面的芯样为研究对象,采用RLWT车辙仪对其进行性能分析,评价不同车辙深度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再通过与室内试验结果的对比情况,对路面的实际摊铺碾压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LWT可以有效的通过路面车辙性能的评价,来指导施工过程中摊铺碾压质量的控制,为RLWT车辙仪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结合工程实践,指出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措施。通过公路建设、养护的施工实践,探索分析了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以及公路养护生产,保证路面平整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车辙病害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最主要形式之一,对沥青路面车辙进行评估,是改进沥青路面设计以克服车辙破坏的关键。在对当前通用车辙评估试验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真实路面结构沥青层全厚度、长时程车辙试验评估方法,全面评估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并分析了该评估方法实施应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这些关键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提出的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评估方法,经济成本较低,应用简单,对于解决当前沥青路面车辙预估困难这一问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谢卫红 《科技信息》2008,(19):111-111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坚实、耐久、平整、良好的抗滑性,防渗、耐疲劳的性能和抗高温开裂的温度稳定性,我国绝大部分高等级公路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沥青材质本身的差异,以及受设计和施工水平的影响,沥青路面常常出现各种病害,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严重影响了道路投资效益。所以,要在路面施工的过程中把好质量管理关,以有效地发挥沥青路面最大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
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陡坡多、车辙严重的问题,分析了超载(包括轮压与汽车轴载等)对山区高速公路路面沥青混合料的影响以及长大纵坡对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的影响。认为山区高速公路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是长大纵坡导致了车辆低速行驶,车辆低速行驶对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影响超过夏季高温和超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小坡度和控制坡长是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现象十分普遍,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是在城市道路交叉路口附近,由于车辆制(启)动频繁,车辙、拥包等损坏现象更加严重。文章在分析沥青路面车辙成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设计、施工中应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供有关设计、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