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今日科技》2005,(11):56-56
最新一期美国《时代》周刊选出了全球18名“全球医疗英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桂希恩教授、香港大学微生物学专家管轶当选。《时代》撰文称,桂希恩第一个发现了中国的艾滋病村。桂希恩于1999年发现河南省偏远村庄村民相继患上“怪病”死亡,其后知道“怪病”原来就是艾滋病,村民都是由于使用未经消毒的针捐血而感染。桂希恩此后一直致力于防艾抗艾事业,协助政府最终遏制了艾滋病疫情。《时代》称,管轶教授过去5年成功采集超过10万只鸟的样本,和同伴成功找出超过250个H5N1禽流感病毒品种。管轶曾于“非典”暴发时,率先在深圳出售的果子狸、貉及獾身上找到“非典”病毒,并在“非典”重临广东时促请内地屠宰果子狸,遏制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2.
共赴时艰     
在关注伊拉克战争的同时,我们也在关注着另一场“战争”———而且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已置身其中。这就是抗击“非典”的战争。初看起来,“非典”与伊拉克战争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是,我相信《世界知识》的读者,会看到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过去我们谈到国家安全问题,想到的首先是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等等。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担忧促使美伊双方刀兵相见。但是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多地谈到安全问题的其他方面。我们常常说,在当前的世界上,国家面临的安全问题比过去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了。“非典”所体现的安全问…  相似文献   

3.
今年上半年,SARS疫情席卷全球30多个国家,整个世界为之惊恐,产生的影响和造成的损失非其他灾害能比。作为SARS疫情始发地和最大受害国的我国,负有追查引发疫情“元凶”的责任。前段时间,国内外大都推测,“元凶”就是野生动物。更有研究机构认定,“元凶”就是果子狸,证据就是引发人类SARS疫情的冠状病毒与从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到的冠状病毒同源。此结果一经发布,不少地方闻风而动,立即展开了清剿果子狸的行动,个别地方还准备制订立法禁食野生动物。在我看来,这种结论值得质疑。在SARS病毒的出处未经科学确认的情况下,我…  相似文献   

4.
钟伟 《科技智囊》2003,(6):18-21
在经济学家眼中,“非典”也一样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也许可以将其分为悲观派、乐观派、不确定性派和无风险派四类经济学家眼中的“非典”和经济增长的种种预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非典”极大地冲击了我们的生活和政府治理本身,使得我们不能不重新反思我们所处的自然、社会以及我们自身,我们将如何对待“非典”中和“非典”后的生活?悲观派中国大陆以外的悲观派代表人物也许可以算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谢国忠先生。他对“非典”和GDP之间的预测做得最早,对结果也表述得最清晰, 在3月初其对中国GDP的预测从7%下调到6.5%,目前已…  相似文献   

5.
钟伟 《科技智囊》2003,(6):14-18
“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尽管可能导致GDP有所滑坡,但不可能从根本性上逆转中国经济的大势2003年是中国经济开局异乎寻常地强劲的一年,但“非典”猝然而至,使得人们对中国经济何去何从充满了焦虑。那么如何估算“非典”对中国GDP的影响呢?据我的估算,“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集中的不是体现在GDP方面,尽管GDP可能有所滑坡,但“非典”不可能根本性地逆转中国经济的大势。为什么这样的判断和我们的常识相悖?也许我们低估了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惯性,应该看到,在经济处于景气阶段时,意外冲击可以短暂地改变经济运行的轨迹,却难以对之形…  相似文献   

6.
互动沙龙     
危机让我们学会了什么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中国的许多行业受到冲击,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非典”危机在给许多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让我们在危机中学到了许多。单从如何应对危机来说,就给大多数企业上了一课。  相似文献   

7.
自北京市发生“非典“疫情以来,清华同方以科技服务社会为己任,全力开发适用于对抗“非典”的技术与产品,尽最大努力为最终打赢这场战争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7月,应该是我们庆祝的日子。尽管SARS的阴影不是一下子就能挥之而去的,但毕竟我们经受住了考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全力恢复我们的经济。前不久,樊纲先生把我们当前所经历的”非典”疫情归类为“需求抑制型灾难”,除了增加一点对医药的需求以外,这种灾难对经济影响基本上可以说是彻头彻尾地在减少需求!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消息:据科研人员测定,人类病体上的SARS病毒与果子狸身上的SARS样病毒有99%以上的同源性。 消息一传出,“果子狸”三个字立即成为媒体报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一时间,果子狸成了传染SARS的元凶,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果子狸错在哪?陕西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的同学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各执己见,难有定论。学校里的中国少年报社的小记者,拨通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陈润生的电话,就大家的疑问对陈爷爷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0.
王灿 《杭州科技》2003,(3):28-30
2003年,一场“非典”风暴的来临,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人们称之为“非典经济”。非典疫情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一些国家甚至把“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提并论。为了减少损失、推动国内经济快速复苏,中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措施或扶持政策,对经济的回升起了较大的作用。我们整理了国内部分城市所出台的一些应对非典的有代表性的经济措施,以供杭州市参考。一、北京市北京市政府5月20日出台“救市”政策。主要内容有:对受灾较重行业如交通、餐饮、旅…  相似文献   

11.
张劲硕  解焱 《科技潮》2003,(8):46-47
2003年5月23日,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香港大学联合宣布SARS病毒溯源研究获得重要进展,从6只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出3株SARS样病毒,基因全序列分析发现所获得的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有99%以上的同源性,证明了动物SARS样病毒是人类SARS病毒的前体。消息一宣布,果子狸立刻成为焦点。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将各酒店、餐馆经营的果子狸等野生动物查收,更多的老百姓表示今后不会吃这种动物。一时间,人们似乎“谈狸色变”,惶恐不安。2003年6月19日,中国农业大学也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从广东、北京等7个地区采集了包括果子狸、蝙蝠、猴、蛇在内的65种动物(野生动物54种、家养动物11种),共计732份样本。在所有样本中,均未检测到SARS病毒。在76份果子狸样本中——来自广东25份(其中深圳3份、云南10份、广西3份、江西3份、陕西20份、山西4份、北京11份),检测结果表明,来自上述地区的野生和养殖的果子狸均不携带SARS病毒。他们指出,尚无科学依据确认这些动物就是SARS病毒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传播是社会的皮肤 ,它不断感知着我们自身及周围发生的一切 ,同时传播也是社会和组织的黏合剂 ,它使社会和组织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在抗击“非典”时期 ,各高校通过信息传播不断地及时了解新问题、新情况 ,并及时做出决策。同时 ,高校通过信息传播使全体师生员工统一认识 ,充分发挥了集体团结的力量。经过一次“非典”考验 ,各高校变得更加成熟、稳健 ,并能够沉着应对各种复杂的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3.
产经动态     
“科博会”9月在京举行 原定于今年5月举行的“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由于非典原因改期,科博会将于9月12~15日在京举行,调整内容后的“科博会”科技色彩更重。 组委会主席、北京市代市长王歧山说:这次非典对北京的发展有些影响,但也给我们很多启  相似文献   

14.
据《参考消息》2003年5月21日八版转引《法国消息报》的报道:中国政府在防止“非典”疫情的过程中,动用了一种虽不科学,但十分有效的网络来防止“非典”疫情的蔓延,这就是遍及全国的街道居委会网络……。报道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街道居委会在政务工作中的作用,但同时也引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走街串户  相似文献   

15.
“非典”、“矿难”、“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面对—次次灾害突袭,我们该如何保障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16.
科学追踪     
概述: 今年4月,伊拉克战争烽火刚刚停息,全世界又饱受“非典”困扰。世界科技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是“非典”,无论是“非典”疫情,还是有关研究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都被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非典”是21世纪出现的第一种严重和易于传染的疾病,并通过研究正式确认“非典”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的变种。除了“非典”爆发这一特殊事件外,世界科技领域最为活跃的领域依然是生物技术。今年4月,人类基因组序列“全书”提前绘制完成,温家宝总理等6个参与同政府首脑发表联合声明表示祝贺。美国确定2003年4月为“人类基因  相似文献   

17.
《东莞科技》2003,(5):1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迷信从来就是科学的大敌。在人类依靠科学改造自然、战胜灾害的历程中,各种迷信、伪科学的东西时不时便会沉渣泛起,蛊惑人心。比如,在我们全力以赴同非典作斗争之时,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如“神婆施法”、“娘娘赐药”等就趁机抬头,趁火打劫,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丛中 《天津科技》2003,30(3):19-19
“非典”是一种身体疾病,但在今天这个非常时刻,从某种角度讲它成为了某些人的一种心理疾病。随着国家卫生部门公布的非典病人人数的增加,一些出现疫情的大城市里一时人心惶惶,闻“非典”色变。主要表现为:一听到别人得了“非典”,就慌了神,不去认真了解“非典”是一种什么疾  相似文献   

19.
《科技智囊》2003,(6):24-25
正面影响电信虽然部分来自出差的人的手机漫游费给中国移动带来了损失,但业务总量却是有增无减。“非典”疫情使人们减少了面对面的交流,取而代之的则是电话、短信等联络手段,这使得电信行业近期的业务量激增。而视讯业务也在这一期间被大为推广。这种无须接触的“面对面”交流,不仅防止了SARS传染,也使电信服务再次升级。互联网互联网不仅在这次“非典”战役中功不可没,而且也从中“受益匪浅”。网上交易取代了更多的传统贸易方式,仅以卓越网为例,在“非典”期间,其日定单量就是以往的几倍之多。更有人言:互联网是人际交流的“非典型”交…  相似文献   

20.
“非典”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我们应该以全球化眼光来对待“非典”问题。中国应具有全球意识,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全球化时代,随时准备“应急”,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全球化时代,需要有一种综合安全观;全球化使国际合作与协调成为任何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础与前提。“非典”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改变,已经开始显现,且更久远和更深刻的变化,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