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果园生态载培是传统栽培措施的发展 ,它将传统的栽培措施与现代生态学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和高新技术结合起来 ,把单纯的果树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发展为果园全园的生态管理 ,以全新的管理理念 ,保证果园生产的持续高效和无公害 ,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1 果园生态栽培的内涵1.1 概念 果园生态栽培就是运用生态系统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结合先进的科技成就 ,充分利用果园的自然资源 ,建立高效、低耗、持续稳定的果园生产体系 ,促进果树高产优质的一种栽培措施[1] 。果园生态栽培除运用生态系统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果园生产方式已不能生产出符合人们要求的高质量果品,只有通过生态果园、标准化果园及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才能进一步提高果园经济效益,确保汉中市果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果园土壤环境是影响甘肃省河西干旱地区果园生产的重要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甘肃河西地区果园土壤环境变化特性,改善土壤环境,针对土壤盐渍化现状,从果园土壤环境变化影响因子和改良措施进行简述。果园土壤环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有自然因子和人为农事操作两个方面。果园土壤改良可以通过深翻熟化、培土与掺沙、增施有机肥料,以及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等方式,在果树栽植前和果园抚育管理过程中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从而提高果园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4.
果园立体间套栽培技术,就是根据果树的生长发育及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利用果园的空带,将适宜于间作套种的蔬菜或其它种类作物有规则地播种或定植在果树的空带内,利用果、菜作物的时间差,高矮差进行优化搭配种植,以充分利用温、光、水、肥、气等自然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增产增效。现根据笔者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生产实践及调查研究,介绍几种效益较高的果菜间套模式。  相似文献   

5.
果树施肥是生产中常用的措施,但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着一些弊病,给果树生长结果造成了不利因素,通过对我州8县1市及兵团地区的60个有代表性果园的调查,将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总结归纳,供大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果树缺硼、硼毒的症状表现、果树中硼的分布以及叶施硼的运输等几个方面,综述了不同品种果树硼的移动性差异以及硼移动的可能机制。果树硼的移动性直接影响果树的硼营养诊断和果园的硼肥管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农村建筑分散、经济落后及能源利用的情况,提出了三种农村采暖模式,为我国农村改造进程中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提供参考。这三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村采暖问题,还有效利用了农村过剩的生物质能源,有利于新能源设备在农村的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人类在发展中出现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归根究底是人口超过世界人口容量的问题。而顶极群落作为自然界中特定地域允许的生物量最大的状态,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着重从能源方面将顶极群落与人类生态经济系统的能源结构与能流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获取能量的能力和减缓人口增长、节制过度消费、充分利用获取的能量两个方面的启示,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能源战略提供理论上的论证。  相似文献   

9.
针对必然会出现的石油资源短缺——后石油时代,分析了含碳能源的利用现状,提出应该认真研究和选择含碳能源的最佳利用途径,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石油资源的过渡依赖,并从分析含碳能源的元素组成出发,提出了应充分利用石油资源生产运输燃料和石化原料;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压缩工业与民用燃料用油;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发展天然气汽车和GTL;充分利用生物质能,生产车用燃料、生物基材料和有机化学品。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白蚁对多年生木本果树的危害现状,本文以萍乡市郊区的不同果树种类进行了白蚁类群和危害习性的调查,并对山地果园中白蚁的综合治理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今后果园防蚁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身体活动的能量消耗反映了人体力活动的水平,而体力活动水平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在竞技体育中,对运动员能量消耗的准确测量更是对其机能监控和营养调控的重要依据。加速度计作为一种测量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客观工具,因其简便易操作、体积小且不受测试者主观记忆和认知水平的影响,而又与测量能量消耗的金标准,双标水法和间接热量测定法都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近年来成为了国外测量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将对加速度计在能量消耗预测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为未来日常体力活动及体育运动能量消耗的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自行车不同骑速能量消耗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间接测量法测定自行车不同速度的能量消耗情况并建立骑车能耗预测方程。方法:选取健康成年人158名,年龄为20-30岁之间,其中女性78名,男性80名,使用CORTEX-3B(德国)便携式气体代谢仪测量受试者骑车过程中的耗氧量。结果及结论:耗氧量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相同骑速下男性耗氧量高于女性,超重人群耗氧量高于低体重和正常体重人群,正常体重和低体重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立骑车能耗回归方程:VO2(ml/min)=96.653speed+10.625FFM-85.735gender-708.550,R2=0.704,P<0.01,该方程能较好的预测日常生活中的骑车的能量消耗值。  相似文献   

13.
对某住宅建筑在不同墙体下的全年采暖能耗作了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指出加气混凝土是性能良好的节能型墙体,其推广和应用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就电除尘器的节能潜力、控制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了二次扬尘和反电晕是造成电除尘器能耗过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应该由目前的高电流的"大功率高能耗"单一火花跟踪控制模式转变为高电压低电流的节能控制模式,在提高除尘效率的同时降低电能消耗,同时给出了节能控制策略和系统结构框图。  相似文献   

15.
采用激励-反馈机制建立了耦合颤振的能量分析方法并给出了颤振稳定的能量判据.结合平板的风洞试验研究了颤振临界风速下结构-气流系统内部的能量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联合气动导数A1*H3*(A1*为竖向运动的速度对扭矩的贡献,H3*为扭转运动的位移对升力的贡献)建立了能量从竖向自由度向扭转自由度的传递途径,使气流能量在扭转...  相似文献   

16.
三轴加速度计应用是目前国内外关于人体运动量及能耗研究中的热点,探索其定量分析人体运动的信度与效度是目前实验室比较关注的。选取44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采用5.6km/h、6.4 km/h、8.0 km/h步速运动,利用间接热测定法做参考,分析步行与慢跑中三维加速度计数与能耗之间的相关性,不同性别下加速度计数的变化特点,以及不同身体指标间三维加速度计数与能耗之间变化差异。研究结果认为,不同性别间在5.6km/h、6.4 km/h速度下摄氧量、垂直轴counts、合矢量counts都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冠状轴、失状轴counts与摄氧量/kg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8.0 km/h速度慢跑下,摄氧量与失状轴、垂直轴counts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合矢量counts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7);除性别外,身高、体重、去脂体重等身体指标与counts相关性均较低;调整性别和体重的影响后发现,垂直轴与合矢量counts与摄氧量、摄氧量/kg相关性极高(r>0.85),而与心率指标相关性稍低(r约为0.6)。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主要关注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资源和污染问题,由于它可以和消费主义相结合而采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再循环"模式,前途不一定就是可持续的。低碳经济则主要关注与气候变暖密切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它紧紧抓住能量转换这个关键环节,指明废弃物的再利用也要花费能量,强调通过"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理念和可操作性上都比循环经济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8.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电磁离合器的节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不是真正的“按需型”转向系统.通过对其工况分析,提出根据转向助力电动机电流的大小用PWM来控制电磁离合器电流的节能方案.分别建立对应具体转向工况和实际路况的EPS系统能耗评价方案,依据实际的转向使用情况,选取了原地转向、大转角转向和方向盘中位附近转向3种典型的转向工况和一段典型的路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所选路段上,该节能方案降低系统能耗约43.6%.  相似文献   

19.
建材加工用孕镶金刚石工具的磨损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控制孕镶式金刚石工具的磨损行为和界面磨擦机制,以便高效率低成本加工建筑材料,综合分析了锯切加工中磨擦效应的特征以及如何使摩擦降低到最低程度,对加工过程中能量特征的定量分析表明,用于形成切屑的能量几乎可忽略;大约三分之一的能量消耗于岩屑流体与结合剂之间的作用,其余能量量消耗于塑性耕犁,优化和控制工具磨损主要是控制岩屑能耗和有效地控制磨粒达到其极限最佳切除负荷以抑制塑性耕犁效应。  相似文献   

20.
Towards a molecular understanding of adaptive thermogenesis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Lowell BB  Spiegelman BM 《Nature》2000,404(6778):652-6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