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吸收式热泵技术对于回收电厂发电机组排汽冷凝热的重要作用,及其如何实现城市集中供热的节能运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能源节约效益与环境保护效益。  相似文献   

2.
LiBr-H 2O喷射-吸收复合热泵装置热力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收热泵是回收低温位热能的有效装置.在吸收热泵的发生器和冷凝器之间增添了一个喷射器.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喷射-吸收式热泵系统.依据喷射器理论和吸收循环理论,对这种新型喷射-吸收式热泵的热力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系统的性能系数和喷射器的喷射系数.探讨了喷射系数、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和发生温度等对系统性能系数和(火用)效率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该新型喷射-吸收式热泵比常规吸收式热泵的性能系数有明显的增大,而系统的复杂性基本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3.
对太阳能驱动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热变换器 )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建立了太阳能集热设备数学模型和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各组件单元数学模型 .引入了热泵工质 (溴化锂水溶液 )的物性拟合计算过程 .在变工况条件下对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 .通过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获得了在不同外部环境温度和不同吸收温度、发生温度等条件下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性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木文设想利用吸收式热泵系统回收啤酒厂酿造中产生的废热,用于加热投料用水.这对年产4×10~4t 啤酒的工厂,年均可节约原煤>500t.  相似文献   

5.
对太阳能驱动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热变换器)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太阳能集热设备数学模型和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各组件单元数学模型,引入了热泵工质(溴化锂水溶液)的物性拟合计算过程,在变工况条件下对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性能进行发模拟研究,通过求解非线性方程组,获得了在不同外部环境温度和不同吸收温度,发生温度等条件下,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性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空气源热泵的原理与特性,提出了一种双热源热泵,在夏天制冷时回收冷凝热,节能降耗,冬天制热时启用水换热器,以生活废水为低温热源,提高制热量,并分析了它的运行经济性,得出了节能增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环保节能的吸收热泵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运文 《甘肃科技》2005,21(7):60-62
吸收式热泵作为环保与节能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阐述了两类吸收式热泵的原理,并介绍了传递过程强化、新工质的开发、吸收循环的改进、模拟与优化等方面的进展以及工业应用情况,分析制约吸收式热泵技术工业应用的技术、经济、应用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展望了吸收热泵这一节能技术的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吸收式热泵技术已开始在电厂得到实际应用,这种技术具有经济性、可靠性、污染少等诸多优点。大同煤矿集团大唐热电有限公司利用热泵机组进行乏汽回收,该工程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提高了热泵系统回收热量的能力,大幅度降低了机组供热期的煤耗。对该工程的设计和实际试运情况进行讨论,对节能效果进行计算、比较、分析,肯定了热泵机组节能效果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热泵机组进一步合理设计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升温型金属氢化物热泵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考虑到金属氢化物床的传热和换热器间显热回收等实际因素,提出了升温型金属氢化物热泵性能系数计算公式,为合理选择金属氢化物对,以及调整热泵的各种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强化金属氢化物床的传热、采用平台倾斜度小的金属氢化物、减小反应器材料的比热和质量,以及换热器间高效率的显热回收,是提高热泵性能系数的有效措施.金属氢化物热泵的性能系数随驱动热源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温升幅度随驱动热源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研究热阻影响下吸收式热泵传热面积的优化问题。分别导出第Ⅰ类和第Ⅱ类吸收式热泵的最佳泵热系数与泵热率及总传热面积间的关系,以及最佳传热面积比。并应用这些结果对泵热系数、泵热率、传热面积和供热率等一些重要参数的优化选择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压缩式热泵节能的原理,阐明了热泵在低温干燥领域应用的前景;探讨了压缩式热泵中关键设备一压缩机的工作条件,热泵压缩机处于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区域均较宽、较高的工况下运行,势必引起压力比大,排气温度高的结果,由此指出热泵压缩机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热泵技术是调节地热热源与用户需求间能源品位不一致的重要手段,而发展高温热泵技术对于拓展热泵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总结国内外高温热泵研发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补气增焓热泵和吸收压缩式热泵两种具有巨大潜力推动热泵高温化发展的技术形式,结合设备研发情况及应用案例分析高温热泵技术的性能,展望其在地热供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充注量对小型热泵热水器性能影响的实验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制冷剂充注量对小型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不同充注量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充注量的变化对加热时间、系统运行最大功率以及对蒸发压力、冷凝压力和系统性能系数(COP)等的影响.同时结合热力膨胀阀与蒸发器特性,分析充注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判断系统最佳充注量依据.比较了充注量变化对系统性能参数影响的敏感程度.研究结果可为小型热泵热水器的优化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一种太阳能与空气源双热源热泵系统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单一空气源热泵和单一太阳能热水器的不足,提出太阳能-空气源双热源热泵系统,分析了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运行的影响.通过太阳能辅助热泵与空气源热泵运行对比实验得出,在整个加热过程中,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的系统运行性能和加热水速率均优于空气源热泵系统.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平均值约为单一空气源热泵系统的3倍.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太阳能辅助热泵相对于空气源热泵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热泵热水装置试验研究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制了一种将热泵与太阳能热水器结合的太阳能热泵空调热水器装置,对正在进行试验研究的太阳能热泵空调热水器一体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构成进行介绍,并对其在热泵制热水模式下的运行工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得到能效比最大可达3.85,平均在3.0以上.并分析讨论了各种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该装置的耗能分析.与其他类型的热水器进行了经济性比较,数据结果表明该热水器装置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6.
将螺旋管式相变蓄能换热器应用于太阳能-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中,搭建了该系统的蓄冷试验台并进行蓄冷实验。通过实验测得了系统各测点的蒸发压力、冷凝压力以及所研究的相变蓄能换热器内部换热材料的温度。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各环节的能量以及COP,并且绘制出了这些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最后分析了整个蓄冷实验过程中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总结了螺旋管式相变蓄能换热器的蓄冷特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光伏-太阳能热泵(PV-SAHP)的系统原理,建立了PV-SAHP系统试验台.在不同的冷凝水温工况下,对PV-SAHP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实验和分析,同时也就不同冷凝水温对PV-SAHP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PV-SAHP系统平均性能系数为5.4,最高COP可达10.4,平均光电效率为13.4%.结果表明PV-SAHP系统具有优越的热泵性能和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8.
连体热机-热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化工行业中常用的3种主要类型热泵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综合3种热泵的优点,提出热机、热泵合二为一的连体热机-热泵构想,介绍了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模型实验证明连体热机-热泵的工作原理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不同性能标准分析研究了一个带有外部不可逆性的卡诺与热泵联合循环系统的循环性能。分别在不同标准下确定新的热电联产循环的最佳设计参数。研究性能对设计参数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得到的结果可为热泵和热电联产结合的电厂提供更现实的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够更准确地对热泵系统效率进行评价,对性能系数(COP)和火用效率这两种热泵系统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不同。火用效率评价方法弥补了COP评价方法中的不足,将两者相结合评价热泵系统效率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