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水泵为例,通过对水泵变速调节与节流调节两种方法的比较,说明了泵与风机变速调节优于节流调节的观点,主张在工程实际中,应从节能角度考虑,优先选择变速调节的方法,以解决泵与风机的调节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频谱分析和优化技术,对横流风机的噪声源作了理论分析,并对结构参数与噪声及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一种低噪声、高性能的横流风机模型。  相似文献   

3.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贯流风机内部气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贯流风机的流动状态和结构参数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分析了蜗舌间隙、进口角、蜗壳间隙、蜗舌位置角、出口角变化与贯流风机进、出口流速间的关系,从中寻找出结构参数变化对贯流风机流场影响的规律.通过计算分析,确定了不同工况下贯流风机进、出口角的最佳范围以及最佳蜗舌间隙的选取方法.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标准,在半自由声场的振动和噪声实验条件下,对CXW-180-JXD28型吸油烟机进行了噪声和振动测试,分析相关测试数据,找出主要振动和噪声源,并探讨了改进措施.该机型的主要振动和噪声源为离心风机和箱体,可以通过合理选型、优化风机结构、控制机械噪声等措施减少噪声与振动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对小型离心风机噪声源进行测试和分析,确定该风机的噪声主要是空气动力性噪声。在该型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上设计安装阻性消声器,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风机气动噪声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1)分析计算了风机噪声频谱中突出的峰包噪声的产生机理及频率分布特性;(2)对连续谱随机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验证;(3)许出风机旋转噪声与风机结构及叶道流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丰镇发电厂送风机结构出发,对送风机运行参数和噪声进行了测量,分析了产生振动和噪声的原因.认为送风机蜗舌处产生的气动噪声,风机入口集流器内中心涡流脉动引起和风机基频引起的噪声是引发送风系统振动和噪声的主要原因.针对振动和噪声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电厂要求,安装了风机入口阻旋板和整流器的改造,方案实施后的噪声测量和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改造方案较明显地降低了送风系统的振动和噪声.  相似文献   

8.
多叶片离心通风机气动噪声特性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风机气动噪声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1)分析计算了风机噪声频谱中突出的峰包噪声的产生机理及频率分布特性;(2)对连续语随机嗓声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验证;(3)计算出风机旋转噪声与风机结构及叶道流型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为该类型风机的噪声控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明确的降噪原则.通过大量实验及优化,研制出一套独特的整流丝网和导流吸声相结合的离心风机降噪措施,使风机噪声A声级由77.2dB(A)下降到71.2dB(A),全压损失为7.3%,风机比A声级由16.8dB(A)下降到11.5dB(A).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锥体叶轮离心风机进行了研究,测试了不同转速下风机的性能和噪声,测试结果表明,当转速改变时压力和流量值与按比例定律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基本一致,但在较低转速下运行时,功率和效率低于理论值,而且转速越低,差值越大,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实测结果不完全与比例定律相符合的原因,并建立了此种离心风机转达与噪声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
风机盘管换热器动态换热模型及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盘管换热器复杂物理模型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动态换热数学模型,并求出了盘管换热器换热量与其各进口参数间的动态关系式。以此为基础,对风机盘管换热器的换热进行了动态仿真模拟,得到了风机盘管换热器换热量随各进口参数扰动而发生变化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节流孔板开孔形状及结构对管道压降效果及振动辐射噪声的影响,在消声室内对开孔面积相同的圆形和方形节流孔板、开孔面积不同的圆形节流孔板、圆形台阶状节流孔板进行了振动及声压级测试,并通过仿真模拟分析了不同节流孔板性能差异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方形节流管道的流体在运行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最大,与同样开孔面积的圆形节流管道的压降最大相差12.6kPa,且该管道测点在全频域范围内的应变幅值和声压级均明显高于其他3种管道;台阶形节流孔板使管内流体局部最小压力有效提升,减少汽蚀的产生,故该管道辐射声压级最小.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轴流风机的气动噪声,借鉴了雕鸮羽毛的消音机理,将其羽毛的消音特征以条纹结构和锯齿形态的形式,在轴流风机叶片上进行重构,设计了耦合仿生轴流风机。同时采用试验优化的方法,与原轴流风机进行了模型对比试验,研究了条纹及锯齿参数对风机叶片气动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仿生轴流风机具有较低的气动噪声值。在1000、1100、1200、1300和1400 r/min五种转速下,耦合仿生轴流风机的A声级值最大可分别降低4.9、4.5、4.6、4.9和5.8 dB。  相似文献   

13.
以清选系统(吸杂管道和旋风分离筒)代替风机性能试验台的阻力调节板,通过调节风机的转速检测了旋风清选系统的阻力特性,研究了系统正常工作时的气流状态(即吸杂风机工况点).分析了吸杂风机转速、系统阻力、喂入量变化时对清选系统工作状态的影响以及对吸杂风机的性能要求,为清选系统的改进、配套风机的参数选择和推广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水隔泵噪声的产生机理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阐述了水隔泵机械性噪声与清水阀开度的关系:流体动力性噪声是当清水阀节流时,断面收缩处流速增高所致;气穴噪声是由于清水阀内压力低于流体气化压力,流体急骤地气化而形成的.阐述了噪声对人体及设备的危害.提出了改进阀芯密封形式,改进阀芯结构,在管路设置降噪声设施等控制方法,以降低或消除水隔泵噪声.通过实验证明改进阀芯结构既起到降底噪声作用,又起到泄荷和减小驱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部件边线噪声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现代民用航空发动机涵道比的不断增大,风扇噪声在发动机整机噪声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对适航条件下的风扇噪声进行预测对发动机的降噪设计和飞机噪声适航验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涡扇发动机风扇部件噪声产生机理和影响其传播的环境因素的研究,并结合飞机起飞程序,建立了涡扇发动机风扇部件边线噪声预测模型。通过编程计算后与实测噪声进行数据对比,基于涡扇发动机风扇部件静态噪声预测值进行动态修正后的涡扇发动机风扇部件边线噪声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根据非弹性位移场(ADF)模型的本构方程和控制方程,推导了自由层阻尼梁单元的有限元方程.通过对一类常用的粘弹性沥青阻尼片的试验参数拟合,采用Lanczos方法,计算了自由层阻尼悬臂梁的固有频率和模态阻尼比,并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DF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粘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并能直接在时域内与有限元方法相融合,可方便地对复合结构进行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后置柴油机客车整车噪声的远场、近场值测试和噪声分离等多项试验,经过计算并对噪声样本进行频谱分析、偏相干分析,确定冷却风扇噪声、排气噪声、发动机噪声是整车3个主要噪声源。在不改变原车主要结构的前提下,采用玻璃纤维等隔声材料屏蔽发动机舱及冷却风道壁;加大风扇直径并降低转速;在排气管和消声器外包扎隔声材料等措施进行降噪对比试验,达到较好的整车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8.
FSAE赛车进气系统改进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限流阎安装在进气系统不同位置对发动机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一种限流阀最优安装位置,即在节气门阀体和喷油嘴之间.并利用CFD软件FLUENT对其谐振腔进行了流体动力学分析.研究表明:进气系统的改进对发动机的动力性、排放性以及噪音方面有非常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轴流式局部风机的噪声由多个噪声源合成,本文导出了BKY63-11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转速—A声级的综合表达式,经验证表达式符合实际。同时对该风机的主要噪声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