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以乳液聚合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二乙烯基苯进行共聚,获得低交联度单分散性前体纳米颗粒,用二甲氧基甲烷作外交联剂对前体纳米颗粒进行Friedel-Crafts反应,获得超交联多孔聚合物,最后对聚合物进行胺解制备有机胺型多孔聚合物.通过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分析仪(DLS)、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 IR)、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A)表征了乳液聚合物前体的性能以及超交联后聚合物的结构、孔性质以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得聚合物具有较大内表面积,热稳定性随着含氮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比表面积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奥氏粘度计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交联体系在反应过程中的粘度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柠檬酸铝在交联反应过程中的粘度主要呈现 3种形式的变化规律 ,对应形成3种形式的交联体系。低聚合物浓度 (低于 10 0mg/L)的交联体系 ,发生形成交联聚合物线团的反应 ,形成交联聚合物溶液 ,是交联聚合物线团在水中的分散体系 ;高聚合物浓度 (高于或等于 10 0 0mg/L)交联体系发生网状交联反应 ,生成网络结构整体凝胶 ;弱凝胶体系 (10 0~ 70 0mg/L)是上述两种体系的过渡状态 ,可同时发生交联聚合物线团反应和局部网状交联反应。对于一定聚合物浓度范围的交联体系 ,当反应过程中生成浓度较大、但仍有一定独立性的交联聚合物线团时 ,该体系出现明显的剪切稠化现象。考察了该交联体系出现剪切稠化现象的程度和浓度范围 ,并利用粒子簇理论对剪切稠化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交联体系在反应过程中的剪切稠化现象初步验证了不同聚合物浓度交联体系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以壳聚糖为功能单体,以三丁基锡(TBT)为烙印分子,制备了在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上与TBT完全匹配的TBT模板交联壳聚糖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了此聚合物的吸附、交联和洗脱条件,以及对TBT的选择性吸附能力.结果表明,所合成的TBT分子印迹聚合物对TBT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奥氏粘度计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交联体系在反应过程中的粘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柠檬酸铝在交联反应过程中的粘度主要呈现3种形式的变化规律,对应形成3种形式的交联体系。低聚合物浓度(低于100mg/L)的交联体系,发生形成交联聚合物线团的反应,形成交联聚合物溶液,是交联聚合物线团在水中的分散体系;高聚合物浓度(高于或等于1000mg/L)交联体系发生网状交联反应,生成网络结构整体凝胶;弱凝胶体系(100~700mg/L)是上述两种体系的过渡状态,可同时发生交联聚合物线团反应和局部网状交联反应。对于一定聚合物浓度范围的交联体系,当反应过程中生成浓度较大、但仍有一定独立性的交联聚合物线团时,该体系出现明显的剪切稠化现象。考察了该交联体系出现剪切稠化现象的程度和浓度范围,并利用粒子簇理论对剪切稠化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交联体系在反应过程中的剪切稠化现象初步验证了不同聚合物浓度交联体系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用HAAKERS150流变仪对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柠檬酸铝交联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流变性及其时间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1g/L及NaCl质量浓度为2.0g/L的交联聚合物溶液与同条件的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流变性不同,交联聚合物溶液在中等剪切速率范围内(400~1000s-1)表现为胀流性,低剪切速率(43~400s-1)时为假塑性,高剪切速率(1000~1500s-1)时表现为牛顿性;而相应的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只表现轻微的假塑性(5~900s-1)。交联聚合物溶液具有时间效应,表现为负触变性(震凝性),而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流变性不产生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6.
交联聚合物溶液流动特性及其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大庆油田交联聚合物深度调剖技术矿场试验需求,通过井口取样和进行化学剂浓度检测分析,对矿场交联聚合物溶液配制工艺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从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传输能力和流动成胶等方面对交联聚合物溶液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分子结构上的不同,交联聚合物溶液在流动性质方面与聚合物溶液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通过Williamson醚化反应,在氯甲基化聚芳醚砜(CMPSF)侧链上部分接入4-羟基查尔酮,再与N-甲基哌啶反应得到了哌啶盐型光敏性聚芳醚砜(CMPSF200-HC60-pip).利用1H NMR,FT-IR,UV-Vis,TGA等测试手段对此聚合物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探讨了交联对聚合物膜碱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交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聚合物碱性稳定性.在高温碱性条件下,交联聚合物失重仅11%,而未交联聚合物在浸泡24 h后失重达64%.  相似文献   

8.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以过硫酸钾(K2S2O8)为引发剂、苯乙烯(St)为疏水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亲水单体与亲/疏水性各异的交联剂进行反应,制备交联异形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St-PGMA)聚合物纳米球.利用扫描电镜、动态光散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探讨异形聚合物纳米球形貌的调控方法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交联剂的亲/疏水性是控制聚合物纳米球形态的关键因素.该聚合物纳米球可作为Au纳米粒子载体用于催化对硝基苯酚的还原反应.同时,通过垂直沉积法诱导尺寸各异的交联异形PSt-PGMA聚合物纳米球自组装,可获得颜色从红到紫连续变化的光子晶体材料.  相似文献   

9.
利用转谷氨酰胺酶(TGase)对低温花生粕分离蛋白(PPI)进行交联改性,对比不同交联时间(30,90,240min)对PPI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Gase可促使PPI亚基发生改变并形成高分子聚合物,随着交联程度的上升,PPI溶解性逐渐降低.TGases限制性交联(37℃交联90min)可明显提高PPI乳状液的稳定性,但交联时间过长将导致其制备的乳状液乳化活性及稳定性显著降低.DSC分析表明,TGase适度交联使PPI变性温度(Td)增加,变性焓值(ΔH)降低,表明TGase交联可使PPI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HAAKE RS150流变仪,测试分析了稳定剪切条件(1~20 s-1)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铬离子的交联过程中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到稳定剪切条件下的交联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稳定剪切下成冻体系的交联反应可分为诱导、成冻、限制粒径和稳定4个阶段,当剪切速率增大或聚合物、交联剂浓度降低时,可能不出现明显的粒径限制阶段;初始交联时间与剪切速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中的羧基浓度、铬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有关;稳定剪切下交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0.56 kJ·mol-1.与静态条件下的交联反应相比,稳定剪切条件下交联反应速率受聚合物中羧基的影响更大,交联反应表观活化能降低.  相似文献   

11.
利用黏度计、动态光散射仪以及岩心流动实验研究交联聚合物体系在磨口瓶和多孔介质中的成胶效果及体系与岩心的配伍性能。结果表明:在磨口瓶中体系黏度大幅上升,分子线团尺寸明显增加,具有良好的成胶效果,且体系先发生分子内交联,然后发生分子间交联,当体系发生大范围分子间交联前分子线团尺寸较小,与岩心配伍性良好,而交联后分子线团尺寸大幅增加,难以注入岩心;静态条件下,体系能够在岩心内成胶,但成胶强度明显低于在磨口瓶内的强度,且体系的残余阻力系数随着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随岩心渗透率增加而增大;动态条件下,体系的阻力系数与同浓度聚合物溶液的几乎相等,说明该体系在多孔介质内动态条件下难以发生交联反应,原因是流动会干扰交联聚合物溶液体系中交联基团的运移、取向和定位,降低交联体系在适当位置形成交联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透明质酸(HA)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形成GMAHA衍生物,在60Co-γ射线辐照环境下,GMAHA衍生物在水溶液中形成交联HA凝胶。流变学检测数据显示,交联HA凝胶的存储模量G′显著高于损耗模量G″,且对剪切频率的依赖性不明显,表现出了高弹性凝胶特征;交联HA凝胶在水中稳定性较好,可吸收自身质量20~50倍的水分,在分子量一定的情况下,交联HA凝胶的吸水量随着GMAHA质量分数和一定范围内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减小;咔唑显色法检测的糖醛酸结果显示,交联HA凝胶的抗氧化性和耐酶解性较交联前有很大提高;在制备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环境pH值、温度是影响该交联HA凝胶抗氧化性、耐酶解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将含丙烯基侧链的磺化杂萘聚醚酮与交联剂双马来酰亚胺(BMI)溶液共混成膜,再加热使双键交联,报道了一种制备含丙烯基不饱和基团的交联磺化杂萘聚醚酮质子交换膜的新方法,比较了交联前后膜的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14.
醛交联剂对壳聚糖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壳聚糖、聚乙烯醇、淀粉为原料,通过交联反应制备了壳聚糖复合膜,详细讨论了甲醛、戊二醛、乙二醛3种交联剂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甲醛、戊二醛、乙二醛交联复合膜的性能均有显著的影响。强酸条件下反应速度快,相容性强。随着pH值的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降低,甲醛和乙二醛交联膜的吸水率和透水率增加,而戊二醛交联膜的吸水率和透水率降低。随着pH的改变,戊二醛和乙二醛交联膜呈现不同颜色。醛的用量对膜的性能影响显著,随着醛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先增后降,吸水率和透水率逐步降低,过量的醛会使膜的性能变差。醛的存在使膜的相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三偏磷酸钠交联木薯淀粉颗粒膨胀历程及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木薯淀粉与三偏磷酸钠的交联反应,通过控制交联反应程度,成功地控制了交联淀粉颗粒的膨胀程度并使其停留在不同的溶胀阶段,详细地研究了处在不同溶胀阶段的三偏磷酸钠交联木薯淀粉颗粒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揭示了三偏磷酸钠交联木薯淀粉颗粒的具体的膨胀历程及溶胀机理,即交联木薯淀粉是从高交联时在中心脐点处的爆裂式膨胀,到低交联时颗粒首、尾端同时均衡发生溶胀的膨胀历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海藻酸钙多孔膜,考察海藻酸钠的浓度和交联时间对多孔膜的形貌和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法制备的海藻酸钙多孔膜具有贯通、开放的多孔结构。在试验范围内,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海藻酸钠经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氯化钙交联10min得到的多孔膜孔结构最为理想,对蒸馏水的吸水率高达1123%。  相似文献   

17.
针对特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剖需求,研制具有优良抗盐性的Cr3+交联聚合物溶液,用黏度计、动态光散射仪、流变仪和岩心流动等实验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矿化度对Cr3+交联聚合物溶液黏度、分子线团尺寸、黏弹性和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聚合物溶液相比,Cr3+交联聚合物溶液的黏度略有下降,分子线团的尺寸小幅增加,黏弹性有所上升,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大幅度增加;当预热时间较短时,随着溶剂水矿化度的增加Cr3+交联聚合物溶液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逐渐增大;当预热时间较长时,随着矿化度的增加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逐渐减小;在Cr3+交联聚合物溶液中,交联反应首先发生在同一分子的不同支链间(简称分子内交联),然后扩展到不同聚合物的分子链间(简称分子间交联),形成区域性网状聚集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逆交联聚乙烯(XLPE)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旧料。通过不可逆化学键形成的XLPE交联结构很难被破坏,导致其加热难熔融、难以循环加工,因此XLPE废旧料回收困难,再生利用率低,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可逆交联技术通过在高分子中引入动态化学键形成分子链交联结构,使其在特定物理场下可以解除交联结构,从而具备可回收性和再加工性。本文综述了XLPE的传统回收方法和可逆交联高分子的研究进展,总结了XLPE回收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重点介绍了解离型反应和缔合交换型反应在制备动态交联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壳聚糖、苯甲醛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合成希夫碱;用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在酸性条件下脱保护,以环氧氯丙烷和四乙烯五胺对交联树脂修饰,合成多胺基壳聚糖交联树脂。以石腊为溶剂,PEG-2000为致孔剂,司本-80为乳化剂,形成了多胺基壳聚糖含孔树脂。在室温和pH=7时,壳聚糖树脂对Cd(Ⅱ)吸附量达123.54 mg/g,致孔后的树脂吸附量达315.10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