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不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刑法第217条关于“复制发行”规定的含义都存在多种理解方式。从法理的应然角度和刑事政策的实然角度分析,“复制发行”应当理解为包括单独的复制行为或既复制又发行行为两种情况,而单独的非法发行行为属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范畴,应当适用刑法第218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政策参考     
关于违反《产品质量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下列产品质量严重违法行为,应依法追究单位主管人员和直接贵任人员的刑事贵任。①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②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构成犯罪的。③销售失效、变质产品,构成犯菲的。④以行贿、受贿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推销、采购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冒充合格的产品,失效、变质的产品、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伪造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产品的,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3.
试论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犯罪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践为基础,结合有关法律规定,对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犯罪对象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假药的定义和按假药论处的六种情形,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以非药品冒充药品"的界定,认为以非药品冒充的药品必须是国家药品标准中现有的药品品种,仅仅在非药品的外观上体现药品的某些外在特征不能定性为"以非药品冒充药品"。  相似文献   

4.
对"假冒他人专利"的理解,我们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模糊甚至错误认识,其根源在于混淆了两对关系,一是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与未经许可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即专利侵权行为)之间的关系,二是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与冒充专利行为之间的关系.而对"假冒他人专利"行为的具体明确的界定是正确适用<刑法>第216条规定的"假冒专利罪"的关键,因此,必须认清这两对关系,彻底改变原有的模糊和错误理解,严格执行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5.
鉴于醉酒驾驶机动车和追逐竞驶现象日益严重并已成为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的严重隐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增设了危险驾驶罪,有效遏制了危险驾驶行为。但人们对危险驾驶罪构成要件的理解存在分歧,因而应当尽快出台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细化其情节,规范执法,并拓宽危险驾驶罪的适用范围,规制毒驾、“三超”等危险驾驶行为,更好地维护公共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6.
帮司法解释将奸淫幼女的行为作为强奸罪的从重情节,而不独立成罪,具有可操作性,不致引起司法及理论理解上的混乱。对该行为实行程序性严格责任不构成对过错责任原则的背离,既保护了幼女的性权利和利益,又兼顾了“公平的正义”。我国刑法将该行为不同情形作为同一档次量刑不符罪刑相适应原则,有必要重新规定。  相似文献   

7.
较之冒充军警人员,军警人员抢劫的社会危害性更大,然而后者的刑罚却比前者轻很多;对于军警人员抢劫该如何合理量刑,“解释论”主张通过实质的解释克服现行立法的缺陷,而“立法论”则寄希望于刑法的修改;“扩大解释”和“当然解释”都没能将“军警人员抢劫”的情形纳入到“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含义中去理解;只能借助“立法论”的立场对军警人员抢劫法定刑适用从新规定。  相似文献   

8.
专利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保护期或有效期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也没有取得法律特别授权,以盈利为目的实施专利的行为。这里所讲的实施,对产品专利而言,是指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该专利产品,对方法专利而言,是指使用该专利方法或者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对于工业产品外观设计而言,是指制造、销售、进口该外观设计产品。  相似文献   

9.
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归个人使用”是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之一。但是,“归个人使用”究竟如何理解?正确的定位又该是什么?笔者认为应将“归个人使用”从挪用公款罪中删去,并将“为个人利益”作为主观的超过要素规定在挪用公款罪之中。  相似文献   

10.
在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去骗取财物的情况下,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笔者认为要彻底解决这些矛盾,可以考虑对诈骗罪、招摇撞骗罪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在立法上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1.
在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之下,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欺诈行为越来越多。对于这一社会问题,当前的法律更多是从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的角度来加以约束,而这种约束的形式较为单一,且缺乏有效性。基于当前法律规制的困境,并结合保健品欺诈的常见类型,应从刑法角度以诈骗罪、生产及销售假药罪、生产及销售伪劣产品罪对该行为进行规制。在诈骗行为与其他犯罪行为发生竞合的场合,应以想象竞合犯来处理。此外,行刑衔接问题是当前刑法规制的前提性障碍,可以通过建立专案专办机制及严格把握罪与非罪之间的界限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随着犯罪数量不断增加,以及新型犯罪模式不断出现,准确预测未来的犯罪活动越来越重要。所以,基于机器学习的犯罪预测方法对于识别未来犯罪以及减少犯罪数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犯罪类型的不同,使用的犯罪预测方法也呈现多样化。为此,对国际上不同类型的犯罪预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犯罪预测的精度进行了讨论,希望对使用机器学习进行犯罪预测的相关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魏东  张天祎  冉义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8):11910-11920
基于警务数据和时空数据构建犯罪预测模型,利用机器学习手段进行案事件预测,在国家安全稳定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犯罪预测涉及三个主要方面:特征选择与处理、预测模型和地理信息可视化。分析了犯罪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基本思想,在探索犯罪的生成机理和演化规律基础上,对经验模型和时空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根据不同预测特征选取最优算法的策略进行了讨论,同时对比简述了各类算法的特点,并对现存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反“洗钱”刑事立法有需要继续完善之处:洗钱罪的立法相对滞后,影响了对洗钱犯罪的打击;“洗钱”范围限定的过于狭窄,不利于对洗钱犯罪的惩处;与洗钱罪相关的法律规定不配套,惩治洗钱犯罪的效果不明显。本文建议对洗钱罪立法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对洗钱罪进行修改,使其具有超前性;二是合理界定洗钱罪的行为方式,严密刑事法网;三是完善配套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职务犯罪不断产生的原因在于犯罪主体的纯化机制,这是使职务犯罪不断重复、循环地在不同主体身上出现的一种规律性存在.根据主体权力位序不同,职务犯罪的潜在主体分三个层次:普通干部群体、中层干部群体、"一把手"群体.在当前的干部任职体制下,不同层次干部的职务犯罪主体纯化机制不同:普通干部群体主要通过群体压力产生作用,中层干部群体则是资源交换需要的产物,"一把手"群体完全是权力失控的必然结果.从犯罪预防角度看,体制因素是根本.  相似文献   

16.
从刑法对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与票据诈骗罪的立法界定可以看出,两罪是有区别的。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与票据诈骗罪的相关性思考主要是指对司法实践中两罪的交叉性进行的一种定位与思考。而辩正性思考则是指对两罪在交叉构成牵连犯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处断的一种“回归性”正确的思辩。但无论是相关性思考还是辩正性思考,其目的都是为了让法律的实体性规范在应然性理念的指引之下真正回归到法律的应有性状态中去。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2年10月份福州市主城四个区的盗窃犯罪案事件数据,利用标准差椭圆、最近邻层次聚类、核密度估算等方法,分别研究了福州市犯罪的总体集聚与发展方向、犯罪相对集聚和重点区域、以及犯罪的空间连续变化和集聚中心,并对每种方法进行了适合性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福州市盗窃犯罪案的平均中心位于台江区的茶亭街道附近;犯罪的总体集聚区域位于鼓楼区、台江区西部和仓山区北部;犯罪集聚中心为台江区的中亭街、祥坂村和晋安区的福州火车站.  相似文献   

18.
通说认为犯罪是违反刑法、严重危害社会的和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并认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但这个犯罪概念将犯罪的形式概念和实质概念统一在一起是虚幻的.从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角度得出的形式的犯罪概念和实质的犯罪概念,由于其理论基础存在争议,都不可能揭示犯罪的本质.二元的犯罪概念在方法论上存在弊端;在实践论上会导致犯罪概念的四分五裂、支离破碎.对犯罪概念的理解,要顾及实然的犯罪与应然的犯罪,过去的犯罪与现在的犯罪以及将来的犯罪,从经验和直觉的角度,犯罪是应当受刑罚惩罚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与国外的相关刑事立法相比较,我国《刑法》第330条关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立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一是犯罪对象仅仅限于甲类传染病,范围过窄,导致法条虚置;二是对该罪客体、主体的规定不科学;三是将传播传染病主观要件仅仅局限在过失上。为了抗制“非典”或类似于“非典”的传染病爆发时相伴随的犯罪,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相关刑事立法对《刑法》第330条的内容通过立法加以修订。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无线ad hoc网络中节点在数据转发阶段可能的自私行为,利用博弈理论从静态进行分析,以相邻节点对为研究对象,在重复博弈的情况下分析了针锋相对策略的脆弱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针锋相对策略,在理论上证明了改进策略的激励性.改进策略可以容忍一定程度的网络故障,并在故障发生后使节点重新回到合作状态.仿真结果证明,改进策略对网络故障的容忍度较好,有效地促使节点合作,得到较高的网络收益,同时也降低了自私节点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