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依托西安幸福林带基坑工程,通过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基坑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桩距桩径比对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对影响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的各个支护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且基于此设计了正交实验,提出了依托工程的疏桩强锚优化设计。得出结论如下:(1)支护桩身内力及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随支护桩距桩径比值的增大而增加,并且桩距桩径比值的变化对桩身下半段内力以及基坑开挖后半段变形的影响较为显著。(2)支护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支护参数对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敏感性强弱顺序依次为:支护桩距径比>锚索预应力>锚索竖向间距>锚索长度>锚索安置倾角。(3)基于支护参数敏感性分析,对当前工程背景下疏桩强锚支护结构进行优化,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芳 《甘肃科技》2014,(4):91-92,101,85
以某地铁车站基坑为背景,对该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内力以及周围土体进行了全面分析。基坑采用排桩加内撑支护结构进行支护,考虑了周围土体、围护结构的相互作用,借助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了地铁车站基坑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法分析,表明,施工开挖步骤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内力以及位移有显著影响,进而总结其变形规律,为地铁车站及类似深基坑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某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计算方法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桩锚支护体系的设计方法:等值梁法、弹性支点法和三维有限元法,采用三种方法对某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进行了支护体系的内力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表明:三维有限元法计算结果更合理.该基坑以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支护桩的配筋和锚杆的设计,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由于支护空间受到限制等原因,一类双排桩支护型式设计为前后排桩之间没有土体,形成只有后排桩挡土的空间门架式结构。比较分析了一类双排桩三种计算模型之间的差异,在已给出此类双排桩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计算方法基础上,结合基本算例,进一步分析竖向弹簧刚度、连梁高度、排距及桩的入土深度对双排桩内力及变形的影响。通过对结果的分析,给出了一类双排桩支护结构设计的参考值。由于弯矩最大值发生在前排桩顶,提出了加强桩顶结点刚度措施的建议。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内力变形计算值与实测值作了比较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所得结论对一类双排桩支护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隔离桩在隧道侧穿邻近浅基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地铁新建隧道侧穿邻接浅基建筑采用隔离桩隔离的工程,进行了正交有限元法优化研究.先对比分析了既有建筑对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影响,使用隔离桩(模拟中采用经验隔离桩参数)的隔离效果,以及注浆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然后,采用正交有限元方法对隔离桩3个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既有建筑的存在改变了原自由地面的沉降槽形状,使变形和支护结构内力增大,隔离桩的打设和注浆对变形和内力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隔离桩最优参数为桩长33m,桩纵向间距0.5m和桩距离隧道1.5m.对桩的参数优化分析对于以后的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坑施工过程失稳因素多,危险性较大,因此在基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内力和变形的发展变化问题.运用PLAXIS软件对钻孔灌注桩+三重管高压旋喷(摆喷)桩+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支护条件下深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基坑水平位移、竖直位移和围护桩内力,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法可以很好地模拟各开挖工况,计算出基坑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围护桩和锚索的轴力、剪力和弯矩,能够形象直观地反映基坑各工况下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7.
对于符合弹性地基梁基本假定的桩基础引入有限元法进行内力和变形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电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能较好吻合,精度可满足工程要求.有限元法可适用于有桩端水平力作用的桩土体系共同作用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将双排桩与水泥土连拱墙复合形成支护体系,共同工作,可起到止水和围护双重功效.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针对双排桩复合连拱支护结构进行了受力变形性能的数值模拟.得出了连拱支护部分竖向、水平向传力的分配比例,以及双排桩部分前后排桩受力和变形特征.研究认为该复合支护结构内力分配均匀,受力合理,且对减小基坑侧移变形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为深基坑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支护体系形式.  相似文献   

9.
深基坑变形规律现场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给出了北京地铁某车站深基坑围护和变形监测方案,对基坑变形规律进行了现场监测研究,重点分析了基坑的水平变形、锚索内力和钢支撑轴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坑开挖的深度与无支撑暴露的时间对围护桩的变形、锚索内力及钢支撑的轴力影响较大。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和钢支撑的施加,围护桩的变形形态由向坑内的前倾型曲线逐渐变为弓形。围护桩的水平位移、钢支撑的轴力也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钢支撑的施加,围护桩水平位移及锚索内力都趋于稳定,说明钢支撑、围护桩和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形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保证地铁车站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0.
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变形和内力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弹性地基梁法和有限差分法,分别计算桩锚支护体系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并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后发现:两种设计分析模型由于选型差异和对实际桩土作用模拟的情况不同,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间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其中弹性地基梁法在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分析中误差较大,在以强度控制为主的设计情况下使用较妥;有限差分法能更真实地反映桩锚支护结构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与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内力变化,但计算模型复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变长度的大型梁式U形渡槽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得出了中长壳与长壳的槽身结构在横向及竖向地震作用下所产生的附加动内力的变化规律.在静力分析时,有限元解仅为传统方法解的l/3;在动力分析时,横向地震作用下的横向附加动弯矩值是有限元静力解的50%以上.因此当考虑了地震荷载时,采用传统方法所得到的内力结果是偏安全的,且安全系数至少为2.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有限单元法,采用四边形四节点等参单元,对注塑模二维非稳态温度场进行了数值分析,推导了有限元方程并研制了求解程序软件。在盒状注塑模实例运算中,通过改变冷却系统设计参数,所得温度场等温线与实验结果相符,验证了有限元求解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CFRP布加固RC梁的ANSYS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非预应力碳纤维布与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仿真分析,在有限元分析中采用升温法施加预应力。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表明:建立合理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采用合理的求解策略,基于ANSYS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替代试验分析方法,从而减少试验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14.
对预应力索网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并与有限元分析进行比较 ,得出劲性索结构为一多次超静定结构 ,部分索退出工作后 ,结构仍保持稳定 ,且结构无明显非线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七自由度单元的有限元法,当考虑弯曲与剪翘时,对矩形截面简支短直梁进行了内力和变形计算,同时与弯曲和剪翘时的解析解结果进行对比,比较表明,对于静定简支梁的内力,两法的数值具有相同的不变值;另外还对简支短直梁有限元弯曲解和两跨连续梁有限元法的弯曲解与解析弯翘解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说明采用七自由度单元的有限元法进行矩形截面简支梁的弯翘分析,有很高的精度,可以代替繁琐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6.
靳丽辉  姬栋字 《科技信息》2009,(29):I0340-I0341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白莲崖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把计算结果与拱梁分载法、试载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指出用有限元法分析拱坝的优势和不足.为有限元法在拱坝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微机械手的传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常规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对微机械手机的传动比作了理论分析计算,并通过实验测量,对两种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的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比较接近,反映在理论分析中将微机械手的整体视作弹性体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运用Galerkin特征有限元法,建立了以为因变量的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Richards模型的特征有限元数值模型,得出了近似解最优阶2的误差估计.通过数值模拟,并与用一般有限元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此方法计算精度更高,更符合实际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正交胶合木(CLT)楼板炭化速度有限元分析方法,在ISO834标准升温条件下进行了3组国产CLT楼板的火灾试验。对胶黏层的拉伸与剪切试验进行有限元模拟,建立了2种CLT楼板炭化速度有限元模型,即未考虑层板脱落和考虑层板脱落的有限元模型。将试验得到的温度-时间曲线、炭化深度(速度)曲线与有限元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受火时间越长,炭化速度越大;采用胶黏单元来模拟CLT板中的胶黏剂是可行的;考虑层板脱落的炭化速度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得到的炭化速度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根据小半径曲线防磨护轨的结构特点,采用三维块单元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原始设计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为应力集中较大。在对应力及变形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结构的改进设计方案。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表明,改进后的设计方案应力分布趋于均匀,并有可靠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