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用户兴趣是随时间变化的,若对推荐系统中所有时间段的数据均采用同等程度的隐私保护,容易引入不必要的噪声,降低数据效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时间权重因子的差分隐私保护推荐算法.首先,设计时间权重因子,用于衡量数据重要性.然后,根据时间权重因子划分隐私预算,对不同时间段的数据施加不同强度的隐私保护.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差分隐私...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推荐系统在挖掘用户行为大数据时隐私泄漏事件的发生,将差分隐私保护与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结合,构建了一个差分隐私保护模型.采用一种引入偏置项优化的邻域的协同过滤模型,通过对该推荐模型计算过程中的平均值计算、偏置项计算、邻居选择、相似度计算等多环节设计,给出了一种基于差分隐私保护的邻域推荐算法.将平均值预测(IA)、基本的基于邻域推荐算法(BasicKNN)、带偏置项的基于邻域推荐算法(BiasedKNN)、隐私保护预处理邻域推荐算法(PPKNN)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差分隐私保护协同过滤算法能够在保证差分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取得较好推荐准确度,且在略牺牲隐私保护效果的情况下,可获得更好的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3.
推荐系统为了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推荐服务,须要收集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在收集这些信息的同时增加了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首先,介绍了推荐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协同关系的实体表示学习和基于图模型的实体表示学习;然后,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归纳和总结,将推荐系统中的隐私保护问题按照用户敏感信息类型进行分类整理,主要分为对用户私有敏感属性的保护、对用户与物品历史交互信息的保护和对用户提交给推荐系统的信息的保护三类;在此基础上,对匿名化、差分隐私、联邦学习和对抗学习四种关键隐私保护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重点梳理了这些技术的实现方法、适用场景和优缺点;最后,分析了考虑隐私保护的推荐算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给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签到激励机制很少考虑用户的隐私需求,为了保护签到数据中的隐私信息,提出具有个性化隐私保护功能的激励机制,该机制利用差分隐私方法对签到数据中的时间和位置信息进行扰动;同时,为了提高签到数据的质量,设计了基于数据质量的奖励策略,根据签到用户的签到数据质量计算奖励额.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签到激励机制可以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较好地保证了签到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个性化推荐服务系统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提出了一个高效可验证的隐私保护推荐系统,能在保护用户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实现用户对云端计算出的推荐模型的正确性验证;利用脊回归实现对用户数据的拟合;利用Yao的混淆电路技术实现推荐模型的计算以及对模型的正确性验证.用户端和云端使用一种新的数据聚合算法AGG(Aggregation)来替换大多数己有工作中使用的公钥同态加密算法,减少了用户端和云端的计算开销,使得系统效率更高.给出了方案的安全性分析以及效率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推荐系统领域,群组推荐可以有效解决传统个性化推荐存在的仅对单用户推荐、数据稀疏、计算量大等问题,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在传统的推荐算法中,仅使用用户的评分数据,没有考虑用户的信任关系。本文提出的算法通过引用用户偏好模型,获取用户-餐厅偏好评分矩阵,代替原始的用户-餐厅评分矩阵,降低了数据的稀疏性;在计算用户信任度时,从公平性、准确性、影响力考虑了不同因素对用户信任度的影响;通过K-means算法对同城的用户进行聚类,使用改进的比重偏好融合策略预测群组偏好进行推荐。通过实验可知,该方法有更好的推荐结果。  相似文献   

7.
社会网络数据发布的隐私保护是为了确保数据集中隐私信息的安全.针对社会网络数据发布所面临的隐私保护问题,引入严格的差分隐私保护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马尔科夫算法(Markov cluster algorithm,MCL)并且满足ε-差分隐私的社会网络差分隐私数据发布方法.设计实现了满足ε-差分隐私(MCL differential privacy algorithm,MDPA)算法,以Si为抽样频率,对网络边权重添加满足ε的隐私保护预算,服从拉普拉斯分布的噪声.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MDPA算法满足用户在社会网络中的差分隐私要求,并提高了数据效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基于评论分析的推荐算法没有充分考虑个性化的问题, 通过对评论进行主题分析, 挖掘用户的喜好, 分别建立基于用户和物品的个性化评分预测模型。在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 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地提高了推荐系统的评分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9.
现有大多数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的隐私保护算法都将对用户位置隐私的保护等同于对整个LBS查询服务隐私的保护. 但是,在用户位置信息已知的前提下,这些算法有可能面临推断攻击. 在考虑用户个性化隐私需求的情况下,基于四分树结构提出了能够避免此类推断攻击的隐私保护算法;为了有效的减小隐惹区域的大小基于半象限的定义对该算法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抵御推理攻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网络用户隐私保护算法在实现时,未将数据中的噪声点进行剔除,导致算法加密耗时长、安全指数低、完整性差,严重影响网络用户的应用体验感,为此,提出基于概率统计的网络用户隐私保护算法.首先通过小波变换阈值法对数据进行降噪处理,消除数据在采集时产生的不确定因素,使算法在加密过程中耗时更短;为提高算法安全指数,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上建立隐私保护层次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通过Logistic混沌映射系统,对获得的隐私保护目标值进行加密,实现对网络用户的隐私保护.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加密耗时短,安全指数高,完整性更好,可以被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大数据缺乏群组隐私保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分关联图的大数据群组隐私保护方法,在不同群组隐私层级的二分关联图中保护数据隐私。所提算法通过关联图分层(association graph layering, AGL)和层级群组差分隐私(hierarchical group differential privacy, HGDP),实现发布大数据的群组隐私保护。关联图分层将给定关联图的节点和边分组,通过划分二分关联图的节点最小化每个层级的敏感度,可以向不同权限的用户公开不同层级的子图;在层级群组差分隐私过程中,对不同层级选择灵敏度并计算方差,重复聚合噪声减少方差,通过高斯机制进行子图噪声注入,实现分层关联图的扰动,以保证每个层级的群组隐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用来保护群组数据的综合敏感信息,并且比其他方法具有更好的隐私保护效果和更高的数据可用性。  相似文献   

12.
在推荐系统中,往往会存在数据的非实时性、稀疏性和冷启动性等问题,文中通过引入遗忘曲线来跟踪用户对资源偏好程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利用提出一种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对用户集进行聚类,根据改进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对用户进行推荐,建立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的个性化推荐模型. 通过实验验证,文中提出的个性化推荐模型能够获取准确的用户偏好信息,并缓解冷启动问题,降低算法计算的时间空间复杂度,提高个性化推荐算法的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前面向分类的差分隐私保护算法中,大部分都是基于决策树或者随机森林等树模型。若数据集中同时存在连续数据和离散数据时,算法往往会选择调用2次指数机制,并且进行隐私预算分配时往往选择平均分配。这都使得隐私预算过小、噪声过大、时间成本增加以及分类准确性降低。如何在保证数据隐私的同时尽可能地保证数据可用性,并提高算法性能,成为目前差分隐私保护技术研究的重点。提出了面向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的差分隐私保护数据挖掘算法,使用Laplace机制来处理离散型特征,使用指数机制处理连续型特征,选择最佳分裂特征和分裂点,并采用最优特征选择策略和等差预算分配加噪策略。对金融数据集的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2种基于树模型的差分隐私保护算法都能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性,并且能够充分利用隐私保护预算,节省了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14.
The service recommendation mechanism as a key enabling technology that provides users with more proactive and personalized servi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s in mobile social network (MSN). Meanwhile, MSN is susceptible to various types of anonymous information or hacker actions. Trust can reduce the risk of interaction with unknown entities and prevent malicious attacks. In our paper, we present a trust-based service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in MSN that considers users’ similarity and friends’ familiarity when computing trustworthy neighbors of target users. Firstly, we use the context information and the number of co-rated items to define users’ similarity. Then, motivated by the theory of six degrees of space, the friend familiarity is derived by graph-based method. Thus the proposed methods are further enhanced by considering users’ context in the recommendation phase. Finally, a set of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e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iend familiarity and user similarit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commend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friend familiarity contributes more than the user similarity.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用户推荐项目模式进行建模, 预测新用户的推荐项目归属类别, 从而推测出目标用户对具体推荐项目的评分.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提高推荐服务的效率, 实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大量的充电行为数据,建立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兴趣模型,将用户感兴趣但未发现的最佳充电选择推荐给用户,实现充电行为有序引导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针对电动汽车充电提出一种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模型,得出最佳推荐模型参数指标,充电10次以下的新用户采用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充电10次以上的老用户采用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的最佳邻居数和推荐列表长度均为3;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的最佳推荐列表长度为4。指出负荷聚合商可以结合参与需求响应计划的情况,对推荐列表进行再优化,将与需求响应冲突的推荐信息过滤掉,从而实现有序充电控制。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协同过滤算法难以解决数据稀疏性、冷启动及用户兴趣各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加权二部图的个性化推荐方法,解决个性化设计方案推荐问题。采用加权二部图,基于用户特征和方案特征的评分,对用户和方案分类,减轻数据稀疏性,形成用户-方案规则库;采用加权网络的协同过滤算法,计算新用户特征与用户-方案规则库中用户特征的改进相似度,通过Top-N方法筛选高相似的方案集进行推荐,解决冷启动和用户兴趣各异的问题。最后与传统协同过滤算法、加权二部图个性化推荐进行比较,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速率码分多址系统多址干扰导致系统性能降低和使用低率检测算法使系统可用物理用户数下降的问题 ,提出了接收端使用天线阵列的同步上行双速率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低速率盲空时多用户检测方法 .该方法在将不同速率物理用户等效到低速率虚拟用户后 ,构筑了虚拟用户的空时特征向量 ,通过子空间投影特性得到各个虚拟用户空时特征向量的盲估计值 ,进而利用该估计值实现了无需进行模糊复系数估计的软判决多速率盲多用户检测 .由于引入空间信息 ,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多址干扰 ,提高系统容量 .数值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与已知信道的最小均方误差方法性能相近 ,并且在误码率为 10 - 3时 ,使用 2根接收天线可以使系统信噪比改善约 8dB .虽然该方法只考虑了双速率系统 ,但其原理可以推广到任意的多速率系统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对海量网络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已成为热点和难点问题。推荐系统能够帮助用户在没有明确需求或者信息量巨大时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为用户提供精准、快速的业务(如商品、项目、服务等)信息,成为近年来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的兴趣点和研究热点,但是,目前数据的种类多种多样并且应用场景广泛,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推荐系统也会遇到冷启动、稀疏矩阵等挑战。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分支,近年来发展迅猛。研究人员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与成就。目前,深度学习在推荐领域也得到了许多研究人员的青睐,成为推荐领域的一个新方向。推荐方法中融合深度学习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推荐系统中冷启动、稀疏矩阵等问题,提高推荐系统的性能和推荐精度。文中主要对传统的推荐方法和当前深度学习技术中神经网络在推荐方法上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其中传统推荐方法主要分为以下3类:1)基于内容推荐方法主要依据用户与项目之间的特征信息,用户之间的联系不会影响推荐结果,所以不存在冷启动和稀疏矩阵的问题,但是基于内容推荐的结果新颖程度低并且面临特征提取的问题。2)协同过滤推荐方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不需要有关用户或项目的信息,只基于用户和诸如点击、浏览和评级等项目的交互信息做出准确的推荐。虽然该方法简单有效但是会出现稀疏矩阵和冷启动的问题。3)混合推荐方法融合了前2种传统推荐方法的特点,能取得很好的推荐效果,但在处理文本、图像等多源异构辅助信息时仍面临一些挑战与困难。依据神经网络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方法主要分为4类: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推荐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推荐方法、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推荐方法、基于图神经网络(GNN)的推荐方法、将深度学习技术融入到推荐领域,构造的模型具有以下优势:具有较强的表征能力,可以直接从内容中提取用户和项目特征;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可以轻易地处理含有噪声的数据;可以对动态或者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可以更加精准地学习用户或项目特征;便于对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并且可以处理大规模数据。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到推荐领域,可以积极有效地应对传统推荐方法面临的挑战,提高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