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动物细胞DNA损伤检测.该文报道了单细胞凝胶电泳应用于UV-B诱导植物细胞DNA损伤的检测.通过对动物细胞的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方法的改进,获得了在植物细胞中应用的最佳条件.以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为材料,并结合T4 Endonu lease V的运用,显著提高了UV-B诱导植物细胞DNA损伤提高彗星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植物细胞DNA损伤的彗星图像经CASP软件处理并量化,结果表明:UV-A和UV-B均能诱导发生DNA单链断裂;UV-A在一定的剂量下诱导少量嘧啶二聚体的形成,而UV-B则强烈诱导嘧啶二聚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应用彗星试验研究两种农药对小鼠DNA的损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探讨采用当前国际上较先进的DNA损伤检测技术-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又名彗星试验),来检测农药对小鼠DNA的损伤,尝试建立小鼠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来评价农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新型杀虫剂吡虫啉和抑食肼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对小鼠的DNA均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作用,各浓度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认为小鼠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能敏感地检测农药对细胞DNA的损伤,并认为细胞的DNA损伤可作为农药等化学品致突变性检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从单细胞水平考察单官能团和双官能团烷化剂引起DNA损伤的差异.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并比较单官能团烷化剂甲基亚硝基脲与双官能团烷化剂尼莫司汀在不同浓度下对DNA的损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药物浓度与彗星尾部DNA含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为了检测DNA交联损伤,选择加入断裂剂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双官能团烷化剂尼莫司汀能引起显著的DNA交联.本文从细胞毒性作用和DNA损伤水平考察了烷化剂的毒性,为阐明烷化剂的致癌和抗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gargarizans)蝌蚪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核实验和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又称彗星实验,SCGE)检测不同质量浓度(0.1,0.2,0.3,0.4 mg/L)的丁草胺溶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红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丁草胺质量浓度越高,蝌蚪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越显著.经丁草胺溶液处理24 h,蝌蚪红细胞的细胞损伤率及DNA损伤程度(彗星DNA长宽比)出现极显著的提高,并与丁草胺质量浓度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研究表明丁草胺对两栖动物具有遗传毒性作用,同时也说明微核实验和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是检测环境污染对两栖动物遗传毒性的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硫对小鼠脑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又称彗星试验)研究了SO2吸入对小鼠脑细胞DNA的损伤.研究结果表明,SO2可引起小鼠脑细胞彗星尾长显大于对照组,且随SO2吸入浓度的增加,脑细胞彗星尾长度也增加,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还表明,SO2对雄性小鼠脑细胞DNA损伤比雌性小鼠严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卢韦华琳 《科技信息》2013,(5):463-463,488
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推测对案件发展有重要意义,但至今仍难以准确推测。彗星试验(comet assay)技术是近年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检测真核细胞DNA损伤的方法。本文着重对彗星试验技术在PMI推断中的原理和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法医学实践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人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检测南京市水源水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对N市多个自来水厂水源水中的有机浓集物进行了毒性检测.结果表明,各水样浓集物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DNA损伤,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以每管100mL剂量组进行多重比较发现,不同水厂源水间的遗传毒性存在较大差异,镇级水厂>市级水厂.试验结果与环保部门对各水厂水源水水质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彗星试验作为一种简便、快速和灵敏的遗传毒性检测方法可以引入环境监测,能有效检测饮用水源有机浓集物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8.
紫外辐射诱导牡蛎细胞DNA损伤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牡蛎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产动物DNA损伤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方法.分别以20W紫外灯距离30 cm照射牡蛎血液细胞30、60和120 s,然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细胞DNA的损伤.结果表明:未照射的细胞未受损伤,在电场中核DNA几乎不泳动,染色后呈圆形的荧光团,无拖尾现象.紫外照射后细胞核DNA均不同程度受损,且拖尾率、尾长、尾矩、Olive尾矩等指标值均随着照射时间加长而增加,DNA损伤程度与紫外照射时间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研究结果为我国海洋环境中辐射防护研究和辐射毒理学检测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研究藏药绿萝花的抗(致)突变作用,科学合理地利用藏药资源.根据遗传毒性研究试验组合原则和判定标准,以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为阳性药物对照,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彗星试验),研究不同剂量绿萝花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 DNA的影响.结果显示,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具有很强的致CHL细胞SCGE上升、HDNA下降、TDNA上升、TL和TM增加(超过40μm)的作用;生药浓度为0. 224 g/mL、0. 448 g/mL、0. 896 g/mL的绿萝花在分别染毒1次、2次和3次后对CHL细胞DNA无影响,对环磷酰胺和丝裂霉素C引起的DNA损伤无保护作用.研究表明藏药绿萝花无致基因突变作用,研究结果为绿萝花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佛手叶挥发油对He La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影响.用单细胞凝胶电泳、DNA梯度电泳检测DNA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DNA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ARP的表达.结果显示:200μg/m L佛手叶挥发油处理He La细胞,彗星头缩小,荧光强度减弱且染色不均匀,出现彗尾,G2/M期细胞数量增加,PARP蛋白几乎全部被切割;400μg/m L佛手叶挥发油处理He La细胞,DNA梯度条带明显,表明大多数细胞处于晚期凋亡阶段;800μg/m L佛手叶挥发油处理He La细胞,无大分子条带,DNA完全断裂.表明200μg/m L和400μg/m L佛手叶挥发油可诱导He La细胞凋亡,800μg/m L佛手叶挥发油诱导He La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