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梁上泉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少有的持续写作的诗人,写作时间之长,作品之多,显示了一个诗人对诗歌写作的不懈追求,为诗歇创作集聚了有益的诗学经验;梁上泉诗歌始终与人民的心灵相通,这是他诗歌最可贵的品质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写作最好的内驱力,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要写好作文,就得使学生感兴趣,而写作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多多留心、善于思考、积极探求.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歌写作出现了个人化的创作倾向.诗人从主题创作到把词语当作诗歌写作的尺度,很大程度上动摇了诗歌写作的根基,显示出根本性的变化,诗歌写作出现了困境,读者理解诗歌有了难度.由此,追溯了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的诗学理论,指出了二者的不同,并认为没有诗人的审美体验,诗歌写作是难以想象的.  相似文献   

4.
电脑的普遍应用,给写作带来了一场革命,使写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写作主体来说,可以减轻写作劳动,方便快捷获得写作材料;从文学创作来说,出现了创作的大众化,作者与读者实现了零距离,还出现了创作的电脑化;从新闻写作来说,提供了更多的新闻信息,作者与读者双向互动,新闻文体结构发生了变化;从应用写作来说,利用模板,使应用写作变得方便、快捷、规范。电脑写作也容易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写作中人文因素的减少,平庸之作增多,虚假新闻和写作中投机取巧行为出现。  相似文献   

5.
王晓鑫 《科技信息》2013,(8):366-367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英语写作教学比较注重的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单项技能的训练,然而却忽视一些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自由写作给学习者提供灵活的创作空间,进而从另一个侧面激发他们学习英语各方面技能的热情,是提高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控制写作和自由写作进行了对比,探讨了进行自由写作的优势和作用,从而论证了自由写作对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广告文案写作教学实践中,如何将其功能性与文学性有效结合,创作出体现独特的情感主题,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广告作品,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探索在广告文案写作教学中渗透其他相关学科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将会是提高学生广告创作思维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培养写作兴趣,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写作观,改变强逼式的写作模式,循序渐进地通过引导使学生接受写作,将写作变为一种主体表达的需要。写作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有取舍、深入浅出地讲授部分写作理论,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有所遵循地快乐创作。  相似文献   

8.
应用写作与学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表现在成品形态与作用方式、传播媒体与阅读对象、构思规律、写作方法与训练方式、写作过程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悲剧意识其实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社会诸因素的束缚下被扭曲变形而产生的一种深层次心理上的愤恨、遗憾及无力孤独感.作家把自己对悲剧意识的认知和理解有意识地运用到作品的写作过程中,创作出了伟大的悲剧作品.  相似文献   

10.
思维是写作主体心理机制的内核,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内在联系的反映,本在论述思维在章写作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与学创作的思维比较,辩证地论述了应用写作在思维形式、材料,主体和结果等方面所具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日文学的影响是双向的,近代以前主要是中国影响日本,近代以来主要是日本影响中国。日本的神话传说就有中国的成分,汉文学成为日本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游仙窟》是对日本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的唐代传奇,自居易是深受日本文坛欢迎的唐代诗人,日本江户小说的繁荣是中国明清小说影响的结果。历史上著名的遣唐使既学习中国文学和文化,也带来了日本的文学和文化。明代有了日本和歌的翻译,明清时期中国出现日本题材的文学创作。明治维新以后,中国文学在文学观念和理论、文学思潮和运动、文学形式和表现技巧受到日本文学全方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8 951 945年 ,日本占领台湾期间 ,台湾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可歌可泣的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在斗争中 ,台湾同胞始终坚持中华民族主义 ,始终认同祖国 ,这种强烈的祖国意识正是当今两岸人民反台独、反分裂、共促中华民族走向祖国统一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结合大量的学术史资料,从日本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日本的中国神话研究和资料、以及日本文化和江南这三个问题层次,概述了近20年来日本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4.
彻底清肃日本殖民教育的影响,这是1945年台湾重归中国版图后国民政府急待解决的大事。考诸光复初期(1945—1949)国民政府在台湾的各项教育举措,师范教育尤为当时改造之重点。国民政府以“去日本化”作指导,通过特殊时期大规模的教师征招、培训,在台湾建立起了以中国教育制度为基础的新的师范教育体系,为本国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宏扬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苏曼殊诗歌深得近代日本文化之精髓,与西方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给中国近代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诗中忧郁的情调是日人哀物性格、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思想与近代中国主情诗歌的融合;静美的品格表达了大和民族的审美情趣,并打下了西方文艺思潮涤荡下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的烙印;平淡的话语传递了清新的情思,将日本文学言文合一的倾向引入了中国诗歌领域。其忧郁、静美、清新的诗歌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序曲。  相似文献   

16.
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现象,也是对人类影响最为深重、最为久远的客观存在。20世纪爆发在中华大地上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极大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也重塑着中华民族的灵魂思想。作为一名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有影响的剧作家,向培良的抗战剧和“戡乱”剧,从特定的政治立场出发,体现了作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战争所要表达的伦理道德倾向。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曾打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对中国进行了公然的侵略。占领中国东北以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文坛进行了残酷的封锁与镇压。日本作家肆无忌惮地为本国的侵略行为歌功颂德,对中国人民极尽歪曲、丑化之能事。透过日本作家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殖民化统治,同时也彻底戳穿了日本侵略者所谓的“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的谎言。  相似文献   

18.
1895年中国战败,中日双方签署《马关条约》,根据规定,在台湾居住的中国人被整体加入日本国籍,称日籍台民,亦称台湾籍民。由于闽台之间自古以来贸易频繁,大量台湾籍民进入厦门,对厦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造成巨大影响。而探讨这个特殊人群的流动与变迁,有助于我们从另外一个侧面了解民国时期厦门的城市发展状况,以及加深我们对民国历史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岛崎藤村作为日本自然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作品一直被视为日本近代文学的源泉,通过仔细剖析岛崎藤村小说的创作特点,进一步分析岛崎藤村的创作思想,从深层次去把握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实质和内涵,为研究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探索一条崭新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20.
李玉华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4):101-102,109
汉语动宾结构的原型在日语中呈现"相对自动词句"、"降格被动句"、"相对自动词使役句"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从两者间的对译差异可以清晰看出汉日语言对事件的识解方式是根本相异的,即汉语是以客观识解为主的语言,而日语则是以主观识解为主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