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齐文越 《科技资讯》2011,(7):114-114
本文通过研究区的岩芯、测井曲线、平面形态及分布等特征,结合区域资料,研究区石炭二叠纪地层从下到上经历了潮坪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洪水-漫湖沉积体系,证明了研究所处的陆表海盆地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盆地充填演化.  相似文献   

2.
着力构建县域一流科技创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良性互动,制度、政策和环境相互协调,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融资源、环境、人才、载体等创新要素于一体的系统。近年来,我市把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推进自主创新、加速抢占未来区域经济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以政策引导、主体培育、平台打造、载体带动等各种途径,着力构建国内县域一流的区域创新体系。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充分发挥了科技对区…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辽宁沿海地区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将其整合为辽西滨海旅游资源区、辽河三角洲滨海旅游资源区、辽南滨海旅游资源区和辽东滨海旅游资源区4个旅游资源区,并从精心谋划,突出特色,营造风情各异的滨海岸线;加大投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体系;建立区域整合协调机制;编制战略规划,分阶段分层次整合等4个方面提出整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飞来峡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践,采用区域性质与功能,区域核心体系,结构变化,区域吸引力,区域系统等观点和方法,论述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区域规律,为土地利用理论与方法作一点促进。  相似文献   

5.
菏泽鲁西新区具有交通设施完善配套、产城发展融合度高和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菏泽鲁西新区应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综合交通体系、商贸物流体系、生态环保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和新模式,奋力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引领区和示范区。  相似文献   

6.
甲烷、煤尘复合体系燃烧特性及火焰结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速摄像机、超细热电偶、离子电流探针、光电二极管等对管道内甲烷、煤尘复合体系中传播火焰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火焰传播特征和火焰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烷、煤尘复合体系中初期的火焰主要由甲烷空气的气相火焰构成,随着传播过程的进行,煤粒逐步开始参与燃烧,形成甲烷、煤尘的复合火焰.复合火焰中,煤粒热解和燃烧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火焰区域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拉长,火焰在较大的区域存在.甲烷、煤尘复合火焰的预热区厚度大约为2.57cm,预热区的后面是化学反应区,在这个区域中,化学反应强度迅速上升,温度也随着迅速升高,同时发出较强的光.对甲烷、煤尘复合体系火焰传播过程进行研究,可以为防止煤矿井下瓦斯、煤尘爆炸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301.15K时KCl-NH4Cl-H2O三元水盐体系,测定了两相中各种离子的组成,通过实验数据绘制了此三元水盐体系相图,结果表明该体系主要存在六个区域:纯NH4Cl结晶区、纯KCl结晶区、以NH4Cl为主体的固溶体结晶区、以KCl为主体的固溶体结晶区、以NH4Cl为主体的固溶体和KCl为主体的固溶体的共同结晶区、不饱和溶液区.  相似文献   

8.
绘制了油酸/EL-60/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用电导法对体系相行为的转变作了详细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的短链醇及其不同含量对微乳体系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酸/EL-60/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包括微乳区、乳液区和液晶与微乳的混合区等区域,且微乳区较小;用电导率法推断体系结构的变化与从绘制相图得出的结果基本符合;当选用异丙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且当EL-60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6:4时,能得到较大的微乳区.  相似文献   

9.
泛珠江三角洲科技合作机制构建的难点与策略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泛区域合作体系中,科技合作是一项复杂程序最高、难度最大的合作。在世界各大区域合作体系中,尽管它们产业、资本、货币、市场等方面的合作都进行得相当顺利,但在科技合作方面却无多少可资借鉴的、特别成功的先例和经验。因此,推进泛珠三角洲的区域科技合作不仅对于区域区各省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甘肃”是“中国创新型国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建立健全高效的“甘肃特色区域创新体系”,是实现“创新型甘肃”建设目标的重要标志和根本途径.要建立健全高效的甘肃区域创新体系,需要加快推进“15564”工程,即坚持一条主线,建设五个体系、五大平台、六大产业创新链和四个高新产业集聚区.推进“15564”工程建设,要科学选择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模式,正确选择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燃气旧管道Q235管线钢焊接接头各个微观区域在土壤模拟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测量了各个微区的极化曲线,测定了相关的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各区域的Ecorr由低至高和icorr由大至小的顺序依次为:熔合线,不完全正火区,过热区,正火区,回火区,母材,焊缝区.同一个焊接接头的七个不同热经历区域暴露于同一电解质时,也将构成一个多电极体系.其中,熔合线和不完全正火区将成为复杂多电极体系形成的原电池中的阳极,最可能遭受到优先的腐蚀溶解;焊缝区和母材区则是原电池中的阴极,腐蚀敏感性低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阴极保护.  相似文献   

12.
为响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给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必须要夯实。目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等各类创新示范区。基本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领头羊和排头兵。成为所在地方和区域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示范效应日趋明显,本文就《纲要》实施以来.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展及领域专家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实施提出的建议.进行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旅游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探讨区域城市旅游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与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处于中度耦合阶段,上海、杭州、南京等区域中心城市及其邻近地区的耦合度和协调度都相对较高,苏北和苏中地区城市相对较低.综合耦合度和协调度,将区域划分为旅游经济与城镇化和谐区、磨合区、拮抗区和低耦合区4种类型.培育政策保障与政策调控机制、结构转型与旅游产业运行机制、旅游服务提升与市场推广机制、社会保障与社会公平机制等多元驱动机制是提高旅游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甘肃北山地区沙婆泉期沉积体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霞  李睿 《甘肃科技》2013,29(13):39-41,33
对北山地区沙婆泉组的岩性特征和沉积体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沙婆泉组可以分为冲积扇沉积体系、辫状河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等。结合区域的构造演化背景史,确定该期的沉积演化和聚煤特征,结果表明,在构造活动和古气候影响下,北山地区沙婆泉期沉积南部较为强烈,其中发育于湖面下降和上升的转折时期的煤层为本研究区的主要煤层。  相似文献   

15.
确定地区中心的影响范围是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经济区划的一项基础工作.依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运用断裂点模型,分析确定了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影响范围,划分了东湖开发区辐射的核心区、紧密区、半紧密区以及边缘区4个圈层,充分体现出江夏区是主要受辐射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和经济区位.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开发区的辐射效应,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基于均质流假设,研究了SF6气体与Li液间的燃烧反应,在101.325Pa(1atm)下当反应体系处于相和化学平衡时,混合物分数可处理为唯一的状态变量,其他各状态变量表示为混合物分数的函数。分析了体系的密度、温度及各组分浓度对混合物分数的函数变关系。按混合物分数的变化可得特征不一的5个状态区域;边界区、相变区、火焰区、冷凝区及核心区,讨论了各区域的特征。计算显示:当SF6气体与Li液混合比接近化学  相似文献   

17.
鉴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与非均衡,不同地区的区域发展创新体系构建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在中国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存在着区域创新产出低、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弱化、创新体系要素互动性不够等区域创新发展及体系上的诸多瓶颈与制约因素。基于对比分析视角,从创新主体、创新制度、创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吸收等方面提出欠发达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地区技术预见将是地区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强调新形势对地区科技管理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预见、科技规划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之间的联系,界定了中观层次技术预见与国家技术预见、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重点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技术预见如何服务于区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自然区划为依据,采取区域、带、区三级划分,将中国森林的地理分布区划为季风湿润区域、内陆干旱区域2个区域,寒温带、中温带、东部暖温带、西部中高山温带等10个带,大兴安岭区、东部山地区等26个区。  相似文献   

20.
选取苏州市高新区作为研究区,基于流域和水文特征对城市排涝体系进行分析评价。借助ArcGIS10.1对研究区进行水文分析,得到该区域的自然流域边界和水文特征专题图,将其与研究区排涝管道分布图以及生态绿地专题图进行叠置分析,对其排涝方式、排涝管道拟合度和河道生态缓冲带宽度等评价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算,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研究区排涝体系与自然地形自然衔接,通过设置排水闸站总体上可防止雨涝和山洪灾害;研究区西部的镇湖、通安、东渚和浒关等镇生态绿地覆盖率、生态缓冲带平均宽度和排涝河道拟合度均较高,可在汛期有效蓄水并引导雨水;北部地势较高的浒墅关地区绿地则可分担山洪压力;枫桥和狮山两镇是苏州高新区中心,绿地覆盖率、生态缓冲带宽度和排涝河道拟合度都较低,是汛期较易形成城市内涝的高风险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