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关系契约框架下研究研发联盟的收益分配问题.结果表明,研发联盟一次性合作的收益分配方案应遵循绝对优势原则,即合作各方应能够得到与自身贡献相匹配的合理收益;而重复合作收益分配应遵循相对优势原则,即根据相对成本和相对效率确定收益分配率,应给予相对劣势成员比短期合作中更高的收益分配比例,虽然该比例仍低于相对优势成员.这些研究结论可用来修正研发联盟收益分配正式契约条款,有助于克服成员的背约冲动,维护研发联盟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2.
依据贡献分配理论,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土地增值及其来源进行分析,并测算了农民和政府的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为改革和完善土地发展空间置换中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保障项目区农民的权益提供参考依据.经计算得出鄂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拆旧区农民、建新区农民和政府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比例分别为40%~50%、10%~20%、20%~30%.该结果表明,基于各个参与主体的贡献额所确定的土地增值收益均衡分配测算模型可以从定量的角度为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盟员投入不确定会导致联盟收益模糊性问题,提出模糊Shapely收益分配策略.构建不同竞合情形下的合作博弈双层规划模型,以模型输出结果构造三角模糊数支付函数,并进行模糊Shapely收益分配.考虑盟员面临的风险程度不同,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测算成员的风险因子,并基于该因子对模糊Shapely收益进行修正.算例结果表明,新策略满足联盟形成机制,同时保证收益分配更加科学合理.提出的分配策略解决了联盟收益不确定性时收益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科学管理研究》2016,(5):21-24
以收益分配问题突出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为基础,提出基于科技奖励、基于利润提成和基于股权激励3种职务成果转化方式,设计了不同转化方式下,科研人员的收益分配方案,以期达到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效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激励兼容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模式的可行性;并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拜杜法案以来,美国高校所建立的激励兼容的收益共享分配机制;基于以上,研究提出我国高校建立激励兼容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转化价格低,科研人员转化收益分配比例过低,由此造成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强,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规定,基于以上政策背景,论文介绍了在基本评估方法基础上更适用于技术资产价值评估的定价方法,提出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原则,并建议通过不同科技成果转化方式,选择适合的技术资产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日本素来十分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工 作,为尽量缩短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进工 厂的时间,日本政府一方面设立一些特殊 机构,在科研成果和企业间牵线搭桥;另一 方面,还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法律,鼓励企业 开发应用新科技成果。 日本早在1961年就设立了专门负责科 研成果转化工作的特殊法人--新技术事 业团,并制定了"委托开发"和"开发斡旋" 等制度。  相似文献   

8.
贠超  周其军 《安徽科技》2021,(11):29-32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本文以安阳市为例,从科技成果权益界定、科研管理体系、成果转化收益比例、科技评价、科技中介等角度分析了当前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从科技成果转化权益分配机制、构建宽松科研管理体制、提高成果转化在科研评价中的权重、鼓励科研人员兼职交流、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权衡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并确定每种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是投资组合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投资行为的长期性,使得多阶段投资组合问题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具有三角模糊收益的投资组合问题。使用模糊熵来衡量投资风险,使用模糊夏普比来衡量投资效率,并建立了基于模糊熵和模糊夏普比率的多阶段投资组合模型,进而采用理想点法将多目标模型转化为单一目标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具有两个在线零售商时的委托代理模型,制造商首先确定收益分配系数,在线零售商根据收益分配系数确定自身努力水平。获得了在线零售商合作和非合作情况下的收益分配系数(提成比例)及在线零售商的努力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与合作情况相比,在线零售商非合作时要付出较高的努力水平,而制造商和在线零售商此时都能获得较高利润;收益分配系数随在线零售商努力成本和风险规避程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12.
13.
YATES F 《Nature》1948,161(4094):609
  相似文献   

14.
WADDINGTON CH 《Nature》1948,161(4089):404
  相似文献   

15.
Russo E 《Nature》2002,416(6882):4-5
  相似文献   

16.
GOODEVE C 《Nature》1948,161(4089):377-384
  相似文献   

17.
Gewin V 《Nature》2002,420(6914):4-6
  相似文献   

18.
19.
Noltingk BE 《Nature》1970,228(5269):393
  相似文献   

20.
《科学管理研究》2017,(1):87-90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取得科技突破的难度不断加大,个人单打独斗已经很难实现重大的科技突破,科研团队的建设在科技突破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领衔科技专家作为科研团队的核心,其决策权对科技的突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基于国内外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科研团队的研究,分析了领衔科技专家决策权对科技突破的决定作用,并对如何发挥领衔科技专家决策权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