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内红霉素发酵的动力学行为,根据所归纳出的动力学方程,调整发酵过程中的补料策略,得出了比较优化的工艺和工程参数,如发酵液的C/N(碳源/氮源)比、氧摄取速度(OUR)等。根据此动力学模型,调整的优化发酵工艺使得菌体代谢周期缩短了13%,而红霉素发酵水平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2.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发酵动力学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生产的发酵过程,对絮凝剂产生菌F2-F6发酵生产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得到了描述F2-F6菌体生长,絮凝剂合成及底物消耗动力学方程和动力学参数.实验和方程数据的比较结果证明动力学方程计算值与实验值拟合良好,为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放大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多参数检测的生物反应器及其相关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对头孢菌素C发酵过程中表征细胞代谢的宏观代谢特征参数进行了检测与相关性分析,表明发酵前期菌体形态分化有利于增加溶氧,膨大、断裂菌丝的形成能够启动头孢菌素C合成;发酵中期添加豆油为菌体提供碳源、同时兼作消泡剂,发酵后期添加豆油仅起消泡剂作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过程理论上提出了头孢菌素C发酵中溶氧控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细胞发酵—膜蒸馏耦合生产乙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固定化酿酒酵母细胞发酵与膜蒸馏耦合生产乙醇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实验测定了平板蒸膜馏器的分离性能以及游离酵母细胞发酵动力学和固定化酵线细胞发酵动力学,然后将游离细胞发酵罐及固定化细胞反应器分别与平板膜蒸馏装置相耦合成膜生物反应器,对固定化细胞发酵-膜蒸馏分离乙醇耦合过程进行了研究。在游离酵母细胞发酵中,间歇培养13h发酵液中乙醇质量浓度,酵母细胞密度(单位体积发酵液内细胞个数)和葡萄糖转化率,乙醇  相似文献   

5.
巴氏毕赤酵母SMD1168表达人溶菌酶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用毕赤酵母SMD1168菌株(MutS,HIS4+)表达人溶菌酶(HLZ)的发酵条件。此菌株具有对胞外分泌的外源蛋白不降解、对反应器氧传递效率的限制不敏感的特性,有利于在常规反应器条件下的过程放大。在培养基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在流加甲醇溶液中添加山梨醇或甘露醇可维持细胞正常的生长和代谢,并表达高活性的HLZ。采用恒溶解氧的方式流加甘油溶液以提高细胞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使细胞处于碳源半饥饿状态后,使用恒速流加甲醇溶液诱导HLZ表达。HLZ的体积生成速率达到9.6mg/(L·h)左右,上清液中HLZ的含量约为1.6g/L,发酵周期为110h。  相似文献   

6.
科技书屋     
《苏南科技开发》2004,(2):56-56
《细胞培养与蛋白质工程》 《细胞培养与蛋白质工程》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范代娣著,全书共分八章。本书系统阐述生物工程领域细胞的生理、生化、代谢特性,探讨了细胞的生长动力学,微生物发酵、调控、检测技术和手段、发酵过程、工艺与工程参数的取得,对发酵放大这个难题,作者做重点阐述,对细胞重组  相似文献   

7.
采用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生产的全自动多参数FUS-50L(A)生物反应器,在不同的控制方式下,研究了溶解氧水平对菌体代谢活力及鸟苷发酵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用调节转速的方式控制发酵液中溶氧水平的效果比用空气流量好;发酵液中氧中溶氧水平控制在10%-20%时鸟苷积累量高,发酵液中溶氧水平低(5%)和高(30%)均不利于发酵液中的鸟苷积累。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生物反应器中活体细胞大规模培养过程中多尺度问题,重点讨论了有关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其中包括参数与传感器系统配置与要求,计算机软硬件配置与设计,以及过程数据远程通讯技术等。并根据以上原理设计制造了专门用于生物反应器中多尺度问题研究的实验室FUS—50L(A)新概念发酵罐,并研制了中试与生产规模数据采集系统。本装置用于不同发酵产品的过程优化时,发现了一些过去以单尺度观点研究时容易忽略的问题,改进后的系统使发酵水平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筛选所得解脂复膜孢子酵母(Sacharomycopsislipolytica)1460菌,在反应器中对正十六烷发酵生产柠檬酸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在Kono和Moresi提出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发酵过程的特点,得出本实验条件下柠檬酸发酵过程的细胞生长及产酸动力学模型,并通过经验回归与表观气速(WS)关联,确定了模型参数。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利用上位机参与实时控制,综合分析在线参数、离线参数和间接参数,辅助发酵过程工艺研究和优化控制,并给出了上位机软件包的部分源程序及框图。该软件包对发酵工艺人员进一步了解菌种的遗传特性、细胞代谢调节和反应器工程特性方面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发酵液的流变学通过对发酵过程和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参数产生作用,对过程模型和发酵过程控制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通过流变流体动力学对生化反应动力学和细胞生长动力学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对整个发酵过程的控制与优化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发酵液的流变学是考虑发酵过程控制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产热凝胶菌株生长和合成多糖阶段的能量代谢差异,特别是能量耗散的差异,构建了土壤杆菌ATCC 31749产热凝胶的代谢途径.研究产生能量代谢差异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工具,构建了土壤杆菌电子呼吸链的传递途径.研究高密度培养、高强度生产的两步法微生物多糖发酵工艺.在预备罐中以低C/N营养条件,实现产多糖微生物的快速高密度培养.在发酵罐中稀释细胞后以高C/N营养条件高强度生产微生物多糖.研制工业规模下适用于高黏度发酵的高效生物反应器.以结冷胶为高黏度发酵模型体系,研究该反应器在冷模条件下的传质、混合和流变行为特征,设计了新型高效生物反应器,放大至50 m3并应用于结冷胶发酵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在建立了稳定的胀果甘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体系中细胞生长、基质消耗及产物合成的动态变化,利用Excel 2013和Origin Pro 8.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拟合出模型参数,建立了相应的非结构动力学模型.模型模拟值与试验值的拟合度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68 46、0.964 17、0.975 64,表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预测甘草细胞的悬浮培养过程,对指导反应器放大培养甘草细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红霉素发酵生产后期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US-50L(A)生物反应器对红霉素发酵生产过程进行调控,在后期按优化方案向发酵液中补入混合物X,可使最终发酵液的生物效价和红霉素A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由对照样品的6089u/mL、81.16%提高至条件样品的8316u/mL、89.78%.同时,通过多尺度参数分析,阐明了红霉素发酵生产后期优化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锁相放大器的基本构成,分析了锁相放大器实现微弱信号检测的原理,设计了利用锁相放大在线检测微生物发酵过程生物量参数(菌体细胞浓度)的检测电路与检测系统,并且实验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该检测技术可以用于生物发酵过程菌体细胞浓度的实时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6.
培养紫苏细胞的生物反应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培养紫苏植物细胞以生产花色素的过程中,选择或设计了鼓泡式和搅拌式四种不同的生物反应器,考察了各种反应器中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基于花色素的生产率,鼓泡式和带螺旋桨的搅拌式反应器优于两种涡轮桨反应器,本研究为该细胞培养所用反应器的选择、设计、优化和放大,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赖氨酸发酵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赖氨酸发酵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把发酵过程划分四个阶段,收集了22组赖氨酸分批流加发酵实验数据,用模式识别及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发酵工艺参数优化,优化工艺参数应用于实际生产,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碳及氮源在提高重组酵母表达分泌水平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摇瓶批式发酵方法和2L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方法研究了碳及氮源在提高重组酵母S。cerevisiae 20B-12(pNA3)表达分泌水平中的作用,得出采用分段发酵方法,在诱导期补充替代碳源(乳糖或甘油)并以营养丰富的天然氮源(酵母膏)诱导产物分泌可使重组酵母表达、分泌水平有较大提高。在补料分批培养中通过生长阶段加速补充碳源,产酶阶段补充替代碳源和分次补加酵母膏的方法使重组酵母表达、分泌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为流加培养和工业化放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固定化酵母流化床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实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制取酒精用的固定化酵母流化床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计算.设计计算的主要依据是2年多的实验参数及酒精发酵理论.流化床生物反应器的设计计算公式、主体部件图和工艺流程,年产30t和107t酒精的反应器经试运转证实反应器的设计计算正确,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20.
田志军 《科技信息》2012,(27):67+70-67,70
任何生物产品的研究开发大都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实验室阶段、中试阶段和工业化规模阶段。尽管各个阶段在生物反应器中所进行的生物反应是相同的,但反应溶液的混合、传质与传热等往往不尽相同。如何估计在不同规模的生物反应器中生物反应的状态,尤其是在反应器放大过程中,维持细胞生长与生物反应速率相似,这便是生物反应器的放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