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对新型磁力金属带传动的主要性能参数 ,如有效牵引力、传动比及弹性滑动率等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 ,揭示了这些参数是随磁感应强度、围包角及初张力而变化的规律 .由于电磁力的作用 ,其有效牵引力较普通带传动可提高 4~ 6倍 ,传动比可提高 3~ 4倍 ,而弹性滑动率仅为 0 .0 2 %~ 0 .0 5 % ,因而传动准确 ,效率高 ,传动性能也可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图 6 ,参 7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新型磁力金属带传动(MMBT)有效牵引力的力学模型,对有效牵引力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MMBT的有效牵引力是电磁吸引力和初张力耦合作用的结果,影响有效牵引力的因素主要有磁感应强度,初张力及围包角等,由于电磁吸引力的作用,其传载能力可得到较大幅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磁力金属带传动横向振动的力学模型和运动微分方程,导出了横向振动的固有频率,分析了传动系统对外界激励的响应,探讨了初张力、磁感应强度和中心距等因素对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改善磁力金属带传动的动态特性。防止系统发生共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可为磁力金属带传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图4,参9.  相似文献   

4.
磁力金属带传动效率的理论计算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力金属带传动(MBDM)是基于摩擦传动理论和电磁学理论构建的一种新型摩擦传动.研究了MBDM的功率损失及传动效率,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MBDM通过电磁吸引力和初张力的耦合作用产生摩擦力,传递运动和动力,具有传动功率大和效率高等特点.MBDM稳定运行时的传动效率可稳定在95%~98%,并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5.
磁力金属带传动主要是靠电磁力的作用来增加摩擦力而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是一种新型的摩擦传动 ,具有承载能力大、弹性滑动小、传动准确、效率高等特点 .对磁力金属带传动设计过程中几个常用的设计参数 ,如包角系数、传动比系数及弯曲系数等进行了分析 ,推导出了这些参数的计算公式 ,并确定了其取值范围 ,为磁力金属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 4,参 7.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磁力金属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分析和探讨了其有效拉力、线速度及弹性滑动率等传动性能,并通过实验测定了相关性能参数。结果表明,磁力金属带传动主要是利用磁场吸引力与初拉力的耦合作用来增加摩擦力进而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其传动效率可达95%~98%,而弹性滑动率一般在0.1%以下。  相似文献   

7.
带传动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优化设计的方法,对V带传动进行设计,提出了带传动多目标设计的方法,并建立了以带轮直径小、中心距小、V带根数少为目标的优化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V带传动的带轮质量最轻和中心距最小双目标.运用Matlab优化工具,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普通V带传动进行设计,建立以带轮质量(最轻)和中心距最小为综合目标的优化数学模型,并运用权重因子将多目标转化成单目标优化问题.与传统设计结果比较,A型带带轮质量和减小61%,中心距减小了53%,B型带带轮质量和减小了34.5%,中心距减小55.8%,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磁力金属带传动是新近提出的一种新型传动方式.本文建立了磁力金属带传动的动力学模型及相应的运动微分方程,导出了磁力金属带传动纵向振动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分析了外界激励对传动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对防止传动系统发生共振,减少弹性滑动,改善传动性能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可为磁力金属带传动的动态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图2,参10.  相似文献   

10.
双圆弧刚轮插齿刀几何参数的计算设计及齿形误差分析是谐波传动制造的难点之一.采用运动学法精确建立双圆弧刚轮插齿刀齿形及齿面数学模型;研究了双圆弧刚轮插齿刀顶刃后角对插齿刀可刃磨长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侧刃后角、侧刃前角等几何参数的计算方法,研究了这些参数的影响因素及从齿顶到齿根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顶刃前角、顶刃后角对双圆弧刚轮插齿刀齿形误差的影响规律;通过算例给出了插齿刀前后角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插齿刀可刃磨长度随顶刃后角增大而减小;侧刃后角的大小与该点半径及压力角大小有关,并随顶刃后角增大而增大;侧刃前角随顶刃前角及顶刃后角增大而增大,其中顶刃前角的影响较大;顶刃前角与顶刃后角均对插齿刀齿形误差有较大影响,设计时应在保证齿形精度的情况下,选择较大的顶刃前角和较小的顶刃后角.  相似文献   

11.
金属V带无级变速器(CVT)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动力性及舒适性等优点,符合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的要求.随着电机输入转速的不断增加,CVT金属带中金属片的离心力与金属环的离心力也会随之增大,进而可能影响CVT的传动效率.而镁合金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及循环利用等优点,深受航空、医疗以及生物等多个领域追捧.针对这一问题,使用镁合金金属片、金属环替代轴承钢金属片、金属环,可以使金属带轻量化,减小金属带的离心力,从而提高CVT的传动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应用镁合金金属带,相较于之前的轴承钢金属带,CVT在运行中的摩擦功率损失得到有效降低,进而提高其传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两级星型齿轮传动静力学系统基本浮动构件浮动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星型齿轮传动静力学系统基本浮动构件浮动位移分析的弹簧-质量模型;采用静力学分析的方法,考虑系统的误差、工况条件、构件的弹性变形等条件对系统浮动位移的影响;计算系统基本浮动构件浮动位移;分析系统主要设计参数对各构件浮动位移的影响,为星型齿轮传动系统浮动机构的设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中心轮的浮动位移随系统输入功率增大而增大,随系统转速增大而减小;中心轮的浮动位移随系统星轮个数的增加而减小,随系统构件误差值的增大而增大,各构件的误差值对中心轮浮动位移的影响有累加作用。系统的工况条件、构件的弹性变形等方面均影响系统的浮动位移,在实际计算中要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3.
研究面齿轮传动啮合效率的理论计算方法,分析面齿轮设计参数对其传动啮合效率的影响。应用面齿轮传动啮合理论,建立含安装误差的啮合分析模型;根据面齿轮轮齿接触分析(TCA),数值计算啮合点的坐标和法向量。结合传动效率的定义,计算得到啮合点的瞬时啮合效率以及传动平均啮合效率;分析小齿轮齿数、传动比和安装误差对面齿轮传动啮合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面齿轮传动瞬时啮合效率随面齿轮滚动角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啮合至节点处达最大值;当齿间摩擦因数为0.1,面齿轮传动啮合效率达98.79%;面齿轮传动啮合效率随着小齿轮齿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传动比的增加而减小;安装误差对面齿轮传动啮合效率有显著影响。通过控制安装误差范围,可减小面齿轮传动啮合效率损失,这对高性能面齿轮传动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牵引式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机理,以及传动接触区牵引系数的影响因素和求解方法,通过内、外摩擦副牵引系数之间的关系,探究了作用在内、外摩擦副上的法向加载力和外摩擦副滑滚比的求解方法,分析了系统功率损失的主要因素和求解方法,最后得到作用在内、外摩擦副上的法向加载力、自旋功率损失、滑动功率损失和传动效率随传动比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输入转速、转矩和内摩擦副滑滚比已知的情况下,法向加载力随着传动比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幅度较小;滑动功率损失随着传动比的增大而增加,自旋功率损失则随着传动比的增大而不断减少;随着传动比的增大,滑动功率损失对系统传动功率的影响越来越大,自旋功率损失则反之,系统总的功率损失随着传动比的增大而减少,最后趋于稳定;系统总传动效率随着传动比的增大而增大,最后也趋于稳定,保持在83%左右.  相似文献   

15.
以弹性力学理论为基础,对带轮弹性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传动比的增大,主动轮径向和切向应力先减小后增大,径向位移减小;从动轮应力增大,径向位移增大;半径对带轮变形量的影响大于轴向推力。  相似文献   

16.
弹性滑动是摩擦型带传动固有的物理现象,引起带传动瞬时传动比不稳定及机械效率降低。通过对带传动的受力和运动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了弹性滑动产生的区域,推导出弹性滑动角、弹性滑动速度和弹性滑动率的计算公式。讨论了弹性滑动对带传动传动比和传动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压力旋流喷嘴雾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和高速摄像机对压力旋流喷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喷雾压力及喷嘴孔径对雾粒索特尔平均直径(SMD)、雾粒运动速度和雾化角的影响。研究表明:雾粒SMD及雾化角不仅随喷雾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也随喷嘴孔径的减小而减小,同时,雾粒SMD在雾场轴向方向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雾粒轴向运动速度不仅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也随喷嘴孔径及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经过研究发现:通过增大围包角降低胶带张力的前提条件是按摩擦传动条件计算出的胶带承载段最小张力值大于或等于垂度所要求的最小张力值,若这一条件不满足,则应选择合适的围包角,以免造成胶带的无谓弯曲,文中还探讨了胶带初张力应按满载启动工况并根据胶带输送机的实际参数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磁种与絮凝剂相结合的方法对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实验,分析磁感应强度和磁种用量对煤泥水絮凝沉降速度和上清液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泥水絮凝沉降速度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磁种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上清液浊度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磁种用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磁感应强度为0.25 T、磁种用量为0.3 g时,煤泥水的处理效果最佳。该研究为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圆弧齿同步带的传动特性,应用变节径法,建立了圆弧齿同步带与带轮在不完全啮合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圆弧齿同步带与带轮的节距差、带轮齿数对啮合动干涉的影响;得出圆弧齿同步带与带轮零节距差传动有干涉,带轮具有适量的正节距差可减少啮合传动干涉,提高带的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