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描述了合肥光源储存环满能量注入系统的物理设计,包括设计目标、局部凸轨物理参数选择和系统性能模拟.解析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设计注入系统具有非常高的注入效率,配合合肥自由电子激光实验装置中直线加速器改造,注入效率接近100%;同时,储存束流扰动很小,质心发射度增长满足束流稳定性要求,系统具有向准恒流运行模式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储存环的横向束流不稳定性,在合肥同步辐射光源上安装了八极磁铁系统.该磁铁是利用三维电磁场模拟软件Opera-3d建模优化设计的,八极磁场梯度最高可以达到1692T·m^-3.在机器研究过程中观察到束流集体不稳定性可以被八极磁场产生的朗道阻尼很好地抑制.通过这种手段,注入流强的阈值得到明显提高,储存流强已由原来的180mA提高到300mA以上。  相似文献   

3.
束流轨道稳定性是同步辐射光源的重要性能指标.合肥光源束流轨道反馈系统在二期工程的改造中,根据慢反馈理论设计的硬件结构和控制软件,已具备了束流轨道校正的硬件条件.经在合肥光源储存环上实现束流轨道慢反馈校正的研究与实验工作,目前使合肥光源的全环垂直轨道的稳定性达到|△y|<30 μm,与国际同类机器的稳定性指标相当.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合肥光源储存环满能量注入系统的物理设计,包括设计目标、局部凸轨物理参数选择和系统性能模拟.解析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设计注入系统具有非常高的注入效率,配合合肥自由电子激光实验装置中直线加速器改造,注入效率接近100%;同时,储存束流扰动很小,质心发射度增长满足束流稳定性要求,系统具有向准恒流运行模式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一款平压平模切机全清废机构的工作情况,采用虚拟样机技术研究其运动特性.利用Pro/E建立仿真模型,导入ADAMS进行高低两种转速下的仿真.借助ADAMS强大的自动运动学和动力学解析功能得到了全清废机构主要构件的运动曲线.分析曲线发现较高转速下机构的凸轮与滚子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脱离,运动出现失真.结果表明现有设计会造成机构运动失真,极大影响设备的运转稳定性可能导致振动和噪音等问题的出现,后续必须优化.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新型的BLM监测系统,用于判断储存环束流损失发生的位置,以便采取措施延长束流寿命,提高机器性能指标.在进行加速器物理计算和蒙特卡罗计算后,因为簇射电子带有最强的位置信息而被确定为探测对象.该系统据此选用了对簇射电子灵敏的BLM探测器,并研制了基于CAN总线网络形式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对储存环束流损失的实时连续监测.连续运行多年的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分析束流损失原因和调整储存环运行参数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束流轨道稳定性是同步辐射光源的重要性能指标.合肥光源束流轨道反馈系统在二期工程的改造中,根据慢反馈理论设计的硬件结构和控制软件,已具备了束流轨道校正的硬件条件.经在合肥光源储存环上实现束流轨道慢反馈校正的研究与实验工作,目前使合肥光源的全环垂直轨道的稳定性达到|△y|〈30μm,与国际同类机器的稳定性指标相当.  相似文献   

8.
为在合肥光源储存环上利用共振退极化的方法建立一套测量电子能量的装置,计算了储存环电子束流建立极化的时间、退极化场的分布、激发条带的功率以及退极化时间,并且利用束损系统测量了由于耦合度和腔压变化造成的束流托歇克的变化,以期用现有的束损系统监测退极化造成的束流托歇克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270°偏转磁铁系统是 14 MeV医用电子驻波直线加速器上的关键部件。通过用 TRANSPORT—EM/PC程序和POISSON程序计算,完成了偏转磁铁样机设计方案。270°偏转 磁铁样机与加速管联合进行了出束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具有 6~14 MeV能量范围、不同的初 始发射度的电子束流,通过270°偏转磁铁系统受到消色散和聚焦作用,传输到靶点在能量15.1 MeV时,束流强度为3.5mA,束流斑点直径约为2mm。上述结果证明270°偏转磁铁系统性能完 全满足 14 MeV医用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线同位素分离器系统是用于研究远离β稳定线的短寿命核素的有效工具.本文主要对ISOLDE型(55o)在线分离器的束流光学系统作了详细介绍,通过分析影响磁铁质量分辨本领的因素,指出把单透镜和四极透镜组合在一起使用可达到既提高分辨本领又不损失束流的要求.此外,根据CARR-ISOL的磁铁参数计算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磁铁质量分辨本领及束斑水平宽度,发现在电源稳定度越高,加速电压越高,离子源归一化发射度越小时,磁铁的质量分辨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HELS储存环的聚焦结构设计和动力学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HELS储存环的聚焦结构设计.在该设计中采用由不同弯转角度的弯铁组成的QBA聚焦结构,从而得到较低的束流发射度;仔细选择它的工作点以抑制二极色品;使用多组六极铁较好进行了色品校正与谐波校正;最后使用跟踪程序进行了跟踪计算,结果表明该储存环具有足够大的动力学孔径和能量接受度  相似文献   

12.
为在合肥光源储存环上利用共振退极化的方法建立一套测量电子能量的装置,计算了储存环电子束流建立极化的时间、退极化场的分布、激发条带的功率以及退极化时间,并且利用束损系统测量了由于耦合度和腔压变化造成的束流托歇克的变化,以期用现有的束损系统监测退极化造成的束流托歇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了冷却储存环运行过程中得到的一些Schottky信号和束流位置探测器上的信号,这些信号与束流的不稳定性有一定的关系,有些是由于硬件引起的,有些是束流本身产生的,分别给出了注入时、冷却后和冷却力测量过程中离子束中心频率随时间的变化,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法,以期提高束流的稳定性,为下一步Schottky质量测量实验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弯转磁铁是电子储存环中重要部件之一.磁铁设计的核心问题是磁路设计和磁场设计.由于磁性材料的非线性特性、漏磁系数及边缘场效应无法准确计算,使磁路设计变得十分困难.而场形受磁铁材料,结构及极头形状等因素影响使其分布非常复杂,无法用简单的数学解析式精确计算.大容量的计算机虽能大大缩短计算时间,但一般设计精度也很难超过0.1%.一些参数必须从模型实验中得到.所  相似文献   

15.
研制了新型的BLM监测系统,用于判断储存环束流损失发生的位置,以便采取措施延长束流寿命,提高机器性能指标.在进行加速器物理计算和蒙特卡罗计算后,因为簇射电子带有最强的位置信息而被确定为探测对象.该系统据此选用了对簇射电子灵敏的BLM探测器,并研制了基于CAN总线网络形式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对储存环束流损失的实时连续监测.连续运行多年的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分析束流损失原因和调整储存环运行参数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考虑了储存环的束流冷却,把粒子运动方程化为Mathieu方程,在一级近似下,用多尺度法讨论了Mathieu方程的一阶不稳定区;求出了系统的禁带宽度和粒子穿越带所需要的时间.结果表明,禁带穿越进间大约在微秒量级,为储存环的束流冷却提供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管道机器人的自适应能力,运用自锁原理设计试制了一种新型蠕动式管道机器人.该机器人行进过程中,不需对管壁施加额外压力,就能适应水平、竖直、弯曲管道,并且对不同管径、不同截面的管道有一定的适应性.机器人的基本结构采用了伸缩式伞架机构,根据设计要求推导出其伸缩机构的受力情况和支撑机构与管壁的自锁原理;完成了支撑结构、联接机构的设计;建立了丝杆推力与平行四边形推动力的关系;并利用提出的设计方法制作了样机,并完成了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牵引力大,自锁性能好,能够在内径为90~150 mm的管道中行进,并能够顺利通过弯道.研究结果可为管道机器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立仿真模型,对断路器分闸过程中的振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断路器不同位置的振动情况.进行现场实验,对363 k V液压机构断路器的振动特性进行实地测量,并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保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改变缓冲器参数,仿真分析缓冲力对断路器分闸过程中振动特性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对采用不同尺寸分闸缓冲环的样机进行现场振动特性测试,实验验证通过增大缓冲力实现减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简要分析开发软磁铁粉材料 (SMC)永磁电动机前景的基础上 ,设计并制造了一台以SMC材料为定子铁心的爪极永磁同步电动机 ,建立了电机的等值磁路图并进行了磁场分析 .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方法进行了磁场计算 ,计算结果得到样机试验结果的验证 .介绍了SMC爪极永磁电动机样机的结构及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20.
悬臂式部分断面掘进机(以下简称掘进机)稳定性问题,涉及掘进机静、动态稳定性计算;截剖头过载及机器振动对稳定性的影响;稳定性不足时设计必要的增加稳定性机构等。根据有关资料及国外一些掘进机设计、试验、使用情况,本文讨论了悬臂式部分断面掘进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