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海带制碘工业有大量联产的甘露醇可供利用。1973年燃化部烟台制碘会议落实了甘露醇综合利用的研究任务。甘露醇作为一种多元醇,以往主要是用在医药上,工业用途很少。前人曾利用甘露醇与有关酸类作用,制成醇酸树脂。但尚未见到梓油改性的醇酸树脂的报导。梓油系我国特。用梓油制成的浸渍漆,绝缘性能在B级范围内。因此,我们进行了梓油改性甘露醇醇酸树脂作为绝缘浸渍漆的研究。制成的绝缘浸渍漆,经过第一机械工业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三室初步鉴定,认为其绝缘性能  相似文献   

2.
用蒸气压渗透法(VPO),凝胶色谱法(GPC)、粘度法对不同油度的梓油醇酸树脂酯化各阶段产物及终点物的分子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物性进行了表征,发现梓油醇酸树脂的特性粘度[η]和分子量之间符合Mark—Houwink方程[η]=kMα的关系。从而测定出方程中的k值、α值,及最终产物分子量的分散度(d=Mw/Mn),发现其变化有着短油度<中油度<长油度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采用监测表面颜色和光泽压变化的方法,对红松木材醇酸树脂清漆、硝基清漆和聚氨脂清漆涂膜的耐光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三种涂料受光后均易发生变色,但三种涂料的耐光性硝基漆最差,聚氨酯漆(PU)居中,醇酸树酯漆最好.建议在使用时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提高漆膜的耐光性。  相似文献   

4.
醇酸树脂是由多元醇、多元酸和一元酸缩聚而成的线性树脂,其缺点是,涂膜干燥缓慢、硬度低、耐水性差,这将导致施工周期延长,也影响其应用范围。针对以上问题,综合国内外有关醇酸树脂改性方面的文献报道,本文通过对几种不同化学改性醇酸树脂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了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溶性醇酸树脂干燥性能较差的缺点,利用丙烯酸类单体和苯乙烯对产品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后的树脂作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树脂获得了与传统溶剂型醇酸树脂相当的干燥性能.  相似文献   

6.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TYRENE MODIFIED ALKYD RES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通过对几种苯乙烯化的工艺进行比较,确定采用后苯乙烯化的工艺路线,通过接枝共聚合的方法对醇酸树脂进行改性;考察了温度、引发剂和苯乙烯单体浓度对共聚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了传统醇酸树脂与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漆膜性能.结果表明,后者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特别是在涂膜的干性、硬度和耐水性方面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醇酸树脂是由多元醇、多元酸和一元酸缩聚而成的线性树脂,具有合成技术成熟、制造工艺简便、原料易得以及树脂涂膜综合性能好等特点,在涂料用合成树脂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但醇酸树脂涂料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涂膜干燥缓慢、硬度低、耐水性差等,这将导致施工周期延长,也影响其应用范围。针对以上问题,综合国内外有关醇酸树脂改性方面的文献报道,本文通过对几种不同化学改性醇酸树脂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了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丙烯酸酯共聚改性醇酸树脂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采用共聚合方法用丙烯酸酯类单体对顺酐化醇酸树脂进行改性新工艺;考查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及加料方式对改性树脂和涂膜性能的影响,较满意的配方为:MMA为30%-35%,BA为2%-25%,基体醇酸树脂为60%-70%,比较了传统改性醇酸树脂与本文研制的改性醇酸树脂涂膜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涂膜外观,耐冲击性能和耐汽油性比传统改性醇酸树脂涂膜好,且拓宽了改性醇酸树脂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梓油的组成     
本文就1919年以来,世界各国关于梓油性能和组成的研究报道进行了综述,并用气相色谱法对湖北省大悟县产的梓油进行多次取样,并测定其脂肪酸的百分含量,以利于开展对梓油新的用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首先通过对几种苯乙烯化的工艺进行比较,确定采用后苯乙类化的工艺路线,通过接枝共聚合的方法夺醇酸树脂进行改性;考察了温度,引发剂和苯乙烯单体浓度对共聚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了传统醇酸树脂与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漆膜性能,结果表明,后者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特别是在涂膜的干性,硬度和耐水性方面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SC-CO2对醇酸树脂物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FT-IR和粘均分子量对溶剂型醇酸涂料中醇酸树脂经超临界CO2(SC-CO2)作用前后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SC-CO2为快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涂料喷涂工艺条件下,经SC-CO2作用后,醇酸树脂的官能团与粘均分子量均未产生变化.用该工艺进行醇酸涂料SC-CO2喷涂,不会影响醇酸树脂物性,也不影响涂料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用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烷基苯磺酸掺杂聚苯胺(PAn)与醇酸树脂清漆(Alkyd)、环氧树脂清漆(EP)的复合膜,研究了其导电和大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膜的导电率随PAn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An/Alkyd复合膜的导电率比PAn/EP复合膜的导电率要高。PAn/EP的粘着力随PAn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PAn/Alkyd的粘着力、二种复合膜的柔韧性都与PAn的含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3.
丙烯酸改性醇酸汽车修补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醇酸树脂是涂料生产中合成树脂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品种之一,传统的醇酸树脂干燥时间长,硬度低,耐水性差,户外耐候性差,通过丙烯酸改性后的醇酸树脂及由该树脂配制的浅兰色汽车修补漆具有颜色浅、制成的汽车修补漆硬度高、耐候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系高吸油性树脂。考察了树脂对硝基苯以及对模拟消防废水中硝基苯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树脂量、硝基苯初始浓度、吸附温度、离子浓度、pH等因素对均相含硝基苯的消防水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5 h后,对纯硝基苯的最大吸油率为30.5 g/g,吸附10 min后,对硝基苯吸油率达饱和吸油率的50%。当树脂用量为25 g/L时,硝基苯去除率达70%。树脂还具有良好的耐热及耐酸碱性,且离子浓度对吸附率无显著影响,因而能用于多种环境体系。  相似文献   

15.
乌桕脂的化学组成及其类可可脂的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乌桕脂化学组成脂肪酸及其甘油酯的分析,找出了以单纯乌桕脂制取的类可可脂,制作巧克力时流散性较差,调温困难的原因.因而有必要调整其化学组成,改善理化性能.本文介绍了改性类可可脂的制取原理和加工方法,并通过反复制作巧克力试验,证明改性后的类可可脂对改善调温性能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吸油性树脂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吸油性树脂是一种低交胶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首先介绍了传统吸油材料及其优优点,继而对高吸油性树脂的吸油机理,性能指标,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它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丙烯酸和环氧大豆油(ESO)为原料合成了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通过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及硬度测试,研究三乙烯四胺作为固化剂时大豆油丙烯酸酯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DGEBA)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硬度. 结果表明:三乙烯四胺固化大豆油丙烯酸酯的焓变(?H =28.63 J/g)远小于三乙烯四胺固化双酚A环氧树脂的焓变(?H=428.25 J/g);随着混合体系中大豆油丙烯酸酯质量分数的增加,焓变、玻璃化转变温度(Tg)、拉伸强度、拉伸模量以及硬度都会减小,峰值固化温度(Tp)、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会逐渐增加,改性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逐渐变为韧性断裂,证明大豆油丙烯酸酯对双酚A环氧树脂有优良的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室内评价了油溶性树脂暂堵剂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溶性树脂跟钻井液处理剂有很好的配伍性,对钻井液流变性影响不大,在砂床滤失方面,油溶性树脂暂堵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堵漏效果明显。通过岩芯伤害实验发现,渗透率恢复值为87.4%,说明该油溶性树脂起到了很好的储层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预聚型聚氨酯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松香及二甘醇等合成醇酸树脂多元醇与TDI反应制备了预聚型聚酯涂料,讨论了醇酸树脂多元醇、氨酯化反应的工艺等因素对聚氨酯涂料性能的影响,性能测试表明,该漆干燥速度快,理化性能优异,质优价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