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采用先酯化后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高级酯。分析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用量等影响酯化反应的主要因素,并探究了在石蜡基基础油中聚甲基丙烯酸高级酯的降凝效果。结果表明,当酸醇物质的量比为2.0,对甲苯磺酸的质量分数为1.2%,对苯二酚的质量分数为0.7%,酯化反应进行比较完全;在合成的聚甲基丙酸高级酯中,聚甲基丙烯十六酯对润滑油基础油的降凝效果最好,且加入量质量分数为0.6%较合适。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酸酯类柴油降凝剂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聚丙烯酸酯类柴油降凝剂的合成和应用性能。聚丙烯酸酯降凝荆是以丙烯酸、直-链高碳醇为原料,其中n(丙烯酸):n(混合醇)=1.2:1,以甲苯为溶剂,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刺(w=1%),酯化生成丙烯酸酯;再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用量5.5g/mol共聚单体),恒温80℃聚合10h制得。该剂对多处柴油的纯降凝度可达16-19℃,冷滤点降低可达6~10℃。  相似文献   

3.
原油降凝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合成了丙烯酸高碳醇酯,然后,用其与顺丁烯二酸酐,苯乙烯,醋酸乙烯酯进行了4组分共聚形成原油降凝剂,并进行了聚合条件的研究:当单体物质的量之比为9:1:1:1,用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异丁晴)作引发剂,在60℃反应7h左右,聚合物降凝效果最好。该降凝剂应用在大港油田的原油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2%时,使原油的凝固点下降了17℃。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酸高碳醇酯降凝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给定正构烷烃碳链长度集中在碳数14的柴油而言,聚丙烯酸十四酯由于其烷基侧链长度与柴油中正构烷烃碳链长度匹配而表现出良好的降凝性能.聚合反应条件不同会直接影响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从而使高分子表现出不同的降凝性能.通过正交实验对制备聚丙烯酸十四脂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合成的聚丙烯酸十四酯对给定柴油的冷滤点最大降低值为6℃,凝点最大降低值为18℃.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降凝剂的降凝行为与其对蜡晶结晶的分割有关.降凝剂较少时,高分子具有分割蜡晶晶核的作用;降凝剂适量时,高分子产生晶核使蜡晶结晶细化且分散.后者晶型的结构特点对应着良好的降凝性能.  相似文献   

5.
苯乙烯马来酸酯共聚物可作为润滑油降凝剂.本文实验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酯共聚物.并考察了该类降凝剂分子中的醇链长度、酯化程度及混合酯链等结构因素对润滑油降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酯链长度、酯化程度及混合酯链对降粘效果有明显影响,十四、十八碳醇的部分产品有较好降粘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研究以马来酸酐和正十八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马来酸单十八酯.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微波功率、辐射时间、酸醇比、催化剂量等对酯化率的影响,然后通过红外光谱对反应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可合成马来酸单十八酯;实验条件为微波功率325 W,辐射时间28 min,酸醇比1.3,催化剂用量为0.8%时,酯化率可达95.45%.  相似文献   

7.
采用十二醇、马来酸酐、氯丙烯为主要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一种表面活性剂的中间体,对合成条件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进行优化,得出了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n(氯丙烯):n(十二烷基马来酸单酯):n催化剂=1.10:1.00:0.60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5h.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IR表征.  相似文献   

8.
固体酸催化合成马来酸二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彩荣  张阿方 《河南科学》1997,15(3):287-290
以Hp型固体酸为催化剂,对马来酸酐与正丁醇的液相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究了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带水剂苯的用量,Hp型固体酸催化剂用量以及催化剂使用次数等对合成马来酸二丁酯的影响,找出了合成该酯的较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9.
马来酸二丁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甲苯磺酸存在下, 以马来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马来酸二丁酯, 在马来酸酐、正丁醇与对甲苯磺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0. 16,回流分水70 min, 酯收率能达到95. 6%,并且比较了对甲苯磺酸、硫酸、六水合三氯化铁、十二水合硫酸铁铵等催化合成马来酸二丁酯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反应性乳化剂十二醇马来酸钠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利用十二醇(DA)和马来酸酐(MLAD)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单酯,然后加碱中和制得反应性乳化剂十二醇马来酸钠,得到了本反应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含量为醇酸总质量的1%,醇酸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h时,所得粗产物中十二醇马来酸单酯的含量最高.对自制的反应性乳化剂进行了乳化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自制反应性乳化剂乳化力优于常用的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用最大气泡法测溶液表面张力,得其临界胶束浓度为8mmol/L.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乳液,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乳液聚合相比,由反应性乳化剂制得乳液聚合物的剪切强度、抗水性能、抗污性能、透明性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经热萃取从含油污泥中得到的回收污油凝固点高、流动性差,为降低凝点改善其低温流动性,分别采用降凝剂及降凝剂与超声波联合处理的方法,对回收污油进行降凝处理.结果表明:在众多降凝剂中EVA的降凝效果较好,且当反应时间为0.5 h、反应温度为75℃、降凝剂的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污油凝点从48℃降低到12℃,降凝率达75%;若将降凝剂和超声波联合使用,凝点可降到5℃,降凝率达90%;处理后的污油与原油混合具有良好的输送性能.  相似文献   

12.
对高碳醇磷酸酯加脂剂的结构和组成与皮革性能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碳醇磷酸酯碳链长度的增加,成革的填充性、防水性增加,柔软性、丝光感降低,而油润感、粒面细致程度十六醇磷酸酯的效果最好。高碳醇磷酸酯中单酯含量高有利于提高成革的感观效应,而双酯含量高对成革的防水性、填充性有利。  相似文献   

13.
MMVA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甲基丙烯酸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丙烯酰胺四元共聚物类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合成,通过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单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1∶0.5,引发剂用量0.5%,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6h.在实验室考察了它的降凝助滤效果及与其他降凝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效果.实验表明,在长庆石化分公司混合柴油中加入0.05%的该共聚物可使其凝点下降10℃,冷滤点下降2℃.与甲基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和表面活性剂甲基单乙醇胺盐复配使用时,可使其冷滤点下降4℃.  相似文献   

14.
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 ,采用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优酯化条件 .用合成的丙烯酸十八酯与顺丁烯二酸酐共聚 ,得到二元共聚物型原油降凝剂 .实验表明 ,在中原油田生产的高含蜡原油中加入 0 .1 %的该共聚物可使其凝固点下降 1 3℃ ;当单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4∶ 1 ,BPO的用量为 0 .9% ,在 85℃反应 1 0 h时 ,合成的二元共聚物的降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酰十八胺对原油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丙烯酸十八酯 -丙烯酰十八胺共聚物对中原 WC98- 2井原油流变性的影响 ,探讨了降凝剂的筛选、不加剂和加剂原油的全黏温曲线的测定、重复加热和高速剪切对加剂效果的影响和降凝剂的改性效果的时效性 .试验表明 :降凝剂使原油的凝点和反常点降低 ,原油的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变宽 ,并且使非牛顿流体温度下的黏度减小 ,但是 ,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内的黏度基本没有变化 ;重复加热的温度高于原油的反常点 1 0 0℃以上时 ,重复加热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但是 ,重复加热温度低于原油的反常点 ,重复加热显著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 ;在原油的反常点以上 ,高速剪切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无明显的影响 .在原油析蜡高峰区温度范围内高速剪切 ,将大大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分子量聚丙烯酸改性聚乙烯醇膜的耐水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高分子量聚丙烯酸(PAA)与聚乙烯醇(PVA)混合,制备成PAA/PVA混合膜并对其进行热处理。考察了PAA分子量及其含量对混合膜耐水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热处理工艺条件对混合膜在沸水环境下的保留率。结果表明,随着PAA分子量和在混合膜中含量的增加,混合膜的耐沸水性能显著提高;当PAA加入量为30%(质量分数),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60~180℃、3~5min时,混合膜的综合性能最佳;热处理后混合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高到102℃,有效扩大了膜的使用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流变测量手段对尼罗原油添加EVA降凝剂前后流变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尼罗原油中加入EVA降凝剂后,凝点不变,但低温下的屈服值减小(凝点处降低幅度为70%),反常点由38℃升至45℃,原油的非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向高温方向扩展,此外掺加不同比例轻油的尼罗原油加剂后依然存在反常点升高的现象。最后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相同条件下原油析出蜡晶浓度远小于其实际内相浓度,证明了原油中蜡晶溶剂化层的存在,进一步完善了降凝剂对含有较多极性胶质的高凝易黏原油的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18.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各种结构的乙烯一醋酸乙烯醋共聚物(EVA)降凝剂,考察了它们的结晶性质、溶解性质和降凝效果。由实验得到以下结论:EVA降凝剂的CH:链上只有远离极性基团的碳原子能够参与结晶。当参与结晶的碳原子数约等于原油中蜡的平均碳原子数的3/4时,EVA降凝剂的降凝效果最好。EVA降凝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宽窄对降凝效果的影响不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2xl04时降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加蓬A油田6口油井油样的蜡含量、倾点、黏度、析蜡点和屈服值等指标.通过测定这些影响原油流变性的关键指标,得出,加蓬A油田的原油为高含蜡、高倾点原油,蜡组分中高碳重质组分权重很大;蜡含量高达34.04%以上,平均倾点为28℃,平均析蜡点为47.5℃,平均屈服值为159.11Pa.防蜡剂FLO-1在加量为100×10-4时,对TST-B09H井油样的防蜡率可以达到91.86%,对于NZOB-Z05H井油样可以达到81.47%.这为加蓬原油的开采、运输、加工等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数据,也为油井现场清防蜡工作,特别是对化学清防蜡剂的筛选提供直接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