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让小学计算数学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虽然有了新的气象,可是部分问题也显现出来了。因此对于计算数学需要进行重新审视,对其中一些不得当的方法进行调整,提取出长期发展而来的计算数学的精髓,将重心放在学生兴趣培养上,综合的来提升学生计算数学的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成长。  相似文献   

2.
姜立英 《科技信息》2010,(33):269-270
长期以来,在我国基础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人们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师生关注的是分数,忽略了数学美育的渗透,漠视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鼓励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是美的,充分运用数学美的诱发力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学好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3.
大学数学课程教学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证明推理。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抽象甚至难以解决的有关图形和计算的问题。随着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MATLAB软件逐渐普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利用MATLAB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工具,使数学教学中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简单、更直观,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数学课程教学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证明推理。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抽象甚至难以解决的有关图形和计算的问题。随着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MATLAB软件逐渐普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利用MATLAB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工具,使数学教学中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简单、更直观,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程光政 《奇闻怪事》2011,(4):29-29,12
现实生活中,小学生从混沌未知到认识简单的数字,从而开始数学的学习。这其中有许多他们不明白的数学知识,怎样和他们探讨生活中的未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逐步引导他们步入数学知识的殿堂,是数学“生活化教学”目的之所在。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数学来源于生活,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体现生活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习数学是一件触手可及的事情,从而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趣味。  相似文献   

7.
王承辉 《镇江高专学报》1999,12(3):91-92,96
数学的美,是公认的,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所不能比拟的。然而,中学生由于受知识面、阅历等因素的影响,他们虽然天天学数学,但并不能真正认识到数学的美,相反地,部分同学还认为数学枯燥无味,难学。若当他们第一次在课堂上听老师说数学是美的时候,都会瞪着大眼,露出不解的诧异之色,怎么数学还美?笔者以为这不能怪学生,他们不识庐山真面貌的原因有二:一是审美能力弱,二是数学美本身比较隐秘,她好象被一层薄纱所掩盖,被一层薄雾所遮挡。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美育,不失时机地撩开薄纱向学生揭示数学美,使他们能看到数…  相似文献   

8.
周佩青 《科技资讯》2006,(33):102-103
数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计算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数感,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及探索、创新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地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教学中我们必须要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计算能力的形成得到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育与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将更有效地帮助他们获得数学美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通过深挖数学美的各种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数学科学已渗入到各行各业,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体现能力的技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数学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将来,注重学生的数学兴趣的培养.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长期坚持学数学、用数学,而再学数学。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主要可从挖掘教材中的数学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而爱上数学等五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育与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将更有效地帮助他们获得数学美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通过深挖数学美的各种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现状,结合本校的专业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尝试对大一数学课程进行算法教学的实践探索。结果显示,适合的算法教学模式可弱化数学中繁杂的计算和证明;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程,并促进专业课的理解;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3.
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的这一教学理念,把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联系生活讲数学,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从而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相似文献   

14.
胡金艳  宋艳红 《科技信息》2009,(11):124-124
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他们的应用数学能力,是当前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仅把教书看成是生存的手段,而且是毫无私心杂念的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这样的老师课堂气氛积极向上.数学教学中应充分挖掘知识中美的因素,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展示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的美,从而让学生领会到丰富的数学内涵,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强烈的创新意识,从而营造创新的课堂氛围.合作学习是有效课堂生成的核心,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师把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机会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张保俭 《科技知识动漫》2010,(17):114-114,121
数学问题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数学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李春霞 《甘肃科技》2009,25(24):174-176
针对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他们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本领。与此同时,教师改变教学观念,积极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数学PK台     
学生们是一个充满激情、喜欢新事物的群体,他们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比较单调枯燥,如果我们老师在组织教学时没有新意、不进行创新,那么很难抓住学生的心。在课堂上我们不仅要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更要用奇恩妙想、一些小花招来吸引学生。同样在课外我们也要搭建一个又一个平台来吸引学生围着我们团团转,让学生身边有数学、心里想数学、脑子里存数学,我想这也是我搭建数学PK台的初衷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各种数学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计算能力的形成得到同步发展,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堂教学要在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树立他们的自荨和自信,唤醒他们的情感和体验,发展他们的个性,锻炼他们的意志,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达到全面提高教育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