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引入环境包容性设计的理念,对城市公共建筑入口环境景观特征进行探究,初步分析可以实现包容性的要素为:功能、文化和景观.对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入口环境景观目前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实现包容性的三要素分析公共建筑入口环境包容性的特征.最后总结出山地城市公共建筑入口环境景观包容性设计的手法,并对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李洁 《甘肃科技》2012,28(10):120-121
入口是建筑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建筑的功能、形式和造型等方面,都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是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从当前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现状入手,在分析了当代人的生活状况及情感、心理需求之后,提出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之“建筑意”的表达是人口空间设计的灵魂与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3.
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入口区域道路作为城市入口空间的主体部分,不仅可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提高环境质量,而且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还可增加城市的特色和吸引力,为城市带来繁荣与活力.本文在认识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功能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现状分析,阐明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对城市的意义,并从功能、意象、审美等角度对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及研究性设计,以期对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将发生许多改变.信息时代的公共建筑必须适应新的城市公共生活方式,从而具备新的建筑形态特征.本文从新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综合分析着手,初步提出信息时代的公共建筑可能的空间形态变化,同时对新型公共建筑的发展趋势作出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5.
居住区入口是居住区与城市交汇的过渡空间.通过对福州市居住区入口景观的现状进行实际调查和现状分析,总结了居住区入口景观营造中的问题,并针对居住区入口景观设计从平面布局、立面效果、人性化三个方面,探讨国内居住区入口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已有建筑的室内外过渡空间设计改造,形成建筑空间布局上的温度梯度变化,缩小冷热温度差,降低人体对温度突变带来的不适.方法以公共建筑中商业建筑的过渡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严寒地区商业建筑在出入口处温度突变的过程,通过使用airpak软件对过渡空间温度以及风速进行模拟,对其空间不同温度进行划分,形成建筑空间布局上的温度梯度.对室内外过渡空间进行被动式设计包括:增设过渡空间,设置过渡空间阻隔形式门斗、设计过渡空间形式.结果增设外延式过渡空间时,平面长宽比为1:2,门斗高度低,正对主入口的侧面开门热环境效果较好;增设内切式过渡空间时,增设双层隔墙热环境和经济效果较好;S型双层阻隔式门斗对中庭热环境的提升作用较明显.结论过渡空间被动式设计方法,可以节约能源,有效地提高公共建筑使用人群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在阐明城市入口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道路入口的地理位置、环境背景及功能需求的分析,并结合中小城市城市道路入口的特殊性,提出中小城市城市道路入口景观设计特殊性的研究课题.城市入口是城市自身与外部联系的窗口和纽带,是城市与外界物质、能量、信息流动的重要场所.在当今城市发展和建设中,作为城市的"门面"与城市环境的重要部分,城市道路入口景观的建设越加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8.
城市雕塑的规划和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分析我国城市雕塑现状入手,研究城市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探讨城市雕塑的发展对策,以合肥女人街入口主题雕塑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解虎  鲍玮 《科技咨询导报》2013,(15):121-121
城市的入口地段道路是人们走进城市的必要通道,它不仅体现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水平,也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对城市带来活力与繁荣.因此,入口道路景观的设计规划是城市道路景观规划的重点.该文从道路入口景观的特殊性入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分析城市入口景观的现状并进行设计,希望对以后城市入口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必要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大量新建.商业综合体入口既是商业综合体的组成部分,又是商业综合体融入城市街道景观的纽带.通过对商业综合体入口环境概况的简述,从人群的行为模式角度寻找当下商业综合体入口环境设计的探究方向,针对探究方向对重庆北碚万达广场进行调研分析,最后从入口设立、空间设计、交通组织、景观设置和文化性表达五大探究方向总结出当下满足人群需求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环境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排队论的建筑复合型通道服务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型通道是大型公共建筑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定量描述复合型通道行人交通流的特性,达到解决公共建筑行人交通问题的目的,将建筑中复合型通道空间中的等待服务队列描述为排队系统.分析不同参数影响下的行人流特性,构建单位宽度行人流率计算模型,引入行人服务水平概念.以厦门快速公交系统嘉庚体育馆站和某大学食堂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复合型通道空间行人服务水平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调查,对重庆主城区受地形影响的大学主入口空间特色,从主入口选址、交通组织形式、文化内涵体现、竖向地形处理、人的行为活动和空间组织形式等6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得出基于地形影响的山地大学主入口空间特色及设计原则,从而为今后山地大学主入口空间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蔡军  王立  吴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28(11):1058-1063
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梯度磁场实现空气中氧气富集的方法:用两块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异极相对围成一个四周边界开放的磁场空间,其边界处存在着指向空间内部的场强梯度. 进入磁场空间的气体中氧分子在通过边界流出时将受到磁化力的阻碍作用,这样就在磁场空间内部尤其是远离空气入口位置,氧分子得到富集. 该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可有效避免由于气体湍流、分子的布朗运动以及扩散作用所造成的再混合. 磁体材料为钕铁硼,尺寸为78mm×38mm×30mm,所围空间的尺寸为78m×38mm×1mm. 实验结果表明:磁场空间内氧体积分数增加最多的地方出现在距空气入口最远边界处,在一定空气入口流量范围内(≤60mL·min-1),进出口空气流量比存在一个最佳值,使磁场空间内各处的氧体积分数达到最大;在本文实验条件下,该值在2.0左右,当进出口流量分别为40mL·min-1和20mL·min-1时,出口气体氧的体积分数增量可达到0.65%.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查,对重庆主城区受地形影响的大学主入口空间特色,从主入口选址、交通组织形式、文化内涵体现、竖向地形处理、人的行为活动和空间组织形式等6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得出基于地形影响的山地大学主入口空间特色及设计原则,从而为今后山地大学主入口空间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会展经济空间聚集对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产业结构、提高城市竞争力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南宁是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南宁的城市空间会不断的扩大,在扩大的过程中,通过经济增长极来推动南宁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该文对南宁会展经济空间聚集现状开展了调研工作,对南宁会展经济空间聚集现状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及规划对策,使其会展经济空间进一步高度聚集,带动南宁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毕晓莉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3):131-131,107
高层建筑是城市整体空间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作为高层建筑与周围建筑,城市街道之间存在的空间,是一个有秩序的人造环境.本文分析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形式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公共建筑内的行人交通是一个群聚密度不确定、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随机动态问题.计算机动态仿真是目前研究公共建筑物内行人交通流动力学特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针对主流仿真软件在模拟相同场景下行人疏散结果时存在差异的问题,分析仿真软件在模型性能上的差异,解释离散空间引致仿真误差的原因,同时引入保真度来评价仿真模型的精确程度.通过对比地铁站通道的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得出行人交通仿真性能与建筑物内环境密切相关的结论,验证保真度对仿真模型的重要性.案例结果表明,连续矢量空间多智能体仿真模型对再现公共建筑内行人交通的保真度高达87%.  相似文献   

18.
城市老年人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出了弥补性建筑环境的设计理念,探讨了老年人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要点,进而提出在老年人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应努力实现可接近性、社交性和营造无障碍环境.  相似文献   

19.
作为城市化的一个结果,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明确地反映了城市化过程.本文以Landsat TM为核心数据支持,借助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空间发展的角度探索江阴的城市扩张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从1996年至2005年间,江阴城市区扩张速度快,扩张强度大;扩张过程中城市紧凑度升高,城市空间格局由外延式向填充式转变;社会经济发展、外资、城市规划等因素对江阴城市扩展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0.
邓国权 《科技信息》2007,(18):141-142
喷泉是理水的手法之一,常用于城市广场,公共建筑或作为建筑,园林的小品,广泛用于室内外空间。喷泉在艺术和技术上不断地发展,被人们视为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本文主要对喷泉中除管线设备外的配套构筑物——喷水池、泵房及经、排水井的施工技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