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为了很好地控制甘草多发性害虫,针对甘草主要害虫甘草萤叶甲(Diorhbda tarsalis)和甘草蚜虫(Aphiscraccivora),采用不同时期施药和释放天敌,确定最佳防治时期及防治指标.结果表明,5月中旬,甘草萤叶甲虫口基数达到4头/株时为防治关键时期,采用苦参碱(8.33μg/mL)进行控制,药后21 d防效可达93.91%,很好地压低了越冬成虫虫口基数;5月下旬,甘草蚜虫开始发生,虫口基数为50~80头/株时释放天敌(3头/m2),此时对甘草蚜虫的控制效果最好,可达80%以上.研究对甘草萤叶甲和甘草蚜虫起到了很好的协调控制作用,为建立甘草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由于使用方便、效果较好、对人畜和家蚕生产较安全,近几年来发展很快,目前,全国防治面积已达500余万亩,确是综合防治农林业害虫中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本地区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策略是主攻越冬代,几年来的防治时间多在3月上旬至4月初,即在松毛虫越冬后放菌。由于当时的气温较低,白僵菌侵入虫体以及在虫体内繁殖缓  相似文献   

3.
越冬二化螟幼虫存活发育的气候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它属于多化性昆虫,以幼虫危害水稻,防治重点为第一代.因此研究影响越冬二化螟幼虫存活发育的气候因素对于预测第一代二化螟的危害程度及危害高峰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从众多的气候因素中筛选出对越冬二化螟幼虫存活发育影响较大且独立性较强的因素,并对所选因素的适合性及互作效应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铃木方翅网蝽为新近入侵我国的物种,已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城市呈现暴发态势.应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越冬的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悬铃木树干翘皮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方翅网蝽的分布状况受树围、翘皮面积和位置影响较大;害虫倾向于在较大树围的植株上、在较大面积的翘皮下越冬;与路边植株相比,公园等受干扰较少的植株上,害虫更适合越冬.在冬季,可采用去除悬铃木翘皮的方式来控制害虫.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黑尾叶蝉是水稻的重要害虫。防治病虫为害是夺取农业丰收的重要环节。用化学农药是防病治虫的重要措施。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使黑尾叶蝉等许多害虫产生了抗性,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因此,寻求更为合理的防治方法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头蝇为黑尾叶蝉若虫的寄生天敌之一。为此,我们观察研究了头蝇。此虫一年发生4~5代,以幼虫在黑尾叶蝉若虫体内越冬,越冬幼虫4月中下旬离开寄主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为成  相似文献   

6.
桑象虫是为害桑园的主要害虫。本文阐述了桑象虫的发生特点和为害症状,调查研究了该虫生活史及主要习性.提出了加强桑园管理.消灭越冬成虫,修剪桑园枯桩枯枝,人工捕杀成虫和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云南松梢木蠹象是鞘翅目、象虫科的一种蛀食云南松、华山松害虫。在盐源县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枝梢内越冬。3月上旬越冬后幼虫在受害枝梢内取食为害,4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成虫羽化始期,6月上旬为盛期,6月下旬交尾,7月上旬产卵,7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出,7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防治技术主要是4月下旬至6月下旬采用人工卫生伐除虫枝集中烧毁及掌握有利时机进行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8.
从害虫防治的物理、化学和生物3类主要方法,分析了害虫防治的现状、措施和防治效果,并对未来害虫防治进行了展望,分析了害虫防治的发展趋势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许多作物的害虫,以各种不同的虫态潜伏在植物根、茎叶、果实和种子的内部或外部越冬.春耕前劳动力较充足,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越冬虫源.这样做不但能减少害虫发生,而且也节省农药和人力,还有利于消灭草荒和环境保护工作.1.消灭果园内的越冬害虫在果树冬剪时,把没处理净的虫茧、天幕毛虫卵的果枝捏碎、剪掉或刨掉等,扫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把它集中起来烧掉、泡制堆肥(发酵灭虫).在解冻后,还可以结合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把垃圾送果园施肥,在树盘周围翻一锹深,仔细挖出各种害虫的蛹.  相似文献   

10.
触破式微胶囊加工工艺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凝聚相法和界面聚合法为基础,选用明胶—阿拉伯树胶和聚胺酯壁作为囊壁材料加工了不同厚度的氰戊菊脂—倍硫磷微胶囊剂,并对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和松墨天牛进行初步的触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7.5%的聚胺脂微胶囊剂在自然条件下一个月无自破现象。在相同有效浓度下,囊壁相对比重6%的明胶-阿拉伯树胶微胶囊剂和15%的聚胺酯微胶囊剂对越冬代松毛虫的校正死亡率达95%以上,初步试验表明这类材料制成的微胶囊剂用于防治林业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对防治天牛类害虫具有很好的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11.
王莉 《安徽科技》2009,(6):26-27
杨树蛀干害虫是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种类。是造成杨树材质下降、经济效益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重视对杨树蛀干害虫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巩向卓 《甘肃科技》2006,22(4):186-186,219
抓好武山县美洲斑潜蝇越冬虫源地的防治,降低越冬虫源;物理防治可利用防虫网进行隔离,利用黄板诱杀成虫;化学防治可用1.8%农哈哈乳油1500倍液,20%斑潜净微乳剂1000~20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换茬前可用50%辛硫磷等进行土壤处理。  相似文献   

13.
稻水象甲是水稻检疫性害虫,在留坝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日均气温达12℃时,成虫开始取食杂草,5月下是至6月下旬迁入稻田产卵为害,7月上旬幼虫化蛹,8月上旬成虫羽化并迁入禾本科杂草上越冬。成虫生活爿性有明显的趋湿性,趋嫩性和趋阴性;幼虫有群集结茧和土中化蛹习性,干旱稻田幼虫存活率低。成虫防治应在5月上旬产卵前,幼虫防治应在6月进行。  相似文献   

14.
红树林害虫——螟蛾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次报道了危害红树林主要植物白骨壤的食叶害虫螟蛾(Acrobasis sp.),该虫在该保护区一年发生6代,以幼虫在白骨壤的顶端腋芽里越冬.本文探讨利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不同生物防治技术对其进行室内侵染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外适宜条件下应用苏云金杆菌和阿维菌素复配而成的蔬丹防治效果最理想,室内可达100%,林间达98.1%.采用白僵菌效果较差,室内外均在70%左右.从环境保护和海产养殖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应选择苏云金杆菌等生物防治措施控制螟蛾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5.
丝棉木金星尺蠖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棉木金星尺蠖是宁波市区危害冬青卫矛的主要害虫。每年发生3—4代,以幼虫、蛹越冬.文章报告了该虫在宁波的形态、年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并提出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推广生物防治,减少农药污染,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自然保护工作的一个方面.农作物大面积单一品种的种植,容易形成病虫危害,造成作物减产,质量降低.为了防治病虫害,通常施用大量化学农药.这虽然能起到暂时作用,但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农药污染使农产品质量下降;农药大量进入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连同害虫的天敌一并消灭,于是造成病虫害的再次猖獗…….多次使用同种化学农药,还会使害虫形成抗药性,从而给防治工作带来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稻纵卷叶螟上升为稻区主要害虫后,广大贫下中农和科技人员加强了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初步明确了发生为害规律,掌握了防治方法。但是越冬虫态和场所,以及发生代的虫源问题,尚不清楚,有待继续调查。现综合各地调查情况,试谈个人认识,与同志们共同商讨。 (一)越冬虫态和场所: 1.查到了部分越冬场所。据调查,华南一带一般以幼虫或蛹,在沟渠或低湿地杂草上过冬;华东一带,以蛹或老熟幼虫在稻草叶鞘,特别是无效分蘖上,以及李氏禾、双穗雀稗、马唐等杂草上越冬。一九六八年和一九七○年冬后温州地区农科所均在稻草叶鞘內查到活  相似文献   

18.
枸杞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木虱在西宁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土缝及附近杂草枝杈处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虫开始活动,4月下旬在新发嫩叶上产卵.若虫孵化后营固定生活,取食芽梢汁液,导致新叶畸形,提早干枯落叶.在越冬代成虫发生期及第一代、第二代2~3龄若虫发生盛期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可有效地降低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对农作物害虫种类和数量进行有效的预测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关键环节,因此基于捕获害虫的样本图片对农作物害虫进行准确的种类识别可以为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先验知识.由于农作物害虫种类和形态的多样性及不同种类害虫颜色和纹理的相似性,增加了害虫分类识别的难度.为提高害虫图像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稀疏表示相融合的方法来进行害虫的检测分类识别,进而实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该算法首先利用高效的深度学习caffe框架来构建提取害虫特征的网络模型,然后利用该网络模型来提取训练害虫样本的特征向量,从而建立不同种类害虫的超完备字典,最后采用稀疏表示算法来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识别.实验部分对10种常见害虫进行了检测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新提出的算法有很好的检测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20.
微红梢斑螟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是松类梢果重要害虫,分布全国,幼虫钻蛀主梢及球果,在南京每年发生2~3代,以幼虫在枯梢及树皮伤口内越冬,次年5月转移为害当年新梢。成由于6至8月出现,生活史不整齐。本文报道各虫期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治试验结果,并讨论了防治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