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剑川海门口遗址通过三次考古,特别是第三次发掘工作后,对遗址情况的了解又前进了一大步。通过研究确定发掘点后,我们基本清楚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和面积及有木桩柱的分布范围和面积。在海尾河西岸,南至河和公路交汇处北约50m处,北到育烟苗圃北界,南北距离约400m;西至环湖公路以西,东西最宽处约150m,总面积超过50000m^2,木桩分布集中区面积也达到20000~25000m^2。保存之好,面积又如此之大的早期“干栏式”建筑遗址,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2.
山南邦嘎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新发现与初步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林辉 《西藏大学学报》2001,16(4):50-51,56
邦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山南地区琼结县下水乡,现存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遗址呈条状形分布,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30米,海拔3900米。该遗址于20世纪80年代由原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全区文物普查时发现。2000年9月至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博物馆及山南文物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田野考古考察与发掘,获得了重大考古发现。邦嘎遗址是继拉萨曲贡遗址、山南贡嘎昌果沟遗址在西藏腹心地区雅砻河谷地带发现的另一重要的史前遗址,其在西藏考古学的学术地位和文物保护、研究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为进一步了解遗址的文化内涵,对遗址的性质、绝对年代、分布范围、地层堆积、出土物类型学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科学认识,联合考古队于2001年5月至6月进行了第三次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在此,本文将对此次发掘情况做个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近期 ,由我校文博学院赵丛苍副教授率领的考古发掘小组在陕南城固县宝山镇宝山村 ,发掘出一处商代遗址。这证明汉水上游地区早在夏商时期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活动区域 ,是近年来我国夏商考古的重大发现。宝山遗址位于汉水以北的城固县宝山镇一个面积不大 ,但突兀而出的塬上 ,北依秦岭 ,南邻汉水 ,是一个土地肥沃、风景秀丽的风水宝地。在发掘出的遗址上 ,房屋基址平面一般为长方形 ,多为木骨泥墙形式 ,结构清楚 ,保存良好。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烧烤遗存。此类坑一般呈圆形 ,直径多为 2 m左右 ,深 50 cm上下 ,坑内皆有较厚的烧骨、灰烬和陶、…  相似文献   

4.
以山东省汶泗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GIS技术,在现有考古资料和考古模型基础上,对研究区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遗址点进行分析,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水平的环境参数,建立预测模型,得到了研究区遗址点分布概率图.结果表明,高程、坡度以及距水系的水平距离是影响古代人类活动的三个主要环境参数.在50~100 m的高程段内遗址点分布最多,占已发掘遗址数量的40.4%;坡度方面,遗址点主要分布在坡度小于2.5°以下的地区,遗址点数目占目前发掘遗址数量的86.2%;51.4%的遗址点出现在距离水系2000 m范围以内.随着三者数值的增加,遗址点数量减少.通过遗址点分布概率图发现,遗址出现概率最高的集中在35.5°N~36.25°N,116.5°E~117.25°E之间,再次是流域的西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读玉凌家滩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五联行政村凌家滩自然村.该遗址1985年发现,1987年至今,在国家文物局和省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四次对该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调查发掘.经钻探该遗址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220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氏族墓地一处,祭坛一座,红陶块铺筑的3000平方米神庙或宫殿遗迹一处,红陶块砌筑的水井一口,巨石遗迹三处,出土各种精美玉器与其它珍贵的文物1500余件,取得重大考古成果,被评为1998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2001年7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中国文物研究所碳-14年代测定,凌家滩遗址距今约5300~5500年,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一处罕见的区域性中心聚落遗址,各类遗存齐全,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  相似文献   

6.
读玉凌家滩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五联行政村凌家滩自然村。该遗址1985年发现,1987年至今,在国家文物局和省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四次对该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调查发掘。经钻探该遗址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220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氏族墓地一处,祭坛一座,红陶块铺筑的3000平方米神庙或宫殿遗迹一处,红陶块砌筑的水井一口,巨石遗迹三处,出土各种精美玉器与其它珍贵的文物1500余件,取得重大考古成  相似文献   

7.
发现     
《科技潮》2008,(1)
阿房宫实为"烂尾楼"近日,考古人员在阿房宫前殿遗址北至渭河、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的62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先后发掘了后围寨遗址、好汉庙遗址、秧歌台遗址等,都被证实属于战国秦上林苑建筑遗址。调查  相似文献   

8.
安徽旧石器时代考古曾一直是个空白。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县猿人""巢县智人"以及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的发现,揭开了境内古人类和旧石器研究的序幕。1980年和县龙潭洞遗址发掘后,至今已发现人类化石地点2处,旧石器地点60处以上,集中在巢湖市,水阳江流域及皖北一带,时代以旧石器早中期或中期为主,晚期较少。本文概述了安徽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7月中旬,听说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张居中教授在河南贾湖遗址又有新的重大发现——发现了定音骨笛,于是我趁去合肥出差之机,和我的同事曲用心教授一道拜见了张教授并一睹国宝——骨笛的真容.张教授欣然拨冗,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他的考古发掘、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切身体会.万:张教授您好!我知道您是"文革"后78级的考古专业大学生,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的考古经历.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主椁室出现数量惊人的金器堆,马蹄金、玉器、竹简等陆续出土。2016年,这一考古发掘取得丰硕成果,为近年考古工作所罕见,是世界级历史文化遗产。2011年3月,一通群众举报电话引出一座沉睡两千多年的古墓。现在,历时5年的考古发掘,从墓园到墓葬区,再到都城遗址,千年古墓有哪些惊世发现?海昏侯墓重大考古发掘背后有哪些趣闻轶事?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如何展现他们的奢华生活?墓主身份的确认2016年1月,考古队员开启内棺后发现尚存墓主人遗骸痕迹,在遗骸的腰部位置,放置着一枚白色玉印,玉印上刻有"刘贺"二字,这是西  相似文献   

11.
新华网兰州 10月 2 1日电长期发掘和研究大地湾遗址的考古专家郎树德 ,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 ,大地湾遗址以及近年来国内新发现的十多处上万年遗址表明 ,华夏文明起源的时间可能更为久远 ,华夏文明史可能不限于传统所说的“上下五千年”。郎树德认为 ,这些遗址的发现与大址湾遗址的发现一起说明 ,中国农业和彩陶起源的时间与世界上最早的两河流域同步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陶器、最古老的农业起源地之一。而规模大、记录完整、内容丰富的大地湾遗址则为此提供了比较系统的实证。主持大地湾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的郎树德副研究员指出 ,大地…  相似文献   

12.
人头墩     
希非 《青年科学》2009,(9):13-13
在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城南2.5公里处,有14个高约10米、直径达几十米的圆形夯土墩台。通过对部分墩台的发掘。考古人员发现其中均埋葬着大量人头骨,距今约有两千多年。经专家鉴定,这些人头骨属于20至30岁的男性青壮年.应该是当时战败者的首级。对这14个土墩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地下水的累积效应,以阿拉干断面和第12~18次生态输水为例,建立塔里木河下游典型平原断面间歇性输水下的局部地下水数值模型。采用基于互补相关理论的平流[CD*2]干旱模型计算实际月最大蒸散发速率,模型经率定验证后可应用于生态输水对地下水的累积效应评价。刻画地下水对生态输水的时空响应规律是评价累积效应的有效手段,通过地下水对输水的有效响应距离和受水面积2个指标,揭示输水前后地下水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输水后812m地下水距河道的最大响应距离扩大到1100m,中高水位受水面积达到低水位受水面积的161倍,输水有效范围主要分布于距河道1000~2000m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保护露天发掘的杨官寨遗址——中国首个发现的庙底沟时期完整环壕的大型聚落免受自然环境破坏,急需研究考古发掘现场遗迹表面防风化材料。方法通过实验室内测试分析,筛选并确定遗迹表面防风化材料种类、配方及施工工艺,然后应用于考古发掘现场加固实验。结果通过室内渗透加固效果、防雨抑菌能力及加固强度等方面的对比,确定采用加0.2%MP3005S保水剂的2%水性环氧作为现场遗迹的防风化材料。在杨官寨遗址发掘现场遗迹实际应用中发现,防风化材料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结论经过室内和现场的实验表明:添加0.2%MP3005S保水剂的2%水性环氧树脂能有效提高遗迹表面的强度,保证杨官寨遗址发掘现场遗迹考古信息的准确提取及其长久保存,可望推广应用到与杨官寨遗址相类似遗址表面防风化保护中,减小自然环境对遗迹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2000年6月以来,为配合《四川省文物地图集》编写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四川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下,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阿坝州文化局、州文管所、茂县博物馆等当地文博单位,在岷江上游地区开展了全面、详细的考古调查,并以调查工作为基础,先后对茂县营盘山古蜀文化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试掘和考古发掘。考古调查范围遍及岷江上游干流及其主要支流黑水河、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1998,(4)
辽金城坦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凉水河以北50m 处。1990年在该处建住宅楼时发现了金中都的南城坦水关遗址,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1年市政府决定在该处建造博物馆予以保护和展览。1995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辽金城坦博物馆是地下遗址与历史陈列相结合的考古专业性博物馆,它以距今840余年前的金中都南城坦水关遗址为基础进行建筑的。博物馆外形象一座巍峨的古代城堡。建筑面积2500m~2,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地下部分是目前我国体量最大的古代都城水关遗址,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和水利设施的重要实例。  相似文献   

17.
西安半坡遗址是1954年到1957年先后五次发掘出来的大约六千年前的一个原始公社的遗址.发掘总面积10,000平方米左右,完整的房屋遗迹40多处,各种墓葬200多座,获得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近万件之多.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繁  相似文献   

18.
正读史的时候,常注意到古人好酒,埃及人喝,希腊人也喝;商人喝,周人也喝。在家喝,出门喝;几个人一块喝,自己独处时,还是喝。考古发掘显示,古人好酒,源自祖辈。欧、亚、美、非各洲,各地文化遗址普遍留下先民酿酒喝酒的证据。谷物、无论水果,面包或是蜂蜜,都可以酿酒,风味虽然不同,饮者都能乐在其中,还说出"三杯通大道"、"酒中有真理"的名言。喝酒是否能喝出真理,我们不太清楚,喝酒要比喝水安全,倒是事实。  相似文献   

19.
辽宁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在我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迄今在辽宁境内发现了代表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初步建立了辽宁旧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发展序列。特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10余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存和生活状况、人类文化的发展、传播和古人类的迁移、分布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根据这些材料探讨与旧石器晚期文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等地部分重要疑似具有天文观测与天象崇拜功能的考古遗址进了天文考古考察。遗址年代跨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到1700年前的魏晋时代。这是在中国境内第一次大范围的考古天文调查。首先提出对史前文明中心遗址的"天文环境"进行测量和探讨,包括考察遗址周围有无适合观测某些特定季节日出的山峰轮廓,考察遗址在建筑朝向或布局上有无特定的天文意义。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子山遗址的结构表明当时已经用天文方法正南北。其石板上的北斗星象,反映了北斗星崇拜的悠久传统。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和东山嘴遗址发现的石块堆砌的圆丘,很可能具有宇宙图景的意义。东山嘴遗址地势高出,东面山廓明显,是理想的"地平历"观测系统。大汶口文化可能有春秋分日出天象崇拜,宗教图腾意义重大。大朱家村遗址的豆家岭,有可能就是大朱家村遗址的太阳观测祭祀台。山东龙山文化两城镇遗址和王湾三期文化(旧称河南龙山文化)王城岗遗址似乎都没有明显的"地平历"观测环境。我们的研究表明,陶寺文化兼有"地平历"和圭表测影系统。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早于陶寺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晚期和王湾三期文化大致与陶寺文化同时,这意味着中国史前天文观测技术经历了从观测日出方位向圭表测影的演变。中国考古天文学研究,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源流、中国远古文明的起源以及中国古代敬天崇拜的内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