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试验表明在土壤速效氮110.0mg/kg、速效磷32.4mg/kg、速效钾67.0mg/kg的中海拔地区种植水稻,N素仍然是水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其次是K素,只有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钾肥才能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而P素对水稻产量无影响,增施磷肥均没有增产效果;从肥效看,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和氮钾肥配合施用效果明显优于氮、磷、钾肥单施和氮磷、磷钾肥配合施;从肥料利用率看,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氮肥、钾肥的利用率较高,氮肥利用率为27.5%,钾肥利用率为56.5%,磷肥的利用率无论是单施还是配合施用都极低,在-2.6至2.6之间;从肥料贡献率看,施用氮肥的四个处理均较高,在24.3—41.9%之间,以施氮磷钾肥处理的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磷酸二氢钾(KH_2PO_4)内含五氧化二磷52%、氧化钾34%,为白色结晶体,无味、无臭、无毒、易溶于水,呈弱酸性。在工业上是医药、味精工业原料。在农业上是一种高效磷钾复合肥,在农作物需要的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它含有磷、钾两种,因此适时施用磷酸二氢钾能立即弥补农作物对磷、钾肥的需要,它能促进作物根茎和籽粒的生长,施用后苗全、苗壮、根系发达粗壮,千粒重增加,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磷酸二氢钾能适用于各种作物,据有关单位初步试验,一般增产幅度,水稻5~10%左右;棉花15%左右;玉米20%左右;番薯24%左右,并且使用后有抗倒伏,促早熟和防锈病的作用。对紫云英浸种,可提高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人工羊草地的产草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羊草地上进行氮、磷、钾肥料实验,研究施肥对羊草产草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单施氮肥效果好,产草量达9.65t/hm~2,较不施肥增产2.75倍,较单施磷肥和钾肥增产71.0%和84.0%;肥料配施效果优于单施,氮、磷肥配施较单施氮肥和磷肥增产19.6%和105.3%,氮、磷、钾肥配施最好,产草量达14.11t/hm~2,较氮、磷肥配施增加16.5%,较单施氮、磷、钾肥分别增产26.6%,117.6%和122.7%.施肥可显著提高羊草对氮、磷、钾的吸收,单施氮肥羊草的氮、磷、钾的积累量分别较不施肥增加7.51,2.98,2.99倍;氮、磷、钾肥配施的养分积累量最高,氮、磷、钾较单施氮肥分别增加15.3%,27.9%和36.6%.  相似文献   

4.
复混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含量的肥料.复混肥料的主要缺点是不含微量元素,而土壤得不到微量元素的补充,对于某些农作物的生长是不利的.如果在复混肥料加入含有某些微量元素,虽能提高肥效,但也增加了肥料生产的成本.另外,长期使用不含微量元素的复混肥料,还会造成土壤的酸化和板结.也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硅肥是一种以含有硅酸钙为主的肥料,主要由硅、钙、镁等化合物组成。有效硅含量在30%以上,氧化钙、镁的含量在35%以上,还含有丰富的铁、磷、锌、锰、钼、铜等微量元素。是继氧氮、磷、钾肥之后的第四大肥料。  相似文献   

6.
稀土微肥应用于茶叶的试验初报王留海喻子清汤家彬稀土微肥是南大化学系研制的新型络合肥料。在氮、磷、钾肥料正常施用的基础上,应用稀土微肥可激活作物酶系统,调节农作物的生长机能,促进农作物发芽、生根和优化叶绿素组织,激发农作物对氮、磷、钾等养份的吸收,增加...  相似文献   

7.
钾肥春秋     
林蒲田 《安徽科技》2000,(11):47-48
在氮、磷、钾肥料三要素中,钾虽居末位,但其作用却不可小看。钾在植物体内约占1%。各种农作物钾需求量均较高,尤其在水稻、玉米、高粱、红薯、马铃薯、甘蔗、苎麻、西瓜等作物生长过程中,需钾量超过氮,更超过磷。钾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植物不可缺少的生命元素。  相似文献   

8.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随着农业生产中氮、磷肥的大量施用,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复种指数的不断增加,钾素已成为限制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的重要因素〔4~7〕。近年来,在冀东地区蔬菜生产中出现了重施氮、磷肥,轻施钾肥的现象,致使蔬菜的氮、磷、钾素营养失调,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选用冀东地区主要蔬菜之一的小油菜,来探讨施用钾肥对小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试验于1998年4月~6月进行。供试土壤采自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果园,…  相似文献   

9.
生物钾肥是一种硅酸细菌。新疆土壤中虽然含有丰富的钾资源,但土壤多属盐碱土且碱化程度偏高,溶重偏大,多被土壤固定,而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中速效钾的缺乏,已成为限制作物优质高产的一大因素。1995-96年两年在147团13连每亩以1公斤生物钾肥拌种,并在小麦追肥中亩施1公斤生物钾肥,和其它肥料拌匀混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增加3.4─1.2粒,千粒重提高1.2-0.8克,单产提高48.3-73.6公斤,土壤中碱解氮提高4.3-5.4%,速效磷提高7-17.5%,速效钾提高5.78-8.27%。  相似文献   

10.
宁夏平罗春小麦氮、磷、钾肥肥效及适宜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414”实验方案研究宁夏平罗县春小麦施用氮、磷、钾肥料的效果和最佳用量.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春小麦籽粒产量;氮、磷、钾肥对春小麦的增产率,氮肥显著高于磷、钾肥,而磷肥又高于钾肥.根据肥料效应方程,确定春小麦最高产量(5231.5kg/hm。)时的氮、磷、钾肥的最佳施肥量分别是258kg/hm^2(N),173kg/hm^2(P2O3),22kg/hm^2(K2O);经济最佳产量(5220.7kg/hm。)时的施肥量是257·9kg/hm^2(N),173.0kg/hm^2(P205),21.6kg/hm^2(K20),氮、磷、钾肥的施肥质量比为1:0.67:0.08.对于指导该地区农业的合理施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国急缺钾肥和钾盐矿世界上的钾盐矿,90%以上都是用来生产钾肥.钾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使农作物根系发育、枝杆粗壮、增加分蘖,促进蛋白质及淀粉的合成,增加农作物抗病、抗旱、抗寒能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我国耕地面积只占全世界的7%,而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提高单产是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而提高单产的关键是科学种田、科学用肥,保持氮、磷、钾的合理比例.  相似文献   

12.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伊利牧场的盐碱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燃煤烟气脱硫副产物对盐碱土的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地施用脱硫石膏后对营养元素有一定的影响,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与改良前比显著提高,速效磷和碱解氮的变化趋势相似,第二年的含量都高于第一年的,随着时间的持续改良效果显著,速效钾在改良初期明显的增加,之后一直递减,因为没施钾肥,随着植物的利用土壤中钾素递减。盐碱地改良后,施用肥料会提高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水分和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影响作物生长的2个重要环境因子,合理地灌溉和施肥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试验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盆栽水肥耦合试验,研究水肥耦合对苦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及水分单因素效应对苦荞产量的影响均呈抛物线趋势,影响顺序为,灌水量氮肥钾肥磷肥;水肥对苦荞产量的影响存在耦合效应,影响最大且达到显著水平的是水氮耦合,其他耦合如氮磷耦合、氮钾耦合、磷钾耦合、水磷耦合和水钾耦合对产量影响效果均不显著;当各因素为,x1=0.205、x2=0.0821、x3=0.0846、x4=0.267,即实际水肥耦合配比为氮肥476 kg/hm2、磷肥333 kg/hm2、钾肥279 kg/hm2、灌水量4 608 L/hm2,可获得最优水肥耦合模型的苦荞产量.  相似文献   

14.
水稻氮、磷、钾肥效"3414"不完全试验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为取得土壤养分供应量、作物吸收养分量、肥料利用率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采用 3414不完全试验,在西昌市7个试验点6个土壤类型上实施水稻的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优于氮磷、氮钾和磷钾之间的配合;氮肥主要通过影响植株的分蘖、株高、穗长等总体发育影响水稻产量,磷肥、钾肥主要通过影响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水稻产量;不同试验点间水稻的增产率、产出率和产投比均以氮肥最高、磷肥次之、钾肥最后.  相似文献   

15.
钾肥对甘薯产量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二因素三水平组合为正交设计试验,对甘薯施肥用钾肥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在同一种插植方式的块根产量结果中,产量表现为:氨、磷、钾配合产量高于氮,钾配合肥,施氮、钾配合肥高于氮,磷配合肥。因此,在甘薯栽培上,应采用氮、磷、钾配合肥施用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以津北288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以氮、磷、钾为主要探讨因子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农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料的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总产量,磷肥对穗长影响不大,钾肥对百粒重影响不大,最佳水平为N2P2K2;氮、钾交互效应对穗粗作用显著,增产最佳处理为N1P2K1;三因素配施以处理N2P2K2最佳.  相似文献   

17.
1971年西德《阿轧鲁考》(Аглусн)商行开始生产一种用作根外追肥的肥料,称为符克沙尔(Вуксал)。这种新肥料能促进植株根系的生长,也能提高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符克沙尔是由许多成分组成的一种综合性液体肥料。在其含量中,氮、磷、钾三要素为9%、9%和7%,并以各种氨态氮、硝态氮和胺态氮,某些磷酸盐,硫酸钾和钾的其他化合  相似文献   

18.
<正> 液氨是含氮量高的优质液体氮肥.氮素在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十二种元素中占居首位,其次是磷和钾,三者缺一不可.我国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一般呈现缺磷、少氮、富钾肥的状况,因而在对土壤施入氮肥的同时根据不同土壤养分含量,不同品种的作物及作物生育的不同时期施入适量的磷肥是必要的.棉花是喜磷作物.根据中国棉花研究所试验研究,对棉花施用氮肥,施肥量同产量的关系呈抛物线产量效应曲线(如图).棉花产量对施肥的反应称为肥料效应.由图1可看出,肥料效应的第一阶段是产量随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肥料效应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所以是大于零的正值,产量仍在增加,并达到最高值;肥料效应第三阶段,施肥量增加时边际产量出在一定栽培条件下,出现这种现象可以用最小养分律的观点来说明.即棉花生产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种或几种必需营养元素(称最小养分)的不足会明显影响棉花的生长和产量,而且棉花产量的提高常常取决于这一最小养分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石蒜鳞茎栽培中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3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施氮、磷、钾肥与石蒜鳞茎质量增长量之间的效应模型,经检验二次回归模型拟合较好。通过对肥料主效应的分析得出氮、磷、钾3因素中促进石蒜磷茎质量增加作用依次为钾肥、氮肥、磷肥;对两因素交互效应的分析得出,在氮肥和钾肥、氮肥和磷肥、磷肥和钾肥处理之间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正交互效应。模型经计算机模拟寻优,对于试验地块上种植的石蒜鳞茎,氮、磷、钾因素的最佳施肥组合方案为:氮肥422.4~702.2 kg/hm2、磷肥363.6~573.4 kg/hm2、钾肥299.9 kg/hm2。  相似文献   

20.
以西南山区主推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原种为材料,采取4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种植密度,氮、磷、钾施用量对青薯9号产量、单株重与株高之间的综合效应,通过数学模型分析表明:种植密度、氮、磷、钾施用量单因子对产量的影响排序为:氮肥种植密度磷肥钾肥;对单株重的影响排序为:氮肥钾肥种植密度磷肥;对株高的影响排序为:种植密度氮肥钾肥磷肥。计算机频数分析表明:当种植密度为4 543~4 691株/666.7 m~2,尿素施用量为11.85~12.54 kg/666.7 m~2,过磷酸钙施用量为32.2~32.85 kg/666.7 m~2,硫酸钾施用量为37.415~42.08 kg/666.7 m~2时,青薯9号产量在1 900 kg/666.7 m~2以上,单株重在0.51 kg/株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