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美国Millipore切向流超滤系统,在消除了油井产出液中盐等杂质影响的前提下,准确测定了产出液中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并与注入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油井采出的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幅度降低,而水解度明显提高;传统方法所测的油井采出液中的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复配的助溶剂,对聚丙烯酰胺的高浓度后水解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水解过程中助溶剂加入量、水解浓度及干燥温度对Mr(聚丙烯酰胺)的影响,确定最佳的高浓度水解和干燥工艺参数:每克胶板助溶剂加入量为10mg,水解浓度20%,干燥温度90℃,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美国Mllipore切向流超滤系统,在消除了油井产出液中盐等杂质影响的前提下,准确测定了产出液中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并与注入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油井采出的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幅度降低,而水解度明显提高;传统方法所测的油井采出液中的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驱注入与产出聚丙烯酰胺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美国Millipore切向流超滤系统,将见聚油井产出聚丙烯酰胺溶液提纯浓缩后分析其质量浓度,进而准确分析见聚油井产出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和水解度,并与注入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和水解度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注入聚丙烯酰胺相比,见聚油井产出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明显降低,水解度则显著增加,变化差异与聚丙烯酰胺的注入情况、油藏条件、渗流条件、井距及停留时间等密切相关。这对深入了解聚合物驱的作用机理及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粘度法确定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K,α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聚丙烯酰胺常温静置水解,制取不同水解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用粘度法求得在30℃、1NHaNo_3和25℃、0.5NNaCl体系中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K,α值。水解度范围为0~50%;分子量范围为1×10~6~5×10~6.  相似文献   

6.
高特性粘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聚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过硫酸铵-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甲醛合次亚硫酸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剂与偶氮(2-咪基丙烷)盐酸盐为复合引发体系,对丙烯酰胺采用先加碱聚合-后水解的工艺制备了高特性粘数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研究了水溶液聚合过程中引发体系的组成及各组分浓度和助剂对所合成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特性粘数的影响。通过实验,最终确定了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制备高特性粘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引发体系与最佳的合成条件,并通过正交试验的设计得出了各种试剂对特性粘数影响的程度。利用该方法能够合成出水溶性好、特性粘数高达21.37mL/g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7.
用HAAKE RS 150流变仪对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柠檬酸铝交联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流变性及其时间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1g/L及NaCl质量浓度为2.0g/L的交联聚合物溶液与同条件的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流变性不同,交联聚合物溶液在中等剪切速率范围内(400~1000s^-1)表现为胀流性,低剪切速率(43~400s^-1)时为假塑性,高剪切速率(1000~1500^-1)时表现为牛顿性;而相应的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只表现轻微的假塑性(5~900s^-1)。交联聚合物溶液具有时间效应,表现为负触变性(震凝性),而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流变性不产生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8.
以过硫酸铵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甲醛合次亚硫酸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剂与偶氮 (2 咪基丙烷 )盐酸盐为复合引发体系 ,对丙烯酰胺采用先加碱聚合后水解的工艺制备了高特性粘数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研究了水溶液聚合过程中引发体系的组成及各组分浓度和助剂对所合成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特性粘数的影响。通过实验 ,最终确定了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制备高特性粘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引发体系与最佳的合成条件 ,并通过正交试验的设计得出了各种试剂对特性粘数影响的程度。利用该方法能够合成出水溶性好、特性粘数高达 2 1.37mL/g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9.
用HAAKERS150流变仪对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柠檬酸铝交联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流变性及其时间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1g/L及NaCl质量浓度为2.0g/L的交联聚合物溶液与同条件的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流变性不同,交联聚合物溶液在中等剪切速率范围内(400~1000s-1)表现为胀流性,低剪切速率(43~400s-1)时为假塑性,高剪切速率(1000~1500s-1)时表现为牛顿性;而相应的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只表现轻微的假塑性(5~900s-1)。交联聚合物溶液具有时间效应,表现为负触变性(震凝性),而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流变性不产生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10.
将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应用于部分水解聚丙酰胺(HPAM)的改性,通过碾磨次数的变化得到了不同碾磨次数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样品;实验研究了碾磨过程中HPAM特性器数及表现器度的变化;考查了剪切速率及老化时间对碾磨后HPAM溶液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碾磨使HPAM特性黏数及表现器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抗剪切性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均聚共水解的方法,以丙烯酰胺为单体、Na2CO3为水解剂,β-二酮为配位剂,复合引发体剂体系下,制备了高分子量速溶型聚丙烯酰胺,研究了单体、引发剂、配位剂、pH值以及引发温度对反应速率和产物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引发剂、配位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0.005%、0.05%,pH值为10.5,引发温度为15℃时,得到水解度为25%左右,重均分子量为1 900×104以上的高分子量速溶型阴离子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12.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易发生机械降解,化学解降,热降解反应,造成分子量下降,由于分子量高达两千万,只要大分子链上有几个交联点,就会形成水凝胶造成溶解性急剧下降,选择的条件就是尽量避免以上两个副反应的发生,形成超高分子量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13.
针对驱油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 HPAM)耐温抗盐性差的缺点 ,合成了磺化聚丙烯酰胺( SPAM) .探讨了丙烯酰胺单体 ( AM)浓度、引发剂、聚合反应温度、磺化反应温度、体系 p H值等因素对 SPAM制备的影响 ,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 ;产物提纯后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磺酸基团确实被引入分子中 ,测得 SPAM的分子量在 60 0万以上 .SPAM的溶解性能良好 ,耐盐、抗温性能均比 HPAM有较大提高 ,有望应用于工业实践 .  相似文献   

14.
反相悬浮法碱水解合成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加碱水解,共沸脱水的方法合成了分子量达107数量级的粉状、速溶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确定最佳引发体系为K2S2O8-DM- NaHSO3,适宜的反应温度为35℃ ;研究了水解度与水解时间、水解温度、水解剂加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最佳水解时间为40min,水解温度为50℃, 碱与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0.2。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有机溶剂可解决反应后期体系粘度大、易交联产生不溶物、不易成粉等问题。初步探讨了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测定方法,认为采用乌氏粘度计一点法,在25℃,0.2mol/L NaCl水溶液中测定样品的[η],使ηr=1.2~1.5 ,试样质量浓度≤ 0.5g/L较好。[η]=kMα 中,k取3.684×10-2,α取0.646。  相似文献   

15.
猪小肠抗菌肽的提取及部分生物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将新鲜猪小肠超声破碎,经高温处理、乙酸浸提后,再经Sephadex G100和Sephadex G25凝胶柱过滤层析,收集各组分并用琼脂糖弥散法检测各组分的抗菌活性。收集具有抗菌活性的组分,经Tricine 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分析为一条蛋白带,分子量约为5972Da左右,得到电泳纯的猪小肠抗菌肽。该抗菌肽对大肠杆菌C8400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株、绿脓杆菌ATCC27853株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并能灭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6.
用葡聚糖凝胶G—75亲和层析柱和猪甲状腺球蛋白—ABSE交联琼脂亲和层析柱纯化所得的蚕豆外源凝集素,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前一方法提取的蚕豆外源凝集紊呈一条深色带,一条浅色带,后一方法提取的蚕豆外源凝集素呈一条显色带。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亚基分子量为23800。血凝反应表明蚕豆外源凝集素能显著地凝集兔的红细胞,对人(A型和O型)和猪的红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凝集效应,并对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促有丝分裂作用。用猪甲状腺球蛋白—ABSE交联琼酯作为亲和吸附剂与国外沿用的Sephadex G—75法相比较,具有成本低、操作步骤较简便的优点,此外,它所提取的蚕豆外源凝集素的生物活力也较鬲。  相似文献   

17.
毛酶蛋白酶对大豆蛋白具有较高的水解效率以及对蛋白水解物良好的脱苦效果,因此在大豆多肽的制备方面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开发这一蛋白酶系,采用离子交换,疏水层析及凝胶层析对其进行了分离纯化,从雅致放射毛霉As3.2778的发酵麸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蛋白酶,其纯度提高了22.7倍,酶活回收16.1%,最终比酶活可达到6094u/mg。电泳分析发现,该蛋白酶在还原及非还原条件下均显示出单一条带,表明该酶已达到电泳纯,并且是一单体蛋白,其分子量大约在32KDa。酶谱分析表明,纯化的蛋白酶仅为原发酵麸曲中三种蛋白酶组分中的一种。以大豆蛋白为底物,探讨了纯化后的蛋白酶对大豆蛋白的水解效果。结果显示,该蛋白酶在55℃,pH8.0~10.0的条件下对大豆蛋白显示出较强的水解能力。对比实验发现,纯化的毛酶蛋白酶对大豆蛋白的水解效果优于Papain、Alcalase及Protamex,表明该蛋白酶具有更为广泛的肽键选择性,对大豆蛋白亲和力更强,在大豆蛋白肽链上存在相对较多的酶切位点。  相似文献   

18.
反相悬浮共聚合成聚丙烯酰胺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钠为单体,采用反相悬浮自由基共聚的方法进行了合成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中试研究 ,并得到了分子量达 1.45×10 7的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比较了中试与实验室小试两种情况下聚合条件的不同 ,确定了原料丙烯酰胺中金属杂质铜和铁的含量 ,研究了原料丙烯酰胺在有机络合物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存在下与丙烯酸钠的共聚 ,并研究了中试条件下一些因素如引发剂浓度、脱水时间对产品分子量和溶解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聚合体系中加入占丙烯酰胺质量 0.025 %的EDTA能显著提高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 ,在本实验条件下 ,引发体系K2S2 O8-NaHSO3 的最佳用量是K2S2O8、NaHSO3 分别占单体质量的 0.05 % ;并且还发现 ,随着脱水时间的延长 ,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和溶解性能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