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在硫酸钠转化氯化钾制取硫酸钾工艺流程确定的条件下,分别取原料配比、加水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及不同水平进行制取钾芒硝和硫酸钾的正交试验,得到其相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产品硫酸钾未经洗涤纯度可达95.5%,Cl-含量低于1%。  相似文献   

2.
屠兰英 《青海大学学报》2004,22(1):34-35,45
研究了硫酸钾生产中用空气氧化——酸性沉淀法除铁工艺,通过试验确定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溶液中铁含量可控制在0.01g/L以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石膏转化法生产的粗产品硫酸钾滤饼体系,应用电位滴定,测定了滤饼中硫酸钾含量,并建立二阶微商法计算终点体积和终点电位的数学公式和编写相应的FORTRAN程序求解。实验结果与四苯硼钠重量法作了对比,平均相对误差-1.85%,方法精密度为+1.26%,钾回收率为99~102%.该法与四苯硼钠重量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反应萃取制备硫酸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反应萃取制备硫酸钾的过程.结果表明,三辛胺-异戊醇混合萃取剂对盐酸有良好的萃取性能,一级萃取时反应在常温下的单程转化率为88.64%,产品硫酸钾中含氯量为0.18%,达到国标优等品标准.  相似文献   

5.
在一系列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考察了氨催化下石膏转化法制取硫酸钾中各种因素对氯化钾转化率的影响,应用一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各单因素实验数学模型,得出了反应的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氯化钾转化率可达94%.  相似文献   

6.
对硫酸铵转化法生产硫酸钾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该方法工业化生产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叔胺体系萃取剂萃取盐酸过程中不同因素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证实了萃取剂的萃取机理,确定了过程在所选定因素的水平范围内的最优条件:1.54mol/L盐酸,50%体积浓度的叔胺,10%体积浓度的异戊醇.同时进一步考察了萃取剂萃取分离盐酸和硫酸过程中因素对其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法确定主次因素并选择最优工艺条件:1.44mol/L盐酸,10%体积浓度的叔胺,10%体积浓度的异戊醇,0.78mol/L硫酸.对研究溶剂萃取法从氯化钾制硫酸钾的工艺优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利用磷石膏、采用一步法制取硫酸钾的工艺条件,通过分析影响反应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获得了最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王俊杰 《石河子科技》2010,(1):47-47,46
<正>工业制取硫酸钾成熟的工艺有许多,而在生产中,利用混合盐制取硫酸钾工艺的成本是最低的。利用混合盐制取硫酸钾,就是用氯化钾与混合盐通过两段法制取硫酸钾,第  相似文献   

10.
鲍鱼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鲍鱼多糖提取工艺参数.通过对固液比、提取温度以及提取时间的研究,确立各因素工艺条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当固液比为1:40、温摩为80℃、提取时间为3h时,得到了较好的提取率.在选择的最佳的工艺参数下,提取的鲍鱼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74.89%,鲍鱼(干)中多糖含量为9.23%.  相似文献   

11.
磷石膏转化法生产硫酸钾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介绍了以磷石膏、碳酸氢铵和氯化钾为原料两步法制备硫酸钾的新工艺,研究了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转化法制备硫酸钾的工艺条件.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2.
以Fe2(SO4)3和K2S2O8为复配催化剂,对乳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乳酸正丁酯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醇物质的量之比1:3,催化剂1.6g,带水剂苯5.0ml,反应时间2.0h,减压蒸馏,收集80~82℃/1.8KPa的馏份,酯化产率达93.2%。  相似文献   

13.
氯酸钾-耐尔蓝体系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亚硝酸根在醋酸介质中对氯酸钾氧化耐尔蓝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催化光度新方法.测定亚硝酸根的线性范围为0~0.3 mg/L,检出限为0.0n mg/L  相似文献   

14.
硫酸钾生产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国内外硫酸钾生产技术,介绍了国产化技术进程和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芒硝与氯化钾复分解法生产技术,并对3种国际成熟技术进行了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15.
盐渍土作为一类特殊的工程地质体,其变形特性受环境的影响繁多而复杂。通过郑徐高铁兰考段硫酸盐渍土的室内变水头渗透试验及标准固结试验,研究了不同含盐量的硫酸盐渍土渗透系数与压缩系数在不同含盐量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含水量条件下,硫酸盐渍土渗透系数随含盐量增加而减小;在干容重为1.75 g/cm3,含盐量为5%条件下,渗透系数KT∈(4.84~8.44)×10-5cm/s;在同一含盐量条件下,不同含水量的硫酸盐渍土渗透系数几乎不变;在干容重为1.75 g/cm3,含水量为21%条件下,试样的压缩系数a1-2∈0.21~0.60 MPa-1,且随含盐量的增加先减小,在含盐量5%处取得最小值后又略微增加。为郑徐铁路路基的设计及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高浓度硫酸盐废水厌氧生物脱硫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单相上流式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启动条件和稳定运行的全过程。利用人工配水成功启动和稳定运行的UASB反应器在硫酸盐容积负荷1.8kg.(m3.d)-1,COD容积负荷5.0kg.(m3.d)-1时相应的硫酸盐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5%左右和35%左右。温度低于20℃或者硫化物浓度高于300mg/L时都会抑制硫酸盐还原,导致硫酸盐和COD去除率降低。温度高于20℃或者硫化物浓度低于300mg/L时,硫酸盐去除率可以保持稳定在90%以上。反应器功能微生物驯化富集成功后,可以保持稳定的硫酸盐和COD去除率,提高进水负荷对其影响不大,能短时间内提高到较高的进水负荷。合理的对反应器进行气体吹脱可以有效脱除废水中游离的H2S降低硫化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硫酸盐去除率和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17.
为得到硫酸盐渍土初始含水率、初始含盐量以及生石灰和粉煤灰掺量对改良后盐渍土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人工配制硫酸盐渍土为基础,用生石灰和粉煤灰作固化剂,以初始含水率、初始含盐量、生石灰和粉煤灰掺量为试验因素,经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获得了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并选取部分固化土试样进行三轴UU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含盐量、生石灰和粉煤灰掺量是影响固化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且前者影响更为显著;最优固化方案为:初始含水率17%、初始含盐量2%、生石灰和粉煤灰掺量6%+18%,此时抗压强度为0.541 MPa。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生产氯化硫酸亚铁的优点,通过与三氯化铁、聚合硫酸铁的比较试用,总结了氯化硫酸亚铁的净水效果、经济效益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开发给水处理优良的混凝剂,分析了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原理、开发生产的主要难点,在此基础上对聚合硫酸铁的生产新技术及给水处理上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提高反应温度可加快反应速度,采用强氧化剂KClO3(或NaClO3)直接氧化法可大大提高氧化能力,且氧化产生的杂质K盐或Na盐对水质不会造成新污染.该技术解决了生产聚合硫酸铁的主要难点,开发生产的聚合硫酸铁满足性能指标,且用量少、成本低、处理效率高、适用水质的范围广.该成果对给水处理混凝剂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