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巢湖十五里河河口湿地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口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也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河口湿地植被在不同时期内种类和组成的变化,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文章以巢湖十五里河河口湿地为对象,在巢湖处于枯水期和丰水期时,分别对其植物群落进行了野外调研,研究发现:枯水期河口湿地分布植物有21种,隶属于18属,11科;丰水期河口湿地分布植物11种,隶属于10属,7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枯水期时河口湿地植物组合类型有8种,丰水期时河口湿地植物组合类型为4种;枯水期时河口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比丰水期时高,但其均匀度比丰水期时低;湖泊水位、河口水质和人类活动是河口湿地植物种类和组成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阜新新邱露天矿排土场植被恢复过程中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在本研究区域内,猪毛菜(Artemisia scoparia)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最强,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是最强的。与伴生物种的重叠值也是很高的。但并没有出现明确的关系。(2)黄花蒿(Artemisia annua)与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se),蒙古蒿(Artemisia mongolia)与早熟禾(Poa annua)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最高,说明它们对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高,能充分的利用资源。(3)猪毛菜(Artemisia scoparia)、黄花蒿(Artemisia annua)、蒙古蒿(Artemisia mongolia)同属于菊科草本植物,对环境的生存条件比较相似,所以它们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这些结论有助于了解生态恢复中的种群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长治市浊漳河南源湿地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运用TWINSPAN和生境分类法对样方进行分类,并运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J′)进行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Patrick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J′)能很好地反映各群丛和不同生境下群落的多样性变化规律。(2)TWINSPAN分类和生境分类得到的群落多样性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即湿生植物群落沼生植物群落=中生植物群落水生植物群落。(3)生境异质性和物种的生态学特性对植物群落的分布、物种组成及其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自然保护区湿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根据TWINSPAN分类结果,采用物种丰富度(R)、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eaver指数(H’)、均匀度指数(E1)等对山西省36个自然保护区湿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8个群丛的R平均值为1-4.119、H′平均值为0-1.165,二者曲线走势相一致;草本植物群落的H′较小,表明山西省自然保护区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偏低;E1平均值为0.17-0.957,其中较大及较小的两个极端均为水生植物群落,而其余湿生及湿中生群丛较居中。在36个自然保护区中,涑水河源头自然保护区R最高,平均值为6;而绵山自然保护区的R最低,平均值为1.5;H′平均值为0.335-1.617。整体而言,山西省南部的自然保护区湿地物种多样性指数普遍高于中、北部地区;E1平均值为0.501-0.984;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在内蒙古草原锡林河流域土壤水分含量梯度上,测定土壤含水量并调查植物群落样方,探讨植物群落生物量及多样性沿水分梯度的变化.发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的单峰关系;而香侬威纳指数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含水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香侬威纳指数与地上生物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Pielous均匀度指数与地上生物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半干旱草原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生产力的影响极为显著,但不同土壤含水量对群落均匀性的影响有限,说明除土壤含水量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草原植物群落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太湖西区公路两侧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按植物群落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藤本层,运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无锡马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公路两侧主要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各植物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的4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具有相关一致性,草本层则差异较大;(2)公路边坡经人工植被修复后,植物物种多样性比未经修复的显著增加,起到防护边坡和改善景观的作用;(3)修复的湖滩地植物群落盖度大,但种类单一,故物种多样性较低;(4)原生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大;合理的人工修复可促进受损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增加;(5)通过物种多样性计算方法的比较,可以更客观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状况。  相似文献   

7.
龙蟠河公园有47科72属101种园林植物。植物群落结构表现出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建议在构建植物群落多样性时,优选乡土树种和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植物。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入侵植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和土著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种间竞争的影响,以喀斯特石灰土为培养基质,在单一种植、分隔种植和混合种植3种不同竞争强度的种植模式下,对紫茎泽兰和黄花蒿进行接种和不接种AMF处理,比较二者的生长及磷营养状况,分析接种AMF对紫茎泽兰和黄花蒿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接种相比,接种AMF提高了3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紫茎泽兰、黄花蒿的生物量及磷吸收量;与单一种植相比,随竞争强度增加,紫茎泽兰对菌根依赖性降低,黄花蒿对菌根依赖性则呈现增加趋势,紫茎泽兰生物量及磷吸收量随植物间竞争增强呈现降低的趋势。对种间相对竞争能力和竞争比率的分析可以发现,接种AMF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紫茎泽兰的竞争力,提高了黄花蒿的竞争力,对抑制紫茎泽兰的入侵和维护生态安全、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向海湿地内选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碱草(Leymus chinensis)、碱蓬(Suaeda glauca)、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4种植被,以其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4个不同深度(0~10,10~20,20~40,40~6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碳代谢相关酶的活性,运用单因素多重分析及相关分析探讨了其分布特征及与土壤环境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植被下的土壤蔗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大体呈现为黄花蒿植被土壤最高、芦苇植被土壤最低的现象,3种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芦苇和碱蓬土壤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从土壤表层至深层(0~40 cm)逐渐升高,芦苇、碱草和黄花蒿土壤淀粉酶活性从土壤表层至深层逐渐递减;土壤含水量:芦苇土壤>碱草土壤>碱蓬土壤>黄花蒿土壤,土壤电导率:碱草土壤>芦苇土壤>碱蓬土壤>黄花蒿土壤,土壤pH值:芦苇土壤>碱草土壤>碱蓬土壤>黄花蒿土壤,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电导率和pH值逐渐升高但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3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含...  相似文献   

10.
长江滩地造林对湖北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湖北鄂州长江外滩草本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滩地造林和林下间作对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原生优势种的重要值及生物量变化的影响。在此次观察期内的研究结果表明:(1)滩地造林使草本植物物种增加16种,群落类型增加7种,(2)滩地造林使原优势种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和荻(Miscanthus sacchariftorus)的重要值和生物量都有所下降;(3)滩地造林明显增加草本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H和丰富度R,使Pielou均匀度指数J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不影响S指数D;(4)林下间作能提高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对黄花蒿植物凝血物质基础进行了探究.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对黄花蒿植物进行浸提;采用凝血板法、试管法、血浆复钙时间测定法检测浸提物凝血药效;采用碱溶酸沉淀法及低温法对正丁醇浸提物的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并分析了黄酮类化合物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性质;采用理化显色反应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利用TLC显色反应对萜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花蒿植物凝血药效部位为正丁醇浸提物,正丁醇浸提物在不同的检测方法中均有显著的凝血药效,正丁醇浸提物主要化学组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及萜类化合物.说明黄花蒿植物凝血药效部位为正丁醇浸提物,其化学组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及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0Introduction Biologicaldiversityconcernedwiththesumofvariouslivingbeingsandtheirprocesses,aswellasthebasisofharmonious coexistencebetweenmanandnatureplaysanimportantroleinecology,economy,esthetics,ethics,etc.Duetodeteriorationofglobal environment,acceler…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典型样地法,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分析大石门沟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乔木和草本种类丰富,但灌木种类较少.调查区域内乔木共28种,灌木26种,草本91种,分属58科107属,各种类主要以阔叶落叶种为主;2)群落水平结构分布规律不明显,但在垂直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分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和草本层结构相对复杂稳定,灌木层结构单一;3)各群落乔木层优势种明显,群落Ⅰ、群落Ⅱ、群落Ⅲ都由3~4个优势种组成,群落Ⅳ乔木层只有1种优势种,如果不进行人工干预,短时间不会改变这种状况;4)群落间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但各群落的灌木层多样性指数远小于乔木层和草本层,即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度呈正相关.整体来看,大石门沟森林公园物种多样性指数整体趋势为群落Ⅱ群落Ⅲ群落Ⅰ群落Ⅳ.  相似文献   

14.
典型草原7种植物的放牧退化敏感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针茅 羊草草原三个不同退化强度群落中7个植物种-大针茅、羊草、羽茅、糙隐子草、洽草、冷蒿、星毛委陵菜的地上生物量的差异及其季节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化强度的增加,大针茅、羽茅地上生物量明显降低,糙隐子草、星毛委陵菜的地上生物量持续地增加,变化规律比较明显.根据距离系数和相对敏感度的特点,可把7种植物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包括羽茅、洽草、冷蒿、大针茅四种植物,当草原从无退化阶段发展到中度退化阶段时,它们的退化敏感度较大,其退化敏感度大小依次是:羽茅≥洽草>冷蒿>大针茅;可把它们作为草原发生中度退化的指示植物,其中羽茅、洽草具有相对较强的指示意义.另一类型包括羊草、星毛委陵菜、糙隐子草三种植物,当草原从中度退化阶段发展到重度退化阶段时,它们的退化敏感度较大,其敏感度大小依次是:羊草>星毛委陵菜>糙隐子草,它们可被作为草原从中度退化向重度退化发展的指示种,以羊草的指示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5.
洪家河流域天然植物群落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洪家河流域天然植物群落主林层优势种重要值、生活型谱以及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天然植物群落可划分为5个植被类型和17个典型群系,其群落结构复杂,生活型谱以乔、灌木为主体,为典型地带性顶极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随海拔高度、乔灌木层以及植被类型呈现规律性变化,其多样性变动主要是由人为干扰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闽江口梅花港潮间带蟹类的种类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梅花港潮间带有蟹类14种,隶属于3科9属,沙滩种类贫乏,多样性指数小,且平均密度和生物量也小,冬、春季沙滩蟹类完全消失,夏、秋季韦氏毛带蟹为优势种,泥滩蟹类夏、秋季密度高,而冬、春季生物量大,冬季多样性指数低,泥滩蟹类的物种构成和数量在一年中变化较大.沙泥滩蟹类夏、秋季密度高,而冬季生物量大,春,夏季多样性指数低而优势度高。沙滩和泥滩、沙泥滩的群落相似性很低,而泥滩和沙泥滩的相似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广西壮族自治区青蒿生态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指导广西青蒿(Artemisia annua L.)种植,本文结合文献,分析影响广西青蒿素(artemisinin)含量的主要气象要素,并建立了青蒿素含量-气象要素数学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选取与广西青蒿素含量相关性最高的17个气象要素,作为区划指标,对广西进行青蒿生态气候适宜性区划,划分出四级适宜区.可知广西西部和东北部的山区是最适宜青蒿生长的区域,青蒿苗期和花期时的气象要素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花期时处于光照强度较高、温度相对较低、降水量较小区域内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本文为广西青蒿种植适宜区域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类似研究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样方调查法对德江沙溪楠木Phoebe zhennan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 200 m^2的样地中,共有维管植物27科32属35种,其中优势科为樟科、壳斗科、蔷薇科等;群落中以楠木和杉木为优势种;群落结构简单,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分析显示该群落多样性指数偏低,其多样性复杂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