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Λ超核结构     
简要回顾了Λ超核结构研究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超子-核子相互作用和对单Λ超核的描述,以及奇特Λ超核现象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超核的巨中子晕、超子晕等。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框架下的多种可能的晕现象.预言了中子滴线附近的Ca原子核中可能存在着巨晕,并简要介绍了O、Ni、zr、Sn和Pb等一些质子幻数核从质子滴线到中子滴线之间的原子核基态性质.随后给出超核内的晕现象研究,如Ca超核内的中子晕和153AC内的单A超子晕.此外,还讨论了形变晕等奇特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α粒子集团模型下,采用Rayleigh-Ritz变分法,计算了^5∧He超的结合能,由于考虑了∧超子和α粒子的扭曲作用,使得被扭曲的^5∧He超的结合能B∧增加,在不同的几种∧-N相互作用势和α粒子密度分布下,结合能B∧的增加△R≈0.1-1.0MeV,所以^5∧He超核中的扭曲效应是不应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依据多Λ超核在高能重离子碰撞或天体物理中实现的可能性,以Ca为例,用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研究了系统的基态性质,包括每重子结合能、重子均方根半径和超核物质半径以及单粒子能谱等。研究表明,随着超子数目的增加,超核的每重子结合能和超子均方根半径变化趋势平缓,在5100ΛCa等一些超核内超子2s1/2和1d5/2能级排列有明显的反转,丰质子区和总核子数不变的多Λ钙超核滴线所对应的最大超子数分别为6和22。  相似文献   

5.
依据多Λ超核在高能重离子碰撞或天体物理中实现的可能性,以Ca为例,用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研究了系统的基态性质,包括每重子结合能、重子均方根半径和超核物质半径以及单粒子能谱等。研究表明,随着超子数目的增加,超核的每重子结合能和超子均方根半径变化趋势平缓,在1500ΛCa等一些超核内超子2s1/2和1d5/2能级排列有明显的反转,丰质子区和总核子数不变的多Λ钙超核滴线所对应的最大超子数分别为6和22。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高斯势垒和W.K.B近似方法,以及&势垒近似方法分别计算超核裂变过程中的∧超子的能级。  相似文献   

7.
用集团模型和少体理论研究超核∧∧^6He,∧^9Be,∧∧^10Be和∧^13C的基态结合能.采用的α-α势符合低能α-α散射实验,∧-α势用∧-N势及α粒子密度分布函数得到的,∧-∧势通过拟合∧∧^10Be基态结合能的实验值而得到的,尝试在超核∧∧^6He,∧^9Be,∧∧^10Be和∧^13C中引入∧^5Be的结构,计算这四个超核的基态结合能,得到了一些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基础上,用共振群方法,给出∧N相互作用的非定域位,并用于轻超核∧^5He的结合能的计算,得到了与实验和其他方法相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二体和三体晕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渐近归一化常数(ANC)方法计算了一系列核的价核子密度分布的均方根半径〈r21/2 . 由于用ANC方法抽取的〈r21/2 值近似与模型参数无关, 因此是考察晕核的有效物理量. 此外, 还利用价核子、核芯核和核物质密度分布均方根半径的关系, 计算了一些三体系统双中子密度分布的均方根半径. 在两种标准下, 对晕核的候选者作了详细评估. 结果表明, 处于2s态(基态或激发态)的11Be(1/2+, g.s), 12B(1-, 2.621 MeV), 13C(1/2+, 3.089 MeV), 14C(0-, 6.903 MeV), 14C(1-, 6.094 MeV), 15C(1/2+, g.s), 19C(1/2+, g.s)是中子晕核, 17F(1/2+, 0.495 MeV), 21Na(1/2+, 2.423 MeV)是质子晕核. 对于三体系统, 除公认的6He, 11Li外, 14Be, 17B也可能是双中子晕核.  相似文献   

10.
用色散关系来处理∧衰变中强作用的影响,其中忽略了k介子的强作用,对中間态作了确定的近似,結果发現∧超子衰变的分枝比和实驗的偏差,比微扰論的結果还坏。§1。引言盖尔曼和費曼[1]提出了普适的費米型弱作用,成功地解决了β衰变。μ介子(?)变和π介子衰变現象,在这些現象中所遇到的弱作用,只是核子和輕子間的普适費米型弱作用。但是在重子之間是否存在着类似的弱作用,尚須討論。[2],[3]实驗提出了∧及Σ超子衰变上下不对称,所以在衰变的过程中宇称是不守恆的。馬夏克[4]等把普适的費米型弱作用推广到∧超子衰变过程中,发現如果不考虑中間过程中重粒子間的强作用,則这一理論可以解釋∧→π~- P和∧→π° n的分枝此,以及∧衰变中不对称因子等等。应該指出在超子衰变中,不考虑中間过程的强作用是不行的,因为僅是弱作用不能解釋∧超子和∑超子平均寿命的比例[5],也不能解釋Σ衰变中不对称因子[3]。朱洪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绝热近似和准定态微扰方法计算了U超核裂变过程∧超子的最低四能级,其中隆起的峰值采用了c(t)=k_1t和c(t)=k_2t~2两种不同形式,并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利用粒子-转子模型对A=80区多个奇奇核的晕带能谱进行了实际计算,结果表明,质子-中子相互作用与Coriolis力之间的竞争也可以对该区奇奇核的signature反转现象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3.
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中的质子幻数核及巨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计算了O, Ca, Ni, Zr, Sn, Pb等质子幻数同位素链从质子滴线到中子滴线核素的基态性质. 理论结果可以很好地符合实验结合能Eb和双中子分离能S2n. 预言的中子滴线核分别是: 28O, 72Ca, 98Ni, 136Zr, 176Sn, 及266Pb. 特别地, 由于中子滴线附近的奇特Ca核, 有可能形成中子巨晕核, 我们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从双中子分离能、均方根半径、密度分布、单粒子能级、包括连续谱在内的能级占据几率等方面详细分析了A>60的Ca同位素晕核和巨晕核的性质. 还分析了Ca同位素链中自旋轨道劈裂和核势的弥散. 更进一步, 研究了Ca附近轻核的中子滴线核区, 指出了在更轻的Ne-Na-Mg滴线核区存在巨晕现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将角动量投影壳横型应用到84Rb核,对组态为πg9/2(×)υg9/2的正宇称晕带和组态为π(p3/2,f5/2)(×)υg9/2的负宇称晕带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从中确定了此两带的原子核形状.  相似文献   

15.
用色散关系处理∧ P→N P过程中强作用的影响,其中忽略了k介子的强作用,对中間态作了近似。§1引言馬夏克等最先把普适費米弱作用,推广到重粒子之間,来解釋超子的衰变現象。等提出要解釋∧超子和Σ超子平均寿命的比例,必須考虑中間过程中强作用的影响,本文的目的是企图比較精确地处理∧ P→P N中强作用对弱作用的影响,我們如哥伯克一样用色散关系的方法处理,其中忽略了①k介子的强作用,因为g~2k/g~2π~0.1,②对中間态作了确定的近似。  相似文献   

16.
1。引言普适弱作用的形式提出之后,必須解决∧超子的輕子衰变問題。因为假如∧超子、核子和輕子間存在直接的弱作用,則衰变形式的η率可以直接算出。若忽略了∧和p之間的强作用,計算結果此实驗值大一个数量級[1]。但是由于目前观察到的事例不多,实驗結果仍不能看作是很确定的。本文用色散关系处理在这过程中强作用的影响,結果表明它的效应是不大的。  相似文献   

17.
电子弹性散射探测28S核的质子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平面波Brown近似(PWBA)下, 研究了不稳定丰质子核28S的电子弹性散射过程. 计算并比较讨论了28S及其稳定同位素32S的电子弹性散射截面和形状因子. 结果显示28S的散射截面和形状因子在第2极小点附近(中等转移动量)对最外层的两个质子的电荷分布的变化非常敏感. 这表明用电子与不稳定核的弹性散射过程研究和探测丰质子核的质子晕结构可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适用于奇奇核的粒子-转子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出^156Tb晕带带头的自旋指定值为I0=8,与对该核实验值进行的系统分析得所结论相同。  相似文献   

19.
用推转双心壳模型研究了巨超形变核的形状,及在WKB近似下处于高自旋巨超形变态的核的自发裂变寿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除存在超形变态外,还存在一个稳定的巨超形变态,核形状为哑铃型,其长短轴之比约为3:1,预言了A-150区可能存在大巨超形变核,如^14462Sm,其长短轴之比约为4:1,而且这些大巨超形变核可能会构成大巨超形变同位素链,如^140,142,144,62Sm。在^144 62Sm巨超形变  相似文献   

20.
在视超光速运动的相对论超光速模型[1 ] 的基础上 ,进一步给出视超光速源的核与子源的视速度方程、核与子源速率相等条件下的真实速度方程、核与子源设为光速时的视速度关系方程。然后将观测到的视速度 Vapp和由自康普顿散射机制推算的喷流与视线的夹角θ的数据代入真实速度方程 ,所得值再代入核与子源的视速度方程 ,结果表明 ,离我们而去的核表现为“固定”,而向我们而来的子源表现为超光速 ,二现象在相对超光速模型中得以统一。 [1]及本文对单一天体的运动也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