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油溶性茶多酚硒(oil-soluble tea polyphenol selenium also known as lipid-sol-uble tea polyphenols selenium,LTP-Se)在常温25℃和100℃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蓖麻油、茶籽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在常温25℃和100℃不同温度条件下,以LTP_Se作为抗氧化剂,采用空气自然氧化法考查对蓖麻油、茶籽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 添加LTP-Se浓度为80 mg/kg时,表现出对蓖麻油、猪油、荼籽油抗氧化效果最佳.前期(1~2 d)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CV)的测定结果为:BHT相似文献   

2.
顾敏 《甘肃科技》2010,26(5):47-50
采用索氏抽提法对葡萄籽中的油脂进行提取,然后将5%的葡萄籽油和5%的VC添加到菜籽油、猪油和花生油中进行抗氧化试验。通过对油脂的过氧化值(POV)、酸价(AV)进行测定,研究了葡萄籽油对菜籽油、猪油和花生油的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在菜籽油、猪油、花生油中添加葡萄籽油的抗氧化效果均强于VC。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BHT和TBHQ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猪油为实验油采用活性氧法(AOM,97.8℃)对茶多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02%的TBHQ对猪油的抗氧化稳定因子F为4.9,略大于等质量分数的茶多酚(F=4.4),二者都明显优于BHT(F=2.2).同时研究了三种抗氧化剂对花生油、鳗骨油脂质氧化的抑制作用,其抗氧化效果也是TBHQ>茶多酚>BHT.  相似文献   

4.
以大豆油、菜籽油和猪油为原料,研究微波辐射场中油脂的抗氧化稳定性。结果发现在微波作用下油脂的抗氧化稳定性与场的强度、作用时间、油脂的不饱和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用乙醇和乙酸乙酯为溶剂提取松溪绿茶,获得乙醇绿茶提取物和乙酸乙酯绿菘提取物. 这两种提取物茶多酚含量分别为68.75%(乙醇)和96.5%(乙酸乙酯),并对豆油、菜油、棕榈油、 花生油、猪油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在威化饼干夹心油脂的感官审评中,也呈现很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在食品、油脂、保健、医药、日化、精细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就茶多酚提取的各种方法的基本流程及各自的优缺点及茶多酚的用途作一综述,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单硬脂酸甘油酯(简称单甘酯)在化妆品、药品和糖食制品等工业部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雪花膏生产中,它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在美国大约有2000种化妆品配方要用到单硬脂酸甘油酯,作乳化剂或赋形剂用。单甘酯通常都用天然油脂(如氢化猪油、氢化棕榈仁油等)和甘油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化学反应后制得。而甘油是个三元  相似文献   

8.
茶多酚乳剂的抗氧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测定油脂中过氧化值(pov),研究了自制的茶多酚乳剂对数种油脂的抗氧化效果,并与茶多酚粉剂及合成的食品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的抗氧化效果作比较。实验表明:茶多酚乳剂的抗氧化效果优于茶多酚粉剂和BHA+BHT,它对花生油和芥花籽油的抗氧化效力分别为BHA+BHT的4倍和3倍。  相似文献   

9.
油脂中脂肪酸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几种油脂的脂肪酸含量。对测定条件进行了选择,色谱柱为SE-30弹性石英毛细管柱(25 m×0.22 mm×0.2μm),柱温为190℃,载气流速为1 mL/min,分流比为1∶100。对棉籽油、花生油、大豆油、小米乳芽油、猪油中所含脂肪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测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普遍高于饱和脂肪酸,其中大豆油中亚油酸的质量分数(下同)最高,达60.02%;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猪油,其中小米乳芽油的最高,达84.33%,而猪油只有50.43%。  相似文献   

10.
闲话猪油     
裘文杰 《少儿科技》2023,(11):38-39
<正>作为膳食油脂,猪油有相当悠久的历史。猪是最早被人类驯服的动物之一,也是六畜之一。它在中国最开始叫“豕”,自古就是重要的动物蛋白和膳食油脂的来源。猪油分为从猪的特定内脏中提取的猪杂油、从猪的腹部和背部等皮下组织中提取的猪板油等。  相似文献   

11.
主要比较了绿原酸及其白芨多糖包合物(B-CA)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分别研究了在化学模拟条件下清除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以及模拟高温促腐败/酸败环境对猪油过氧化值(POV)与酸价(AV)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原酸及其包合物都能够有效的清除O-·2、.OH及在高温环境中可抑制POV以及AV值的增加,并且超过阳性对照物茶多酚的作用.白芨多糖包合物比未包合的绿原酸有更强的抗氧化作用,这可能与包合后的稳定性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玫瑰花中抗氧化物质提取物对油脂类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玫瑰花中的抗氧化物质对猪油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且抗氧化提取物的添加量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性呈正相关;当玫瑰花中提取物添加量为猪油样的0.05%时,其抗氧化效果与0.02%VC相当,且玫瑰花中抗氧化物质与VC、VE、柠檬酸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尤其在与VC和VE混合时有最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发利用天然抗氧化剂是当前食品科技发展的趋势。茶叶中富含的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本文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茶多酚提取工艺,并将其产品茶多酚与BHA、VE在猪油中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大豆异黄酮对油脂氧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对猪油油脂的POV值、TBA值的测定,发现大豆异黄酮对猪油油脂的自动氧化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浓度的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抑制作用比糖苷型强,接着分析了大豆异黄酮对猪油油脂自动氧化抑制作用的生物活性以及糖苷型与游离型的活性差异与其化学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复合氨基酸钙络合物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豆粕的盐酸水解液作为氨基酸来源,制备复合氨基酸钙络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油脂抗氧化剂。通过测定猪油、豆油、鱼油的过氧化值,结果表明:复合氨基酸钙能延长猪油、豆油的氧化反应诱导期,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对鱼油也有抗氧化作用。并且此络合物在高温下仍具有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6.
开发利用天然抗氧化剂是当前食品科技发展的趋势,蔬菜中富含许多抗氧化物质,是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本文通过提取茄子表皮和青椒中的抗氧物与BHT、茶多酚、异VC钠对猪油抗氧化作用的对比,发现茄子表皮和青椒的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将不同量的桔皮粉加到植物油和猪油中,比较不同含量的桔皮粉对油脂的抗氧化性能,研究表明,桔皮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当桔皮粉在植物油中的含量为0.02%和0.1%及在猪油中的含量为0.3%时,显示有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水葫芦茎部提取了黄酮类物质,通过红外光谱和颜色反应对总黄酮进行了性质分析,并探讨了水葫芦茎部总黄酮的抗油脂过氧化作用以及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结果表明:水葫芦茎部总黄酮对猪油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性强于柠檬酸.总黄酮提取液对Fenton体系产生的.O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茶多酚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提取物质的总称,药用历史悠久,为常用的天然抗氧化剂,对人体多种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在中国医药典籍中记载茶叶有20多种药用作用,且高效无副作用.临床上研究较多的是茶多酚的抗癌,抗辐射,抑菌,保脑,抗心血管疾病等作用.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文献,对茶多酚的药理活性作用进行分析归纳,从而为合理开放利用茶多酚药用产品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香蕉果皮黄酮粗提物和纯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处理食用猪油后的过氧化值、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及其还原能力,研究了香蕉果皮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纯化前和纯化后的香蕉果皮黄酮均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除了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活性是后者强于前者外,其余的抗氧化性能显示为前者强于后者.随着黄酮添加量的增加,其抗氧化性能也明显增强.总体上,香蕉果皮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强于茶多酚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