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粗糙集神经网络理论在矿井通风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矿井通风系统神经网络评价法中建立样本的不稳定性问题,开展了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理论的通风系统综合评价研究。以某矿井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粗糙集数据分析系统对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样本的分类质量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的粗糙集神经网络评价模型,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理论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模型的数据检验和应用性验证,其理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且网络总误差小于0.004;这说明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方法在矿井通风系统评价中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整车模型被动悬架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含被动悬架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集成以白噪声——积分器产生的地面输入,前、后、左、右悬架非簧载质量模型和整车运动模型最终实现被动悬架特性仿真的软件建模。通过对仿真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被动悬架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和相应的仿真模型的可行性,为悬架参数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汽轮发电机定子轴向分段多流式径向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定子径向通风系统流量分配模型.考虑到定子各风区间的流量相依性,利用压力平衡来判断风区间的汇流点和分流点,使模型研究结果更加切合实际.应用模型对某空冷汽轮发电机定子轴向分段多流式径向通风系统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与真机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精度满足工程要求,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含模型不确定性的柔性航天器姿态跟踪和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最优任意时延(OAT)输入整形器和能量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其中前馈控制是根据系统标称模型参数设计的OAT输入整形控制,将其与参考输入指令做卷积后作用到标称模型上能够实现期望的姿态跟踪,且当反馈控制环节出现故障时能保证受控系统的基本安全性.考虑到标称模型与实际系统间的误差,采用基于对象能量的跟踪控制方案设计了反馈控制器,并证明了与前馈控制结合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矿井通风系统影响因素多、难以辨识与评价的现状,首先采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方法对矿井通风系统危险源进行辨识,得到由14个重要指标构成的危险源指标体系,并结合Delphi法确定了各指标的临界值。其次,利用模糊区间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常权值,发现矿井是否独立通风、分区通风及风区风路是否角联对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影响最大。然后,根据模糊集值统计分析法对通风系统危险源进行了分级,并确定了每一级别的危险度值。再则,通过引入状态变权向量和加法合成法,构建了矿井通风系统动态变权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欢城煤矿为例,进行了通风系统变权前后的危险源评价,得到该矿通风系统为Ⅰ级危险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包括增加通风网络可靠性、提高主要通风机能力、增大矿井有效风量、降低矿井负压在内的控制措施,增风降阻,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针对精密机床的振动问题,建立了四自由度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阐述了隔振模型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原则和方法,根据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PID主动控制器,并以随机地面模型作为输入在Simulink中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具有PID控制器的主动隔振系统在隔离振动方面效果明显优于被动隔振系统.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可靠性研究对象被局限在"机",事实上很多事故是由人的差错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理论上进行了基于人机工程的矿井通风系统可靠度数学模型研究。利用人的失误分析技术(ANTHEANA)定量确定人的可靠度;从风量、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温度、粉尘(煤尘)浓度四个方面考虑,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可靠度数学模型;从功能结构上确定了人—矿井通风系统可靠度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根据电机转速对转向性能的影响,确定电机转速与方向盘转速和车速的对应关系。利用仿真软件AMESim建立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方向盘输入模型、液压机械模型、轮胎模型和电机控制模型。其中设置方向盘输入为力输入和角输入两种输入端口,采用等效节流阀模拟转阀,轮胎与地面的转向阻力使用齿条两端加载等效滑动摩擦力来模拟,电机控制使用转速环、电流环双闭环PID控制方法。通过三种典型工况的仿真,量化分析控制方法对车辆转向性能的影响,包括转向轻便性、路感、助力响应速度以及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并为控制方法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研究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本文根据矿井通风系统特点,深入研究建立了多层次的通风系统评价因素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并确定了20个评价指标的权值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构造了未确知测度模型,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值并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分析得出了评价结果。针对一个矿井矿的通风系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该矿的安全现状一致,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未确知测度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通风安全性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内蒙苏海图煤矿现有通风系统的弊端,根据该矿井通风系统的特点,对改造现有通风系统的两套方案进行了比较,确定了最佳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该文在探讨DEA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控制因子的有界DEA模型。应用这一模型可以对决策单元进行有效性排序和分析,确定其功能产出的强项和弱项及投入指标的必要性,评价其规模及规模收益,并将功能指标调整到有效生产前沿面,以寻求使决策单元功能效率最大化的投入产出指标,或在原投入指标下的最大产出指标。最后进行了应用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2.
“模糊控制”模型在农业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预测过程模拟成一个“模糊控制系统”,以预测因子作为系统的输入,预测量作为系统的输入。根据历史资料确定系统的特性,建立模糊控制预测模型;然后,在一定输入条件下,通过预测模型,即可求得预测输出。这一模型本质上属语言控制模型,无需知道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函数关系,与经典的数学模型相比更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文中用某地1980-1987年棉花烂铃病流行趋势资料为实例建立模型,对1998-1991年的棉花烂铃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能简单、高效地设计光纤方向耦合器,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引入方向耦合器设计中.以两光纤耦合长度作为输入,耦合比作为输出,建立光纤方向耦合器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用此模型进行了光纤方向耦合器仿真和设计,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速度快、精确高、可靠性好、节约器件的设计成本和缩短设计周期等优点,是光纤方向耦合器的一种全新设计方法.该方法可推广到其他光无源器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如何将概率统计的思想应用到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协议被动测试上,在Markov链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被动测试错误检测算法,并给出了与已有算法的比较.从比较结果可知,新算法只需要知道有限状态机中转换的概率分布和最终观察到的输入/输出对的概率分布,就可以解决已有算法存在的问题,因此适用范围更广,同时还探讨了单个错误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并应用基本遗传算法确定等离子孤立焊中获得良好焊缝形状的焊接工艺参数.用这种方法确定工艺参数的优化配置无须建立输入、输出变量的模型,并在较少实验量的基础上获得了工艺参数的近似最优化配置.输出变量是焊缝形状的4个参数:焊缝的正面熔宽、正面余高、焊缝的背面熔宽、背面余高;焊缝形状主要由焊接速度、焊接电流、离子气的流量和喷嘴到工件的距离4个工艺参数确定.结果表明,应用遗传算法确定铝合金穿孔型等离子孤立焊的近似最优化工艺参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种通信有限状态机的被动测试及其错误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的被动测试方法无法解决嵌入式通信系统的错误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被动测试错误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外部通道放置观察者,并使用了全局状态描述系统的当前可能状态,利用了观察到的输入输出信息,同时结合了模型转换推测出系统的状态变迁.基于该检测方法又设计出一种层次化的错误诊断算法,首先记录被动检测过程中系统经历的转换轨迹,用变异分析方法生成候选诊断,然后通过被动观察来降低错误集合的规模,最后使用区分序列和交叉判定进行错误定位.通过一个实际的H.245通信协议的实验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有限观察步骤内检测出被测系统中的错误,并能有效定位检测错误,其回溯算法也可以显著缩短错误症状序列的长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难于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复杂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特征的模糊模型辨识方法.该方法首先按过程输出随输入变量变化的剧烈程度对输入变量论域进行划分,然后在此划分的基础上确定出模糊模型的规则总数和前件参数,最后由于要建立的模糊模型可以表示为一个前馈模糊神经网络,因此利用BP学习算法求得过程模糊模型的后件参数.基于所提出的模糊模型辨识方法进行了柔性连杆机器人模糊控制器设计,并进行了柔性连杆机器人模糊控制实验.实验表明,通过所提出的模糊模型辨识和模糊控制方法可以得到满意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研究无源LC网络的综合问题,提出了输入端接LC负载,输出端接电阻负载的LC双口网络的设计方法,并举例验证了本文结果的正确性。这种方法比其它双端接载网络的综合方法过程要简便得多。  相似文献   

19.
感应式静电引信探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直接检测探测电极的感应电荷获得静电目标信息的静电近炸引信探测技术; 方法 采用短路轴向探测电极感应引信接近静电目标过程中电荷量的变化,并采用电荷放大器检测信号; 利用静电学的基本原理,对其进行了理论推导; 结果 得出探测方程和定距公式,以及增大探测灵敏度的设计准则; 阐述了在该种电极设置下对检测电路的要求以及环境变化对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结论 感应式静电引信探测技术适用于静电目标探测且探测距离远、不受非带电物体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机理模型的现代温室湿度系统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模型定性地描述了在特定温室结构、材料的条件下,温室作物生理过程和室外气候相互作用的过程.温室湿度不仅受温室外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影响,而且与作物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相关.基于能量和物质平衡理论,从辐射、通风、水气、热交换等基本过程综合得出温室湿度小气候模型,研究温室湿度动态系统的各影响因素,分析小气候模型的特点.在小气候模型基础上,推导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为研究温室输入输出建模以及控制提供了充分的模型依据.实验证明,机理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温室湿度动态系统,为研究人员更好地种植作物以及温室控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