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郁达夫“自卑情结”的形成及其对他小说创作影响.并对郁达夫小说的历史贡献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论墨白的颍河镇情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多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情结,本文把墨白的创作情结归结为颍河镇情结。颍河镇情结对墨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它使墨白的小说自觉不自觉地以颍河镇为场景或背景,这使他的小说始终洋溢着一种浓郁的豫东地方气息;它使墨白的小说带有浓郁的自卑倾向;它使墨白的小说始终具有一种浓郁的自传色彩。  相似文献   

3.
杨新华 《科技资讯》2010,(18):254-254
当前一些中小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情结,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产生严重后果,面对着自卑情结,采取何种措施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是当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简介了自卑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当前中小学生自卑表现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应对学生自卑情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性格里有一种根深蒂固而又无法排除的自卑情结,这无论从他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创作风格,还是他那富于传奇性的生活经历中都可看出。本文从郁达夫的生长环境、受教育的经历以及他当时的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较详细地诠释了郁达夫这种独特心理情愫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5.
从精神分析观点来看,卡夫卡与俄底浦斯情结之间有着显然的历史联系和必然的因果关系。俄底浦斯情结在卡夫卡身上实现了多层次的演绎和裂变。卡夫卡以他的现代主义创作和个人生活本身,对这种情结予以表现、深化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自传性小说。杰克·伦敦是一个有着特殊经历的传奇性人物。他的分裂自我主要体现在自卑情结和自恋情结的冲突,由于私生子的身份而加深了的恋母情结,因为多种哲学观念的影响而导致的思想分裂这三个方面。这些特征在马丁·伊登身上均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特别是他的“威塞克斯小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挖掘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强烈的乡土意识,哈代创作中的乡土意识主要表现在自然情结、宗法情结、和民俗情结等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是二战后英国文坛上涌现出来的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出了许多以猛禽凶兽为题材的动物诗。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休斯为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诗学上进行着不懈地追求。文章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探讨休斯动物诗中的动物情结、生态情结、暴力情结和反传统创作情结,解读休斯作品中的多维情结观。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是个善于关注、描写死亡的作家。他无论是生平、还是创作都具有浓郁的死亡情结。本文从海明威充满传奇色彩的生平入手,分析了生活给他带来的创伤和启示以及他死亡情结的影响作用。又以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依据,剖析了他死亡情结的内涵。进而认定,海明威的死亡情结应包括对死亡的充分认定和积极面对两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明威死亡情结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三点意义。  相似文献   

10.
藏族著名青年作家阿来以他独特的对故土的心灵体验在诗歌和小说创作领域掀起了浓重深厚的民族文化为底蕴的创作高潮,体现了他深沉的故土情结。  相似文献   

11.
与谢芜村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俳句,他在遵循俳句创作的民族化艺术道路的同时,通过化典、借鉴和创新,使其俳句散发着古典美和传奇的趣味。考究与谢芜村的艺术人生,对照其俳句风格与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技巧,与谢芜村成功的俳句艺术特色与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有着不解之缘,他的汉学情结是其创作出清新自然俳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是“爵士时代的代言人”。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繁华的背后美国梦的破灭,然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一种他特有的法国情结。这种法国情结始终伴随着他的创作,在他的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他的作品更加浪漫,更加有异国情调,通过他的法国情结我们还可以看到作家更为真实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3.
浓重的家庭情结是陶渊明情感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孝敬母亲、体谅妻子、关爱孩子、友爱弟妹,体现了诗人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的至性深情,也影响着他的诗文创作与风格。  相似文献   

14.
(中心论点:“三峡情结”是李白思想感情和诗文创作的重要情结之一,它对李白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巨大影响。论证:首先着眼于事实,叙述李白自志学之年开始直到暮年,在漫长的生活、创作历程中与三峡结下的不解之缘,尤其是李白三经三峡的独特经历,从而证明其“三峡情结”乃事由天成。接着从宏观上剖析李白三峡情结构成的主要因素,从客观与主体的辩证统一方面阐明:三峡的自然美和三峡民情风俗与文化积淀,形成了李白独特感悟的三峡情结和三峡精神。论证的主体是第三部分,以李白的大量诗文(25)篇分七个方面证明三峡情结对…  相似文献   

15.
论文运用个体心理学理论分析郁达夫的成名作《沉沦》。《沉沦》体现了郁达夫自卑情结的形成、展露、超越等三个层面。由于郁达夫的自卑情结,《沉沦》引起了"五四"青年的共鸣,它以"感伤的基调"唱出了沦为国际社会中"老幺"的中华民族不甘沉沦的心声。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新文学中,鲁迅是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的先行者和奠基者.他在此类小说中所坚持的创作倾向,对台湾作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台湾作家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不仅在民族灵魂的发现上沟通了与鲁迅和20世纪中国文学的内在联系,而且显现了一种深深的"鲁迅情结".这种"鲁迅情结"既影响了台湾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创作风貌和主题流向,有力表明了两岸文学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又从海峡彼岸文学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学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不幸的时代背景和充满磨难的人生经历形成了郁达夫孤独,苦闷、空虚的忧郁情结。这种忧郁情结,交织缠绕在他的小说的字里行间,体现了他的小说作品中以感伤色彩和浪漫倾向为风格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8.
苦难的“二十二年”成为张贤亮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历史”情结,他的作品深处聚汇的一种中心意识永远都在这个情结中徘徊。可以说作家本人没能对极左政治影响下的自己的心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苦难合理化到控诉苦难正是这种复杂创作心态的具体显示。而具有终结者意义的《习惯死亡》则达到了批判力的至高点。  相似文献   

19.
追忆情结、故乡情结、草根情结和死亡情结等内在心理空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情结筑就了何述强独特的精神特质,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散文风格。何述强负载着这种独特的精神特质和话语风格行走在记忆的洪荒旷野。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逸思想不仅影响了郁达夫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而且影响了他的旧体诗创作.对郁达夫各个时期旧体诗作的分析之后就可以看到,"隐逸"构成了郁达夫人生理想的一种思想底蕴和旧体诗创作的一种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