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戴望舒的诗神是忧郁。嗟叹人生的苦恼、不幸的爱情和苦难的现实是其忧郁情结的重要表征,蕴含在他诗中的忧郁多半是个人的低吟浅唱,自伤自怜,格词不甚高昂。受时代和个人的因素的影响,诗人忧郁的情绪也明显地呈现出阶段性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白先勇代表作《台北人》和《纽约客》小说集,以历史沧桑为经,文化乡愁为纬,抒写了沉重的人生悲歌、文化悲歌。他继承中国古典感伤文学凄婉温柔的文学气质,把20世纪那特定动乱年代处于颓势的中国各阶层人们种种悲欢离合之情升华到历史哲学和文化高度进行审美观照,意在充分表现中华民族千年积淀的悲天悯人的文化情结及其忧郁感伤之美,使当代中国文学得以拥有一个具有独特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园地。  相似文献   

3.
追忆情结、故乡情结、草根情结和死亡情结等内在心理空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情结筑就了何述强独特的精神特质,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散文风格。何述强负载着这种独特的精神特质和话语风格行走在记忆的洪荒旷野。  相似文献   

4.
从精神分析观点来看,卡夫卡与俄底浦斯情结之间有着显然的历史联系和必然的因果关系。俄底浦斯情结在卡夫卡身上实现了多层次的演绎和裂变。卡夫卡以他的现代主义创作和个人生活本身,对这种情结予以表现、深化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刘怡 《世界博览》2009,(19):19-19
1848~1849年的普鲁士革命是一个酝酿已久的必然性事件,但其过程却显得格外离奇。长达数年的失业和普遍经济困难令大部分农民以及手工业者愤愤不平,野心勃勃的黑格尔派知识分子忙着煽风点火,鼓吹树立人民主权、建立全德宪法国家。至于强硬、保守的贵族党,形成了一种不负责任的浪漫主义情结,认为与民众之间的“协商”是有合理性的,也是重新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国家所必需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忧郁而脱离实际,认为城市里充满了反政府分子,农村却是忠诚而可靠的,他决心通过制宪与这些“忠实的奴仆们”重新建立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6.
海明威是个善于关注、描写死亡的作家。他无论是生平、还是创作都具有浓郁的死亡情结。本文从海明威充满传奇色彩的生平入手,分析了生活给他带来的创伤和启示以及他死亡情结的影响作用。又以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依据,剖析了他死亡情结的内涵。进而认定,海明威的死亡情结应包括对死亡的充分认定和积极面对两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明威死亡情结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三点意义。  相似文献   

7.
司汤达具有的俄狄浦斯情结可以从他的个人经历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身上得到有力佐证。从上述两方面分析其俄狄浦斯情结的抑制、转移和升华过程,认为这种情结是司汤达对母性疯狂迷恋的审美诉求,也是触发其艺术创作的深层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8.
何其芳大学时期的诗文显示出浓厚的"悲秋"情结。何其芳与"悲秋"母题的亲和力一方面是由于他的传统文化积淀,另一方面又是他的精神世界与"悲秋"母题的契合。通过对他人生的解读与对他诗文的解读,我们可以探触到他孤僻的心理个性与其人生的无指向痛苦交融成的忧郁、迷茫、孤独的心理场。这一心理场与传统文化的"悲秋"意识是异质同构关系。这种异质同构,使得悲秋意识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积淀下来,而何其芳的精神世界又以文化通约的方式予以接纳。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由于在爱情、创作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劣势而产生自卑情结,作家的这种自卑情结积聚起来,注入他的创作,使他的各种焦虑和紧张以及无法满足的欲望都在创作中借助幻想的艺术世界得以发泄。小说创作及其相关主题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作者的自卑起着治疗和宣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以"忧郁王子"著称,但他并不是生来就忧郁的人,而是现实和理想的极端不协调最终导致了他的忧郁。虽然《哈姆雷特》剧情简明,但其错综复杂的情节背后隐藏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本文在对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及其成因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他的疯癫、行为异于常人的一面,并对折射在哈姆雷特身上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之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丁玲的早期小说中,疯癫、死亡与父亲的意象频繁出现,这使她的文本茏罩着一层女性主义的忧郁和绝决。她从小失去父亲,她的文本中父亲意象却经常出现,充盈着慈爱的光辉。这种看似不可理解的现象背后却有着合理的因果关系。现实生活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对她性格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导致这三种意象形成的原因,是她沉重的心理情结。  相似文献   

12.
文章把张承志作为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一个文学现象,分析了他的皈依宗教的原因在于回族血统的感情、英雄情结的共鸣、宗教道德的感召,探寻了他信仰道路上的流浪者形象和他对流浪者的情感,阐述了他在中国信仰的意义包括文化建构和人性关怀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3.
运用精神分析研究屈原的自杀问题,认为深藏于屈原的无意识中有一个死亡情结,彭咸是屈原心中的原始意象。屈原是政治迫害狂。屈原的自杀是有其人格弱点的,自恋、犹豫与对君的钟情使他成了又一个哈姆雷特。而最终,屈原的死亡情结使他成了永生的诗人,屈原的辞赋是生命体验的绝唱。  相似文献   

14.
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思想代表了他对以往理性的眷念情结:企图继续完成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用“历史理性批判”把理性建立在历史的根基上,为人文科学奠定基础;但在这种理性情结中,他的“想象”论美学思想则代表了他对新时代非理性美学的张扬:把“想象”作为美学的坚实根基。从而呈现生命被遮蔽的价值和意义。这两雏形成的深刻矛盾折射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美学在理性阴影下非理性的时代转捩。  相似文献   

15.
沈从义创造的湘西世界如一幅幅朦胧神秘的风景画,如一首首从生命深处飘来的爱之歌。那绿水青山之中,有野蛮雄强的水手和长媚多情的妇人,有纯朴善良的老兵和富于幻想的女子。这个世界中,我们固然能时时体验到叙述者那充满温馨气息的情感,们更计人刻骨铭心的,却是弥漫于其中的忧郁情调。往作品深层看,忧郁始终是沈从义的情感轴心。对于宇宙中的美与爱,沈从又有~种与牛俱来的忧郁情怀,因而对痛苦和忧患也就特别敏感,他不无惆怅地说:“’美’字笔画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人人认识,可是真懂得他意义的人很少。”…  相似文献   

16.
在音乐人类学的研究中,他者不仅存在于不同群体和文化之间,而且存在于同一群体和文化之内:从异国音乐文化的他者到本土的音乐文化的他者;以他者的眼光感受他者音乐文化;借鉴他者进行研究。存在于音乐人类学研究中的他者情结有效地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浓重的家庭情结是陶渊明情感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孝敬母亲、体谅妻子、关爱孩子、友爱弟妹,体现了诗人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的至性深情,也影响着他的诗文创作与风格。  相似文献   

18.
唐寅一生酷爱桃花,在他的诗中频繁出现桃花这一意象。他在桃花坞建成桃花庵别业,并自号桃花庵主,表现出深深的桃花情结。这种情结与他坎坷的人生遭际、天性爱花、续室再娶和消极避世的思想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是二战后英国文坛上涌现出来的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出了许多以猛禽凶兽为题材的动物诗。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休斯为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诗学上进行着不懈地追求。文章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探讨休斯动物诗中的动物情结、生态情结、暴力情结和反传统创作情结,解读休斯作品中的多维情结观。  相似文献   

20.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是“爵士时代的代言人”。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繁华的背后美国梦的破灭,然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一种他特有的法国情结。这种法国情结始终伴随着他的创作,在他的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他的作品更加浪漫,更加有异国情调,通过他的法国情结我们还可以看到作家更为真实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