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十九大再次重申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所包含的关于"人"自身发展的辩证性,是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理论依据。新时代,在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下探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全面认识把握此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实践价值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观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尺度、标准和思想前提,科学总结和评价历史,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创立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观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尺度、标准和思想前提,科学总结和评价历史,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创立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思想,实现了高等教育发展思想的重大转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思想,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4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思想与以国家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思想的关系;二是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关系;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思想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系;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思想与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郑云超 《科技信息》2010,(27):I0126-I0126
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继承毛泽东的人民利益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本思想体系:"造福人"是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根本出发点;"解放人"是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容;"发展人"是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观和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观,并充分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层面上看,这一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自信建设乃至世界发展都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每一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7.
陈其胜 《科技信息》2006,1(9):40-41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毛泽东人民群众思想。毛泽东人民群众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重要思想方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先进文化的高潮。本文从价值层面探讨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问题,认为其价值标准是"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思想标准,价值目标是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价值取向是为人民服务,价值实现形式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乔连军 《科技信息》2010,(26):75-76
纵观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其人本主义思想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杜会,就是不断地转化各种矛盾和冲突,进而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坚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又要始终关注人的价值和意义;还要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体育发展的重要讲话和论述,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体育思想。本文对新时代体育思想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充分认识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新时代体育思想。研究表明,新时代体育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以人民群众为逻辑起点,将美好生活作为实践追求,以人的发展为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1.
官民矛盾问题可以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加以解决。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方案,意见难于统一。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行政体制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人民主权、保障官民双方正当权利,行政体制改革可以更深入进行;以普选和随时进行的监督、罢免做保障,可以在行政体制改革进程中解决官民矛盾问题,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清 《科技资讯》2007,(30):198-19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中强调的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最终落实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本文通过论证,进一步理解和阐释了科学发展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文化思想始终关注的是"人"的发展问题,富有鲜明的人文精神。他强调要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文化建设工作;强调文化为人民服务,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目标;在文化建设工作中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是毛泽东文化思想人文精神产生的基础和主要来源,中国传统文化则为它提供了有益养料。着眼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需要,毛泽东文化思想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怡然 《科技信息》2006,39(11):270-271
毛泽东道德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有机结合.毛泽东道德观的主要内涵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以"五爱"为具体行为规范,以革命功利主义为评价标准,以做"五种人"为道德目标.毛泽东道德观是一本历久弥新的人生教科书,在今天仍有着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梁志平 《广东科技》2014,(6):131-132,94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人们做好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坚持以人为本,首先需要解放思想,就是将人从传统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首先分析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以人为本思想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继而结合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健康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健康观的精髓要义,吸收借鉴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党的人民健康思想,并在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健康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生命健康安全领域的具体应用,蕴含"为了人民"的健康、"依靠人民"的健康和"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健康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健康思想对人民健康领域主要矛盾转化做出了应答,为合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凝聚了共识、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建设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等战略命题的回答,是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在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推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植根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服务实践,立足于"四个新一代"的科学培育,依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引领。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基本特色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调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的基本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务必坚持的根本宗旨。邓小平在充分继承和发展毛泽东人民利益观的基础上 ,突出强调了“五个统一”的赋有鲜明特色的人民利益观 ,即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统一 ,先富与共富的统一 ,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统一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人民利益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观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整体把握和谐社会,实现和谐社会全面发展;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点,以创新精神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坚持实践检验标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结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富有时代价值的幸福思想。研究和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幸福思想对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世界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