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三峡大学用“求索”作为自己的校训,这是十分明智的选择。这一选择既表达了学校的理想,又是学校对自身的警策。凡是本校的师生都知道,我校用“求索”作为校训取自屈原《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着十分明确的经典依据。屈原的高洁情怀与《离骚》忧国伤时之精神以及由此关联着的博大深厚的文化传统是“求索”存在的语境、  相似文献   

2.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他的求索精神有着深远影响。桀骜不驯、奋发图强、矢志不移的楚文化是屈原求索精神的生长土壤;经世致用、积极有为的儒家思想和中原文化是屈原求索精神的内在支撑;道家思想对于宇宙人生的独特领悟是屈原求索精神的气脉神韵。屈原的求索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存在价值的追求,对国家人民命运的索求,对人类终极理想的诉求和对宇宙自然知识的探求。这种求索精神在中国历史中具有无限的广延性,对中华民族意识具有重要的构建作用。  相似文献   

3.
校训,原本是学校育人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学校对师生员工带有导向性、规范性、勉励性的训示与要求。正如《辞海》所释:“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校训在形式上如同格言、箴言、座右铭,或取自经典古籍,或引自名人语录,或征集于社会大众。好的大学校训,除能达成训育目的之外,更应该是一所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如同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所说:“所谓校训,  相似文献   

4.
三峡大学合并组建10年来,在上级党委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社会各界鼎力支持,全校师生同心戮力,各项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赞誉。十年生聚,十年发展,三峡大学正以昂扬的英姿伫立于中国教育改革的潮头,担待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社会谋和谐的重要使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求索精神正在三峡大学人身上薪火相传,并发扬光大,化作三峡大学的美好愿景。“将展翅以翱翔兮,乐多士之共襄;既承因于先哲兮,启大道于未央”。值此三峡大学合并组建10周年、迎接2011年新春佳节之际,我们编发三峡大学党委书记刘德富教授撰写的《三峡大学合并组建10周年回顾与展望》,以飨所有关心支持三峡大学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和读者。  相似文献   

5.
求,则追其源,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是“敏而求之者”;索,则探其本。《周易·系辞》写道:“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求索者,求立身之道,索立身之法,追求、探索者也。求索是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种不断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态度。“求索”简明扼要,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6.
大凡著名的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云南大学的校训是“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东南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复旦大学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著名学者金开诚先生对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赞赏不已。他说:“在我所看到的大学校训中,印象最深的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以对屈原人格精神的强烈认同感而作《屈原列传》,对屈原美好的政治理想,伟大的人格精神,坚贞的意志品格作了极高的评价,高度赞赏屈原的伟大文学成就,并继承屈原“发愤抒情”的传统而“发愤著书”。司马迁“发愤著书”有一个价值前提,即追求生命价值之不朽。鲁迅说司马迁《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道出在文化精神上司马迁与屈原的一脉相承之处。  相似文献   

8.
2007年5月14日,温家宝在同济大学给师生们演讲时,赋诗寄语学子:“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廖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温总理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囝家命运的人。其诗意义深远、富含哲理、启迪人生,蕴涵了对真理追求永无止境的求索精神。  相似文献   

9.
屈原是"骚怨"精神的伟大开创者,而柳宗元则是优秀的继承者。就情感意向,屈原主要指向受蒙蔽的国君、妒忌中伤忠良的奸佞小人以及在政治革新中的变质弟子;而柳宗元则在幽怨自怜中指斥落井投石的小人。两人人格均具强烈的孤独感、注重自身修养和坚持中正、美政的理想,但内涵有别。屈原是政治、精神的孤独,柳除此之外,还有生活的孤单。在中正、美政理想的追求中,两人目标坚定,但柳宗元缺乏屈原百折不挠、上下求索的精神。而人格修养,屈原表里澄澈;柳宗元则有时模糊其说。因此两人情感虽哀深怨重,但就人格境界,柳宗元却缺乏屈原的悲壮、崇高而显得凄美与悲凉。  相似文献   

10.
《离骚》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思想成就方面也给历代的屈原研究者以宽广的审视角度和多重意义内涵。在屈原身上折射出的有追求美政,忠君爱国的传统意义上的光环,也有儒家的求索精神和道家的远游情怀的双重变奏。他的悲剧性命运也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陈嘉庚先生作为爱国华侨领袖,为支持国家抗战、民族独立作出了重大贡献。陈嘉庚对于国民教育的高度重视,以致倾尽所有为民族培养人才更是罕见。陈嘉庚沥尽心血创办教育中凝练出的“诚毅”校训一直引领着一代代的师生,做一个“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人。在陈嘉庚精神的陶冶下,师生们树立了教育兴邦的责任意识,求真治学的严谨态度,形成了特有的“诚毅”学风。  相似文献   

12.
为期四个多月的中央民族大学新校训征集评选活动业已结束,经校党委常委会讨论研究,我校新校训确定为“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三峡大学校园河道求索溪水体污染严重以及水生态景观残缺的现状,在实地调查和监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外源污染削减—底泥微生物修复—植物强化过滤带构建—河道水生态系统构建及景观优化—生态河道管理及维护”的校园河道生态修复治理思路和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设计理念和原则,在工程规划中提出了截污及补水、底泥微生物修复、水生植物修复、护岸的生态改造等具体工程,并给出了部分工程平面布置及效果图.该项研究拟为三峡大学及类似的校园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举国上下宣传学习十八大报告之际,本文结合三峡大学实际,以创建三峡大学绿色校园为契机,笔者对大学环保教育的重要意义、三峡大学环保教育的不足、完善三峡大学环保教育的措施提出自己的思考,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弘扬“团风”精神促进大学生成才就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凯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2):119-120
长春大学是“团风”精神的发祥地,以“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核心内涵。伴随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为以“团风”教育为教育资源和载体,赋予其新的历史时期使命,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生长、成才及就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庄子 与屈原都是追求人格尊严与独立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但他们的人格精神 却有着不同的内涵。两人都有超凡脱俗之志,庄子的超脱是勘破世情之后的自保与自适,而 屈原则是遭受打击之后以我主沉浮的自信去超越现实、开辟光明之路的不屈与抗争;两人都 在追求人格的独立与完善,庄子是以残损肉体为代价换取健全的“道德”,而屈原则是以内 美带外美,以外美增内美,内外兼修。庄子与屈原的追求,为后世文人开辟了两条不同的道 路。  相似文献   

17.
庄子与屈原都是追求人格尊严与独立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但他们的人格精神却有着不同的内涵。两人都有超凡脱俗之志,庄子的超脱是勘破世情之后的自保与自适,而屈原则是遭受打击之后以我主沉浮的自信去超越现实、开辟光明之路的不屈与抗争;两人都在追求人格的独立与完善,庄子是以残损肉体为代价换取健全的“道路”,而屈原则是以内美带外美,以外美增内美,内外兼修。庄子与屈原的追求,为后世文人开辟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屈原作品──屈赋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及这一精神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命运,提出“现实主义是文学的上帝,它将创造文学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关于《离骚》“求女”的中心寓意,两千年来治骚者们各执一端、争论不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求贤”、“求君”两说。前者始于王逸,“吾方上下左右,以求索贤人,与己合志者也”,后者发自朱熹:“求索,求贤君也。”“求贤”说者以“叩阍”、“求诸女”为据,向“求君”说发出了最有力的诘难。本文主要针对“求贤”说者的问难,为“求君”说辨驳一、二。 一、从“男女君臣之喻”到“求女”情节的诞生 像庄周驱使着寓言那样,屈原以其博洽的见闻、巧丽的才思、无拘无束的想象,调遣着日月风云、山川雷电、美人芳草,构造出瑰丽独特、“惊采绝艳”的艺术境界。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对“成要约之言”的两美(美男、美女)之变幻莫测的离离合合:  相似文献   

20.
在柯仲平诗歌中讨论的“群众”,并非历史或者现实生活中的血肉之躯,而是一个被不断抽象的政治概念,这一概念与文学不断融合、衍变,乃至形成一种独特的表达形态。提出这一论题,旨在尝试一种解读实践,即通过阅读“群众”话语的历史形成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探寻现代革命诗人在求索现代性的过程中存在的历史囵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