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医药学院在护理人文关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强调关怀是护理的核心,是患者感受医者仁心的依据,培养优质护理人才的关怀能力,构建具有该校特色的人文关怀教学模式,为临床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提供较为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法和管理模式的同时,为我国护理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和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文关怀是现代优质护理实践的一个重要维度.在血液病护理过程中,既要注重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又要注重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意识的培育,才能实现护理技术维度与人文关怀维度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3.
汪继霞 《科技信息》2011,(31):I0390-I0390
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在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人文关怀以及人文关怀的现状进行了解释和梳理,同时提出提高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是我国未来护理事业的接班人,如何做好护生的人文关怀教育是当前护理研究工作的重点。通过调查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护生人文关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总结改进人文关怀教育的措施,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及未来护理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董景景  林梅 《科技资讯》2011,(1):187-187
在社区护理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是现代医学发展、社区医疗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如何通过完善课程设计、加强人文关怀教育、加强教师自身人文素养、加强社区护理实践等教学措施来培养我们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李薇  蒋燕 《科技信息》2013,(16):470-470,471
目的:将人文关怀教育融入《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探讨有助于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教学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09级护理本科生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在操作学习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教育的方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关怀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对人文关怀实验教学持肯定态度。结论:将关怀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加强护生对人文关怀知识的掌握,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与护理人文关怀要实现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亟需在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等方面进行新的突破和探索。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环境改变和新发传染病不断暴发,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护士充分运用教育和培训的手段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促进科技和护理人文关怀的融合,让更有人文关怀的最新、最强科技服务于人类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关怀理念认知情况.方法利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北华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全日制223名在校本科生及100名毕业1 a后的临床护士共323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女生对关怀理念认知情况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比护理本科男生高;护理本科生关怀理念认知情况存在年级差异;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品质各维度总得分与父亲、母亲、学校老师、临床老师、同班同学的关心程度有关;独生子女、担任班干部、接受人文关怀培训、家庭所在地等方面总得分存在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认知情况与年级差异、父母亲、学校老师、临床老师、同班同学等的关心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分析宫外孕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选取甘肃省平川区妇幼保健站2013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8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与SDS自评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应用中,可对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有效的改善和提升,保证患者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人文关怀的内涵,剖析了我国护理关怀教育的特点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实施策略.为我国护理教育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特色品质人才目标和教育模式的提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在精神病院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该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干预。从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的实施,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高,为97.3%;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应用于该院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将人文精神融入社区护理教学,将知识的讲授与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是由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和整体护理模式所决定的。本文从社区护理教学中如何利用课堂与课外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作了有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按照随机字母表分为对照组与人文关怀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人文关怀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比2组感知控制水平、临床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护理后,人文关怀组CAS-R评分(31.87±2.69)分高于对照组(27.92±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关怀组住院时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再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人文关怀组生活质量评分(87.57±5.21)分高于对照组(83.64±6.18)分(P0.05)。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冠心病患者感知控制水平与症状控制效果,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人文关怀品质对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要营造人文关怀品质培养氛围,在课堂教学、护理操作实训教学以及早期接触临床实践和临床实习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措施,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文关怀品质培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以关怀为价值观,以关爱为先导"的人文关怀理念,认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内化人文关怀护理价值,不断提高人文关怀能力,同时掌握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适应临床护理岗位需求。  相似文献   

15.
叶灵优  林梅 《科技资讯》2011,(9):234-234
通过护理本科生开展社区健康护理实践的探讨,认为在社区护理学的教学中开展社区健康护理实践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人文关怀意识,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人性化文化护理,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等系列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比较该组患者干预手术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分。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后,患者满意度、心理压力大小进行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精神疾病患者护的护理中,大力贯彻人文关怀的理念,有何效果。方法研究在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48例罹患老年痴呆症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家属意愿,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措施,其中24例患者仅进行了精神疾病的常规护理,设为实验组;另外24例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来延缓患者的精神衰退进程,其护理重点在于患者的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结果经过精细的个性化护理,实验组组患者痴呆症状有明显改善,无死亡病例,仅少数病例出现了抑郁等症状,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水平,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黄蔚喆 《科技信息》2011,(11):405-405
护理的目标是促进健康,维护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在护理过程中强调对护理对象的人文关怀,不禁可以解决病人的就医需求.而且可以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促进病人身心俩方面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对护理人员及护理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升人文关怀能力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阐述提升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必要性,剖析影响我国护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护理专业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路径,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模式的改变,从而促进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为培养具有人文关怀能力的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临终关怀是对临终病患最后的照护,旨在帮助病人正确地面对现实,平静地面对死亡。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以提高护士的人文素养为目的,详细地讲述了对临终病患的身体关怀与心理关怀,以期护士能够针对性地为临终病患提供人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