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以活性碳负载磷钨杂多酸为催化剂 ,巯基乙酸为助催化剂 ,苯酚和苯甲醛为原料 ,催化合成双 (4-羟基苯基 )苯基甲烷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试验发现 ,磷钨杂多酸的活性碳负载量为 5 0 %时 ,催化活性最好 .通过对缩合反应的正交试验表明 ,活性碳负载磷钨杂多酸的负载量、主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酚醛物质的量比、反应的温度及反应的时间对缩合反应的收率有影响 .反应的最佳条件为 :活性碳负载磷钨杂多酸的负载量为 5 0 % ,n(酚 ) /n(醛 ) =4∶ 1 ,反应温度 1 0 0℃ ,主催化剂2 .5 g,助催化剂 0 .1 m L,反应时间 2 h,收率可达 73 .8% .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第一过渡系金属作为钼催化剂的助催化剂对孤岛渣油加氢脱氮的影响.加氢脱氮反应是在高压釜中进行的,温度为400±2℃,时间为1h,氢的初压为3.5MPa.实验表明,镍是孤岛渣油Mo催化加氢脱氮最好的助催化剂,其加氢脱氮反应遵循一级反应规律,而且以镍为助催化剂时,强碱氮、总碱氮、弱碱氮及总氮的脱除能力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3.
对以活性碳负载磷钨杂多酸为催化剂,巯基乙酸为助催化剂,苯酚和苯甲醛为原料,催化合成双(4-羟基苯基)苯基甲羟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试验发现,磷钨杂多酸的活性碳负载量为50%时,催化活性最好。通过对缩合反应的正交试验表明,活性碳负载磷钨杂多酸的负载量、主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酚醛物质的量比、反应的温度及反应的时间对缩合反应的收率有影响。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活性碳负载磷钨杂多酸的负载量为50%,n(酚)/n(醛)=4∶1,反应温度100℃,主催化剂2.5g,助催化剂0.1mL,反应时间2h,收率可达73.8%。  相似文献   

4.
磷钨杂多酸催化剂催化合成双酚AP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磷钨杂多酸催化剂对催化合成双酚AP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主催化剂的用量、助催化剂的用量、酚酮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是影响产品收率主要因素 ;使用磷钨杂多酸催化剂 ,双酚AP的单程收率可达 5 4.5 % .制备双酚AP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酚酮摩尔比 5∶1,反应温度 12 0℃ ,主催化剂用量 6 % ,助催化剂用量 0 .15mL ,反应时间 4h .  相似文献   

5.
以四氯化碳和氯乙烯为原料,在催化剂氯化亚铜和助催化剂三乙醇胺作用下,通过自由基加成反应合成出1,1,1,3,3-五氯丙烷.考察了溶剂、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相互作用后发现,助催化剂三乙醇胺的使用使反应得率提高了14%以上.用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加入三乙醇胺的Cu2Cl2乙腈溶液,发现波长向紫外方向移动,且随着三乙醇胺加入量的增加,吸光度(ABS值)也随着增加,且吸收最大波长稳定在204 nm;三乙醇胺的加入量与吸光度(ABS)成正比,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研究证实了Cu2Cl2和三乙醇胺络合物的形成.络合物的形成,使溶液中Cu2Cl2的浓度提高,催化活性中心增加,有效的提高了产物得率.  相似文献   

6.
双酚B的催化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浓盐酸作催化剂合成了双酚B.双酚B的收率可达78.5%.并对影响合成过程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催化剂的类型及用量、助催化剂的用量、酚酮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为主要影响因素.制备双酚B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主催化剂选用浓盐酸,其用量为33.3mL;助催化剂选用巯基乙酸,其用量为0.15mL;酚酮摩尔比为2.5∶1.0;反应温度为60~65℃;反应时间6h.  相似文献   

7.
甲基二氯硅烷与氯丙稀加成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 种助催化剂对甲基二氯硅烷与氯丙稀加成反应的影响.发现γN,N二乙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三乙胺助催化效果较好,可大大地缩短反应诱导期,在2.5h 内即可完成反应.  相似文献   

8.
助催化剂在醋酐催化法制备氯乙酸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几种助催化剂(SO4^2-/Fe2O3,活性炭负载SO4^2-/Fe2O3和活性炭+发烟硫酸)对醋酐催化醋酸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活性炭负载+助催化剂对该反应的活性最高,在一定程度上既提高了反应速率和氯乙酸的产率,又较好地抑制了副产物二氯乙酸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邻硝基氯苯催化加氢的选择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邻硝基氯苯催化加氢制备2,2'-二氯氢化偶苯的反应,并从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对选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优化条件下,选择性可达93%。  相似文献   

10.
柠檬酸三丁酯的催化合成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双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1):5355-5357
以柠檬酸、正丁醇为原料,一水合硫酸氢钠和助催化剂以一定配比作为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重点讨论催化剂的配比、用量、酸醇摩尔比和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其优化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总加料量的4.0%~4.5%,其中一水合硫酸氢钠和助催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0∶0.1,醇酸摩尔比为0.46∶0.1,反应终点温度T=(145~150)℃,反应时间t=1.5 h,酯化率达97%以上,该催化剂廉价易得,活性高,操作方便,催化剂固体成分可重复使用5次,再生容易,酯化率高,腐蚀性小,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11.
以浓硫酸改性硅胶为催化剂,催化冰乙酸(脂肪酸)、苯甲酸(芳香酸)、丙烯酸(α,β-不饱和酸)与不同醇的酯化反应,得到10个相应的化合物.该方法操作简单,催化剂用量少(1.0 g),时间短(1.5 h),产率较高(47.4%~88.3%),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对产率的影响不大.醇既是反应原料又是有机溶剂,对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Cu2 O为催化剂,实现了苄醇与亚铁氰化钾的新反应,为芳腈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新方法.该方法优化了溶剂、催化剂、温度、氧气压强等反应条件,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合成了16个芳腈化合物,分离产率为62%~87%.该文提出了该反应的机理:苄醇首先发生需氧氧化脱氢生成芳基甲醛,然后转化为芳腈.与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该...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进一步研究Pd(Ⅲ)-phen 体系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钯盐或其配合物的阴离子对产物的选择性有很大影响。研究了 phen/Pd摩尔比、反应温度和CO压力对催化体系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与PdCl_2-phen 体系不同,Pd(NO_3)_2-phen 体系在改变反应条件时,不能提高苯氨基甲酸酯的选择性。此外,本工作对PdCl_2-phen 均相催化剂固载化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使用活性炭载体上的负载型金属镍催化刺,常压甲醇羰基化合成醋酸,可以在少量促进剂碘代甲烷存在下进行。本文探讨了催化剂还原活化方法、催化剂组分和反应条件对羰基化反应的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反应条件下,反应产物醋酸得率可这65%以上,羰基化产物可大于70%,同时反应中产生某些副产物甲烷,二甲醚和CO_2等。这一类型的催化剂可望在甲醇羰基化反应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一种水合硫酸铁作为清洁催化剂制备二苯甲基醚的新方法.水合硫酸铁能够有效地催化二苯甲醇与伯醇、仲醇、苄醇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二苯甲基醚,催化剂廉价易得且用量少(1 mol%);催化反应时间短(1.5~3 h)、收率较好(77%~87%);反应结束后,水合硫酸铁可以通过简单的过滤后回收利用,避免了繁琐的萃取和洗涤过...  相似文献   

16.
试论地理学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外文献为根据 ,以地理学一度在中国处于停滞不前、唤不起人们应有重视的冷酷现实出发 ,认为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处于汰旧更新阶段的年青学科 ,长期以来 ,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 ,阻碍了地理学的交流与发展 .提出了以海纳百川的气魄批判继承东西方地理学中的优秀理论观点 ,取其精华 ,兼收并蓄 ,以发展我国的地理科学 .进而以钱学森教授提出的建立大地理科学观的构想作借鉴 ,论述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理科学发展观和地理教育观 .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一种巧妙计算场力的方法-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方法计算了带电球体内部的库仑力,并由此推广到在此力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镧对混合型贵金属尾气净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化净化是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以CO氧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镧对混合型贵金属催化剂反应活性、耐热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镧是混合型贵金属尾气净化催化剂的一种性能良好的助剂。  相似文献   

19.
采用活性评价装置,XRD,TPR,SEM和TPD-MS等技术研究了Cu基催化剂的母体相态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母体为FC相的催化剂热稳定性好,母体为ML相的选择性好,碱金属的助剂(K)在不同母体催化剂中的作用机理不同,在母体为FC相态的催化剂中,K与载体Al2O3作用,使被Al2O3分散的CuO离析出来,而母体为HZ相或ML相K的存在改变了表面Cu的状态,添加稀土助剂(La)使催化剂表面形成网络结构,提高了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细胞色素C是一种金属蛋白酶,在生物体内起着电子传递体的作用,细胞色素C在金属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极不可逆,但是它在促进剂修饰的电极上却显示出较高的可逆性。本对细胞色素C在丙三醇,乙二醇,甲醇等醇修饰金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的醇分子对细胞色素C的促进作用各不相同,结合糖分子的促进作用,探讨了醇上羟在数的多少对其促进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