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丁慧洁 《科技信息》2010,(28):277-278
DBA算法直接关系到上行信道的带宽利用率和数据时延以及各种业务的服务质量(QoS)要求,所以DBA算法成为EPON技术的关键。笔者首先简要介绍了EPON技术的概念,然后从EPON系统的定义出发,阐明了EPON接入系统的特点。其次在分析EPON系统现有的带宽分配算法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内部的DBA算法实例,将带宽分配分为ONU间调度和ONU内调度两层,在ONU间层,光线路终端(OLT)负责分配给ONU一个传输时隙。  相似文献   

2.
EPON的多点控制协议一般采用限制分配方式来确定每个ONU的传输窗口大小,而限制分配方式存在浪费带宽、包延迟和丢包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在限制分配方式基础上改进的EPON窗口分配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改进的分配机制下,OLT先给所有的ONU不超过它规定的最大传输窗口的带宽,然后根据ONU上的标记来确定是否可以分配超过它规定的最大传输窗口的带宽,并根据OLT能提供的总带宽,用ONU Report消息中的队列来控制ONU超过的额度,同时利用标记来体现分配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3.
EPON上行接入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EPON上行接入的关键技术——测距、注册以及带宽分配。提出了一种上行接入技术的实现方案。通过硬件电路仿真验证了光网络单元(ONU)可以收到正确的时隙,从而确保ONU能够以TDMA方式完成上行接入。  相似文献   

4.
EPON上行接入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EPON上行接入的关键技术--测距,注册以及带宽分配.提出了一种上行接入技术的实现方案.通过硬件电路仿真验证了光网络单元(ONU)可以收到正确的时隙,从而确保ONU能够以TDMA方式完成上行接入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消除以太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 EPON)闲置时间损耗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算法将全网所有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在逻辑上划分为彼此互无交集的2区,对2区ONU进行分离调度,当一区ONU传输数据时就为另一区ONU授权。由于实施分区调度,相邻周期不同区ONU数据的发送在时间上就可以形成衔接,从而消除了传统EPON调度中存在的闲置时间损耗,提高了系统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地提高系统吞吐量和带宽利用率,降低网络平均时延。  相似文献   

6.
徐伟  白玉 《应用科技》2011,38(3):46-49
分析了以往状态报告型与非状态报告型GPON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的优缺点,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的GPON动态带宽分配算法(DBA.)算法通过小波预测模型获得ONU的实时业务量,并采用权重优先级的方式为各ONU合理分配上行带宽.给出了算法的实现步骤,在OPNET环境下建立了GPON的仿真模型,对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算法获得了较低的传输时延和较高的带宽利用率,是一套完整可行的动态带宽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EPON系统来提供多种服务的改进动态带宽分配算法——改进轮询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了实际数据分析与OPNET软件仿真。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种支持多个光网络单元(ONU)之间直接通信的时分无源光网络(TDM-PON)系统.使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技术来传输ONU之间的互通数据,在频谱上区分ONU互通数据和TDM数据以兼容现有TDM-PON系统.根据ONU互通网络架构改进和优化了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动态带宽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合适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非归零码(NRZ)信号功率比、频率间隔和子载波个数能有效减小噪声及色散对混传业务性能的影响,系统可以同时传输5.00 Gbit/s EPON上下行业务和2.50 Gbit/s互通业务,互通业务不占用时分业务时隙,支持互通带宽动态配置及兼容现有TDM-PON系统,完全满足虚拟局域网(VPN)等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EPON接入系统的框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多点控制协议(MPCP),并分析了EPON中上行带宽分配的一些关键技术,重点讨论了几种典型的DBA算法的性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LR-PON(长距离无源光网络)中ONU(光网络单元)的上行带宽分配问题,提出DBAPCP(基于流水周期轮询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并使用OPNET软件对DBAPCP算法、IPACT(周期自适应交叉轮询)算法以及DBACP(基于周期轮询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进行建模仿真.由仿真结果可得:相比DBACP算法,DBAPCP算法提高了时延性能;相比IPACT算法,DBAPCP算法在高负载下,能够获得更低延时,并且能够更好地对区分等级业务进行支持.  相似文献   

11.
EPON 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专家学者们对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的带宽分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基于EPON的系统结构和以往带宽 分配算法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具有扩展性强、结合带宽预估计的EH-DBA算法.该算法利用分层分配,通过流量预测和带宽预分配机制以及预测修正机制,改善了业务的端到端延时和抖动性能.  相似文献   

12.
脱俊锋 《甘肃科技》2011,27(23):32-34,19
无源光网络(PON)是一种纯介质网络,PON是在所谓的“最后一公里”中缺少带宽时的解决方案。PON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APON、EPON、GPON、WDMPON等一系列技术。基于波分复用技术的WDMPON采用波长作为用户端ONU标识,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实现上行接入,能够提供较高的工作带宽,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称宽带接人。WDMPON基本原理就是在原有PON的树形结构基础上,应用WDM技术,从而为每个ONU分配独有的一对上/下行波长,使得WDMPON技术在传输带宽、用户管理、信息安全、容量扩展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个在EPON上实现多种业务传输的带宽调度方案,借鉴了区分服务的方法,将服务分级并相应地将EPON的上行带宽分为预留带宽、高优先级和低优先级带宽,并采用了不同的分配策略,仿真分析证明,该调度方案能够很好地支持实时性业务和具有高突发性的数据业务。  相似文献   

14.
将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与计算机现场控制系统结合,解决现场总线的不足是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案。文章基于EPON接入系统,提出了适用于现场控制系统的DBA(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BA算法。  相似文献   

15.
阐述基于EPON的FTTH(光纤到户)有线电视光网络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EPON系统应用总体原则,用户带宽需求设计,OLT和ONU设计,光缆城域网设计和FTTB到FTTH的网络升级设计。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长距离无源光网络系统架构和多种动态带宽分配算法,针对集中带宽分配的长距离无源光网络控制平面的延时过长,影响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ONU间直通的长距离无源光网络的系统结构,通过新增波长实现了ONU间在物理层上的直通,基于OPNET进行建模仿真并介绍了仿真系统搭建方法,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EPON工作原理、接入网系统的结构组成,对EPON系统的动态带宽分配网络模型和流程进行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评估的动态带宽分配方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EPON接入系统,实现了多业务、高带宽的新一代接入网平台。  相似文献   

18.
殷展庆 《科技资讯》2007,(35):94-94
分析了EPON工作原理、接入网系统的结构组成,对EPON系统的动态带宽分配网络模型和流程进行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评估的动态带宽分配方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EPON接入系统,实现了多业务、高带宽的新一代接入网平台.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带宽分配的公平性,降低网络的传输延时,提高带宽利用率,研究了GPON系统传输汇聚层的帧结构及动态带宽分配的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带宽分配(DBA)算法———面向多等级服务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基本原理是根据业务的优先级以及各种业务对带宽的需求,在PON层和ONU层分别进行带宽的合理分配.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证明,这种算法可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满足各种业务的时延要求,并且对不同用户和不同等级的业务都具有很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20.
EPON宽带接入网DBA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无源光网络(PON)系统框架体系,重点对目前正在进行研究的EPON宽带接入网的几种动态带宽分配算法(DBA),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讨论了EPON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