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抚养人的育儿方式及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要抚养人态度调查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049名初中生(306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父亲外出组在心理健康多项因子上得分高于其他组;初三年级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虎、适应不良因子上的得分比非留守儿童高;留守女生抑郁因子得分高于男生。留守儿童临时抚养人在严厉、干涉程度上均低于父亲或母亲。结论: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初三“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留守女生比男生更加抑郁,这些与抚养人的教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往往在品行、学习、心理和生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论述以甘肃静宁县3所学校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600个样本(留守儿童300人,非留守儿童300人)的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态度、上课迟到与逃课、学习成绩和个人理想规划等方面均低于非留守儿童。受父母的影响,留守儿童对学习无积极主动性,打工欲望远远高于非留守儿童,且对自己未来的缺乏一定的规划。  相似文献   

3.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罗城仫佬族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的方法是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罗城仫佬族自治县431名仫佬族农村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结果如下:仫佬族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阳性检出率为0.5%,八个分量表中至少有一项呈阳性的检出率为59.2%;心理健康问题女生高于男生,单亲儿童高于非单亲儿童,留守儿童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年级问题检出率最低,5年级其次,6年级最高。这些结论表明,仫佬族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家庭、社会应特别关注女生、单亲家庭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前瞻记忆:基于认知风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认知风格探讨留守儿童前瞻记忆水平发展状况。根据GEF测验甄选被试,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E—prime编程,自变量为认知风格,因变量为前瞻记忆成绩,反应时和完成百分率表示前瞻记忆水平。结果表明:(1)场独立性被试其前瞻记忆反应时成绩显著好于场依存性的留守儿童被试;(2)场独立性被试其前瞻记忆水平的均分高于场依存性的留守儿童被试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社会支持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量表法,对荆门地区5所农村小学共计240名留守儿童和244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评测。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交流、恐怖倾向、冲动倾向项目得分中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留守儿童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与社会主观支持呈负相关(P0.01);留守儿童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躯体症状与社会客观支持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对丰城市某中学300名留守与非留守高中生自信心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与非留守高中生总体在体育运动维度上自信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维度上两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留守与非留守高中男生在体育运动维度上自信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维度上两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留守与非留守高中女生自信心水平在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3)留守高中男女生在学业表现、体育运动、评定总体自信水平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非留守高中男女生则在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同人们交谈、评定总体自信水平维度上差异显著。留守高中生在体育自信方面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7.
采用安全感量表和儿童自我意识问卷调查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和自我意识现状,选取了455名江西樟树市某小学留守儿童被试,结果显示:(1)留守儿童安全感呈现年级和父母务工类型差异,其中五年级安全感发展差于六年级,双方出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安全感差于单方出外务工的。(2)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呈现年级差异,五年级发展差于六年级;在是否是独生子女呈现显著差异,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发展差于非独生子女。(3)留守儿童安全感和自我意识存在显著正相关,两者相互影响,彼此促进。  相似文献   

8.
父母外出就业会给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带来显著的消极影响;父亲在县内就业,或者母亲在市内就业的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要好于非留守儿童。与母亲每隔2~6个月联系一次的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不如非留守儿童;母亲外出就业比父亲外出就业给儿童带来的影响更大,也更复杂。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徐州市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奖惩等方面进行比较,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对江苏省徐州市农村地区6所小学2307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及总焦虑倾向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获得的奖励偏少,受到的处罚偏多;留守儿童以留守儿童为玩伴的居多;留守儿童长大后的工作是打工赚钱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行为问题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焦作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河南省留守儿童的现状,我们在焦作地区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抽样调查。共调查了1246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其中留守儿童610人,对照组636人。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调查量表,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非常显著地好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教养方式不当、抚养人的文化素质低、社会缺乏监管机制等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陕西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复原力和安全感特点,及心理复原力对安全感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市新华中学初一、初二学生857人,使用青少年心理复原力量表(HKRA)和安全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流动儿童的心理复原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儿童(P<0.001)以及留守儿童(P=0.003)。且流动儿童的安全感总分低于对照组儿童(P<0.001)和留守儿童(P=0.032)。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复原力的自我、家庭和社会维度对留守儿童(自我:β=0.26,p=0.014;家庭:β=0.49,p=0.008;社会:β=0.45,p=0.012)和流动儿童(自我:β=0.23,p=0.012;家庭:β=0.34,p=0.055;社会:β=0.39,p=0.007)的安全感回归效应显著。结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通过改善农民工子女心理复原力的外部保护因子,能够提升其安全感水平。  相似文献   

12.
科学地使用心理测评量表和解释测评结果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前提.对某高校2012级新生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1) SCL-90和UPI量表的测评结果具有高相关性;(2)UPI对心理问题的筛选率高于SCL-90;(3)SCL-90和UPI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较为一致的鉴别力;(4) UPI对抑郁、人际、强迫、焦虑和精神病性五类心理问题有较好的鉴别能力;(5) UPI的四个关键项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大规模路由设计”校企合作课程的建设情况.在课程建设中,课程团队切实结合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注重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合理设计.通过合理的课程建设,使课程建设切实服务于专业建设;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形成专业建设带动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90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所地方院校的1489名新生进行集体施测。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中的90后新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全国常模的心理健康水平;男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城镇新生要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新生。应积极开展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提供个案辅导,努力提高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法,以295名初中生为被试对象研究了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1)农村的学生受影响的程度比城镇的学生大;男生受影响的程度比女生大;三个年级中,初三学生受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初二学生和初一学生;(2)农村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城镇的学生;三个年级中,初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其次为初二学生和初一学生;(3)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生活事件依次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其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传统养生项目健身气功锻炼对农村留守女中学生焦虑、抑郁和自尊水平的影响,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系统抽样法,选择重庆农村留守女初中生1286名为研究对象,借助Spielberger的焦虑量表(SAI), Zung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Rosenberg的自尊测试量表(SEI)对学生进行健身气功锻炼前后心理状况进行测试对比分析.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农村留守女中学生对自己生活不满意的达79.5%,从不满意的14.7%.处于焦虑水平的留守女中学生比例达66.6%,实验组焦虑、对照组焦虑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的学生比例达61.3%,实验组、对照组抑郁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62.2%留守女中学生具有较低的自尊,实验组、对照组自尊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健身气功锻炼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显示出更低的焦虑水平,t为-7.892,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有更低的抑郁水平,t值为-8.814,p0.01;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更高的自尊,t值为9.649,p0.01.结论:健身气功对农村留守女中学生具有良好的焦虑、抑郁和自尊预测作用,具有积极的身心健康促进价值,全面深化落实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进一步改善和促进留守女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应激源对621名中学生进行施测,以探讨心理应激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民族、城乡、年级上初中生心理应激源存在显著差异;城乡、留守和非留守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2)心理应激源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且同学朋友压力因子对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广西民族地区初中生心理应激源在城乡和年级上主效应均显著,主观幸福感在民族上主效应显著。为民族地区初中生幸福教育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广西河池市34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行为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在年级、对父母打工态度、父母回家频率及亲子联系频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在年级、对父母打工态度、父母回家频率及亲子联系频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够显著预测其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对120名贫困生进行测量。结果: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良好,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其中主观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而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社会支持特别是主观支持影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