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非圆曲面的加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等间距直线和圆弧逼近的方法可以拟合非圆曲线 ,使其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利用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数控指令编程即可实现对非圆曲面的加工 .文中较系统地介绍了这两种方法及其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通过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实例加工验证  相似文献   

2.
根据角度逼近法圆弧插补原理,提出了椭圆弧、双曲线、抛物线(统称圆锥曲线)的角度逼近数控插补法,通过数学方法分别导出椭圆弧、双曲线、抛物线的插补递推公式,得到了简便的插补运算算法及程序,为数控机床提供了加工圆锥曲线的方法,并拓宽了CNC系统的插补功能。  相似文献   

3.
五轴数控机床空间圆弧插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空间圆弧进给指令格式 ,在深入分析插补预处理的基础上 ,给出了插补控制算法 .使用具有空间圆弧插补能力的数控系统进行空间圆弧加工时 ,不仅简化了输入的数据量 ,同时能够使刀具从一点平稳地运动到另一点 .根据该算法编制的数控系统软件已成功应用于五轴数控机床 ,实践表明该算法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普遍使用的曲线插补算法存在计算复杂、插补段数多等缺点,满足不了对切割速度和精度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的圆弧插补算法。该算法一方面通过图像膨胀算法绘制误差区域,采用沿插补曲线逐点提取颜色与判断的方法计算插补精度,取代了以往繁琐的误差计算过程,减少计算量约50%;另一方面,采用边计算精度边延长插补曲线的圆弧生长法,使每段插补圆弧尽可能地长,从而减少了对切割质量和切割速度都非常不利的段间跨越点,在提高切割质量的同时更提高了切割速度。最后。通过一个与以往算法的比较实例,对此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在对最小偏差法及圆弧插补的进给方向识别过象限处理方法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处理过象限圆弧插补的基于最小偏差法的统一算法,解决了开放式数控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包括整圆插补在内的跨象限圆弧段处理方面的难题。该算法适用于目前流行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和各种CNC系统。  相似文献   

6.
五轴数控机床空间圆弧插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空间圆弧进给指令格式,在深入分析插补预处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插补控制算法,使用具有空间圆弧插补能力的数控系统进行空间圆弧加工时,不仅简化了输入的数据量同时能够使刀具从一点平稳地运动到另一点,根据该算法编制的数控系统软件已成功应用于五轴数控机床,实践表明该算法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逐点比较法是开环数控系统常用的插补方法 ,介绍了逐点比较法的基本原理及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改进方法 ,及改进后的高级语言实现算法 ,可有效地提高逐点比较法的插补精度。  相似文献   

8.
逐点比较法是开环数控系统常用的插补方法,介绍了逐点比较法的基本原理及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改进方法,及改进后的高级语言实现算法,可有效地提高逐点比较法的插补精度。  相似文献   

9.
杜娟 《科技信息》2012,(3):213-213,218
在数控车床中,加工对象主要为各种类型的回转面.其中对于圆柱面、锥面、圆弧面、球体等的加工,可以利用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指令完成,而对于椭圆、抛物线等一些非圆曲线构成的回转体,加工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数控系统本身提供的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不能直接用于非圆曲线回转面的加工。因此,在数控机床上对椭圆、抛物线的加工大多采用小段直线或圆弧逼近的方法编制加工程序。  相似文献   

10.
传统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方法在开环数控系统中被广泛采用,但其存在插补误差大、直线光滑性差等缺点.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改进的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算法,避免了无穷大导数计算、多分支判断编程复杂等缺陷,提高了逐点比较法的直线插补精度.  相似文献   

11.
常用的时间分割圆弧插补算法 ,麻烦、误差大、执行速度慢。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时间分割圆弧插补算法 ,作了证明 ,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 ,该算法简单、插补精度高、执行速度快 ,可以方便地应用于两坐标两联动CNC系统。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基于STD总线工业控制机的通用3D联动CNC系统.由于采取一系列“硬件软化”措施,因此提高了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解决了电网突然掉电时的加工现场保护问题,并且开发了算法简单、无累积误差的空间圆弧插补方法.系统已在鞋模和凸轮CAD/CAM一体化系统中长期使用,证明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普通X52K铣床开发成四坐标数控铣床的性能和特点.同时应用了一种新的插补算法─—偏差比较法,该方法可用于直线、圆弧及一般二次曲线的插补.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检测加工中心在高速进给条件下精度的非接触方法.以三轴加工中心为例,介绍了这种方法的数学理论基础.利用两个激光干涉仪分别测出加工空间XY、YZ和XZ平面内的坐标值和半径误差等信息,把这些数据代入已经建立的数学模型中,程序即可自动计算出机床的静态和动态误差.该方法检测时的进给速度是接触法的6倍,更适用于现代高速进给机床的精度检测,而且检测精度比接触法高,检测范围更宽.  相似文献   

15.
在介绍双圆弧法计算原理基础上,采用连续双圆弧法插补方式,通过控制插补误差实现加工步长的动态伸缩,获得满足数控机床圆弧插补的轮廓节点数据;开发了相应的数控程序生成软件;只需输入摆线针轮的几个参数,即可获得摆线行星轮的数控加工程序,实现了任意齿数摆线轮数控自动编程;根据轮廓节点数据以及刀具中心轨迹坐标,可对摆线轮的加工过程进行运动仿真.摆线轮数控磨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和软件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和推导了用时间分割法实现直线和圆弧插补的一种高速、高精算法,并运用于32位机的数控车床系统中.该算法用迭代算法替代开方运算,取消了过象限判别,大大缩短了插补时间.文中给出了详细的误差分析,证明该算法的轨迹误差和算法误差小于一个当量,且舍入误差是不扩散的;提出了该算法的边界条件与加工工艺参数的关系.运用该算法编制的程序,整个插补任务(包括自动加减速、插补)在16MHz80386CPU下运行占用机时小于1ms.  相似文献   

17.
参数曲面上投影曲线的直接插补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传统方法加工复杂曲面时,由于计算机数控系统的轨迹控制能力不强,过分依赖数控编程,因而带来很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文中针对参数曲面上以投影方式形成的空间曲线轨迹,提出了一种直接插补算法.应用该算法,可以实现对参数曲面局部加工区域内生成的刀轨的直接插补运算.该算法的实现提高了数控系统的轨迹控制能力.文中最后给出了一个曲面局部加工实例来对算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算法简单、可行而且有效.该算法也可以推广应用于曲面的整体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