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单片机AT89C51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通过IO口输出的具有时序的方波作为步进电机的控制信号,信号经过芯片SI-7300驱动步进电机;用4X4的键盘来对电机的状态进行控制,PMM8731是步进电机脉冲分配器,SI-7300是高性能步进电机集成功率放大器.它们和单片机一起可构成一种高效电机控制驱动电路.作者介绍了PMM8713与SI-7300的功能,给出了由它们组成的功率驱动电路及其在步进电机上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细分技术作为一种提高步进电机步距分辨率的手段已被大量采用,步进电机采用细分驱动能提高分辨率,减少力矩波动,解决步进电机的低频共振问题,如何使步进电机的微步距角更均匀,一直是细分技术所研究的主要问题.该方法对由DSP实现反应式步进电机细分驱动的电流波形作了分析,实现了对步进电机的步距角细分控制.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步进电机静态特性的一种较简便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在分析电机的磁路时,将电机齿部的饱和效应和气隙比磁导法结合起来考虑,建立起电机的等值磁网络方程.求解磁网络方程,可求出电机各部分的磁共能和电机总的磁共能,最后利用虚位移原理分析电机的静态特性.提出的方法解决了在不具备磁参量数据库情况下估算电机静转矩的问题,为混合式步进电机的设计计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步进电机的PLC直接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步进电机的可编程控制器直接控制,可使组合机床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成本显降低.介绍了用PLC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数控滑台的方法、伺服控制、驱动、接口以及步进电机PLC控制的软件逻辑.  相似文献   

5.
窝眼式排种器自动控制与播量数显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步进电机驱动窝眼式排种器,采用MSP430单片机对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同时对排种器的排种量进行检测并显示,以此反映排种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混合式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永磁同步电机,完全可以引入同步电机的先进控制方法.从同步电机控制的角度来控制步进电机,就从根本上跳出了步进电机细分控制是对相电流控制的限制,实现了全新的脉冲细分控制。基于这一理论开发出以CLPD为核心的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脉冲细分控制器。  相似文献   

7.
步进电机的单片机控制及细分减振控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步进电机控制方法。可有效地抑制步进电机的振动,可满足精密机械与仪器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步进电机的微型计算机闭环控制系统中,超前角是自动最佳驱动的一个重要信息.本文介绍步进电机超前角信息的一种检测方法,描述转子到位判别门阳电平产生装置和中断信号产生器的设计,并提供实际测量的V_θ~θ关系曲线和检测电路的信号波形。  相似文献   

9.
王亚嫔 《科技信息》2010,(30):154-155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TMS320LF2407ADSP芯片的步进电机多细分驱动控制器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步进电机驱动芯片的开关频率,自动计算出步进电机在不同转速下的细分微步数,通过步进电机细分控制,改善电机系统的运行特性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ARM的步进电机细分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设计的步进电机细分控制系统,基于ARM7芯片LPC2214和专用驱动芯片LMD18245,采用“线性+正弦”波形驱动方法和电流矢量恒幅均匀旋转算法,通过ARM控制器产生波形数据,经D/A芯片MAX526转换成对应的控制电压,经过驱动芯片LMD18245放大,驱动两相步进电机.通过键盘输入控制信号,利用液晶显示电机的频率和细分倍数,利用uCLinux和MiniGUI平台进行程序设计.该系统实现了步进电机的多功能控制,得到4096细分的精确步进效果.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种以有限元法瞬态力学状态模型与土体位移时效系数相结合的经验型软土长时位移计算方法,通过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工程施工过程而得到软土的瞬时位移,并采用位移时效系数对软土的扰动位移进行时效性分析,将其瞬时位移转化为考虑流变特性的长时位移.其中,位移时效系数的确定结合了软土的流变试验和现场工程的最不稳定时间,反映了软土的流变状态.同时,以宁波市东环南路地铁站基坑工程为例进行了位移时效性分析,以验证所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计算所得软土的长时位移值与现场的监测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确定方法,提出用位移法基本假定和改铰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线位数目,以便画出正确的位移法基本结构图,并详细探讨了位移法基本结构的简化方法,借助于手算实例说明其具体的简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处理重力置换引起的溢漏事故,首先需要了解重力置换发生的条件,分析重力置换窗口,判断井下是否发生重力置换,并采取对应的处理方法。本文通过自主研制的井筒-地层重力置换实验装置,开展气液、液液重力置换临界点实验,基于理论及实验分析,定量计算地层重力置换窗口,并拟合了重力置换窗口临界点压力曲线,拟合公式与实测值误差小于10%。在该实验条件下,当钻井液密度为0.998g/cm3时,气液重力置换窗口为-5800Pa~10.6Pa,液液地层重力置换的窗口为-1192Pa~16.6Pa。结果表明,气液、液液重力置换窗口与流体密度差基本呈线性关系;现场实际井下重力置换窗口远高于此,所以需要在钻进时考虑重力置换窗口的影响。据此,本文提出了预防重力置换发生的方法,以及发生重力置换溢漏事故后对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移动渐近线展开式的结构位移拓扑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仅有位移约束和重量最小的结构拓扑优化问题,结合独立、连续、映射方法思路和移动渐近线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较大设计变量变化范围的位移近似表示式.结合变位移限措施和对偶求解方法,形成了一种基于移动渐近线展开式的位移约束下的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求解速度较快,能够得到较清晰的最佳结构拓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议只选用复式框架的侧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以减少采用普通位移法分析时的基本未知量的数目,同时采用无侧移迭代法来计算位移方程式中的刚度系数,使复式框架的侧位移分析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得到简化。  相似文献   

16.
大跨度结构多点地震反应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比较了直接求解法、位移输入法、相对运动法和大质量法4种不同多点地震动输入下大跨度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方法.以一实际工程为例进行了算例计算和结果比较,数值结果表明,直接求解法、位移输入法和相对运动法3种方法的计算精度较高,建议采用.大质量法计算结构加速度反应精度较高,但是位移和内力反应会出现严重的失真现象.位移失真原因主要是由程序中数值积分引起的,且大质量法并不能保证计算中的地震位移输入和实际的位移激励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丁名臣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6):7816-7818
为了研究压力、原油含气性质、烃类气体组成和气体注入方式对烃类气驱油效率的影响,分别利用细管和长岩心模型进行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气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随压力的升高,烃类气驱突破点驱油效率和总驱油效率均增大,且气体突破后高含气采油阶段提高驱油效率幅度逐渐减小,即压力越高气体突破后提高驱油效率幅度越小;随原油初始含气量的增大,烃类气驱突破点驱油效率和总驱油效率均减小,即原油初始含气量越高,烃类气驱油效率越低;随烃类气体中丙烷含量的增加,突破点驱油效率和总驱油效率均明显增大;均质模型中,水驱后烃类气水气交替驱油效率与水驱后连续注气相近,注入方式对烃类气驱油效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用光栅、霍尔片、同名磁极、数显游标卡尺和改装后的迈克尔逊干涉仪组合成光电放大位移综合测微仪。在此仪器上用光栅放大位移法、霍尔式微位移传感器法和干涉条纹放大位移法测量微小长度。  相似文献   

19.
常规位移法将结构看作由直杆单元组成,刚架比较复杂时,结点位移较多,计算比较麻烦。本文通过力法和叠加原理对Γ形单元的转角位移方程进行了推导,使得对某些复杂刚架应用位移法求解内力工作量得到简化,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的振动位移测量方法中,间接测量法误差较大、准确度较低,而直接测量法虽能达到精度,但成本较高、实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振动位移测量方法。选取电机驱动运动的柔性机械臂作为测量对象,通过CCD相机采集机械臂末端标记点运动图像,再经过阈值分割、质心检测等视觉处理,得到机械臂振动位移信息。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该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并与压电材料测量法及仿真法得到的振动位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的振动位移测量方法能够在不接触工况下,对柔性机械臂进行准确、实时的振动位移测量,相比于压电材料测量法,避免了公式误差等影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