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凡是用声调作为手段来表示“词汇意义和词的语法意义”的语言,被称为“声调语言”:凡是不用声调作为手段来表示“词汇意叉和词的语法意叉”的语言,被称为“非声调语言”。中国境内有藏语、彝语、壮语、傣语、苗语、瑶语等几十种语言都属声调语言之列。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这些语言声调的起源、构成、发展、变化做过十分精辟的研究,但是也留下一些问题有待讨论。比如.声调语言的辅音有“单辅音、复辅音”之分,元音有“单元音、复元音”之分,其声调是不是也有“单声调、复声调”之分呢?这样的问题一直还没有人论证过。通过审听、实验和综舍分析有关语料,所得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统计学中最小二乘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声调特征.在语音识别中用其进行汉语声调识别,具有准确度高,容错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采取实验语音学方法,考察了沁阳方言的声调演化规律及其单字音声调格局。沁阳方言目前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单字调,其声调历史演化规律为:平分阴阳、全浊上归去、去声不变、入声基本稳固,少量已经舒化的入声字归入去声。在声调格局方面,调形上沁阳方言由两个升调、一个降调、两个凹形曲折调组成。相对时长上,沁阳方言由一个短调、两个舒声调、两个长调三类构成。最后对该方言声调的时长问题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该方言的超长调时长属于冗余信息。  相似文献   

4.
中原官话汾河片方言声调的类型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原官话汾河片的声调类型进行了描写,并对其演变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推断。从汾河片方言的声调类型和演变的情况来看,古全浊声母的清化使声调产生了分化,方言间的互相影响与方言自发的演变使声调发生了归并。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使用频率较高的日语助词在连接体言时的声调变化规律进行了具体地分析。内容结构以助词为中心,以与助词接续的体言的原始声调类型为分类基准。在此形式下的详细分析和论述,有助于学习者对于助词接续时声调变化的准确理解、掌握及运用。  相似文献   

6.
汉语耳语音库的建立与听觉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耳语音的识别和转换是个全新的课题,可应用于公共场合下的通讯和公安司法工作的某些特殊需要等方面.首先建立了一个包含1172个字和98个近音词的单人女声的汉语耳语音库.通过对两个听觉测试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人耳对汉语耳语音字和近音词声调的辨认率特征,得出人耳对孤立字四个声调的辨认率由高到低的排序为三声>四声>二声>一声.同时也得出人耳对词声调的辨认能力比字要强得多.幅值包络和音长这两个特征参量能够反映出汉语耳语音声调的特性,基于此参数对汉语耳语音字进行声调识别实验,其声调识别率已达到了人耳的平均辨认率,为连续耳语音声调识别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相对传统耳听手记的声调研究方法,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客观化。使用实验语音学方法对曲靖方言单字调进行客观性研究,采用三个不不同年龄组进行实验对比,其结果显示曲靖方言单字调调类为四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考察的入声经过实验已经证实基本归入阳平调,单字调表现出如下的特点:阴平为平调调型,且基本为中高平调;阳平为降调调型,且降幅较大;上声为降调调型,降幅相对较小;去声为曲折调调型,最低点基本落在1度上;入声为降调调型,降幅也较大,调型调值类似阳平。  相似文献   

8.
豫西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除了词汇、语法外 ,主要表现在语音 ,尤其表现在声调的差异上。这也是豫西学生说普通话的最大障碍。我们将这些已经以普通话为主要交际语言 ,却仍保留着地方语音特色的“普通话”称为“方言普通话”。本文试图找出豫西地区“偃师‘方言普通话’”与普通话在声调方面的差异及对应关系 ,从而达到辨正及推普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英语母语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时普遍存在"洋腔洋调"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是受到母语语调的负迁移作用。本文通过对比英语语调与汉语声调的在调值,音高变化位置以及音高组合变化的差异,分析英语母语汉语学习者出现声调偏误的类型,最后对英语母语汉语学习进行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考察博爱方言的声调演化规律,总结其单字音声调格局。结果发现:清入字保持入声调,全浊和次浊入声分别归入阳平和去声;博爱方言的入声消失途径依次为浊入为先、全浊入次之、清入最后;在本地人的语感中,去声升降调的升调部分是调位感知的主要特征,降调部分是次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利用声调提高中文连续数字串语音识别系统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均幅度差法、自相关函数法和简单逆滤波器跟踪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语音信号的基音频率。根据声调模式的不同,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对声调进行识别,对连续数字串识别中一些易混淆的数字对进行区分,从而达到提高数字串识别系统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李佳慧 《科技信息》2010,(31):144-144,184
本文简要介绍了韩国汉语教学随着"汉语热"的升温而出现的一些新情况,着力描述了汉语拼音及声调教学等方面的特点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就韩国籍汉语教师与原语民教师的合作教学模式,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越南留学生声调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汉语声调在音节中所起的作用和声母、韵母同等重要,越南语和汉语在声调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语言交际中有很多的偏误,我们据此分析了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4.
谈汉语声调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尔尼沙 《科技信息》2007,(10):168-168,4
要想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声调是异常重要的。声调的学习并非是个简单的过程,所以,在声调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首先应注意每个汉字的读音及声调,作为少数民族教师,更应注意尽量准确传授每个汉字的声调。为使学生掌握最准确的汉字读音,教师可以采用直观法、理解法、四声连读法等教学法,更要注意特殊汉字的读法及拼音,尽量准确传授每个汉字的声调,使学生掌握最准确的汉字读音。  相似文献   

15.
影响龙岩话三字组的声调的因素有二:一为声调的组合条件,一为三字组的语义结构。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龙岩话一般三字组、重叠式三音节词及以“仔”为词缀的三音节词。  相似文献   

16.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声调教学一直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文章在对以往声调教学研究作一梳理,在分析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讨论分析了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方法,以期引起人们对声调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从而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影响龙岩话三字组的声调的因素有二:一为声调的组合条件,一为三字组的语义结构。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龙岩话一般三字组、重叠式三音节词及以“仔”为词缀的三音节词。  相似文献   

18.
杜国辉 《科技信息》2009,(34):368-368
本文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鹤壁方言的单字调做了共时的实证性研究,实验结果发现鹤壁方言没有曲折调,而且入声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逐渐的消失只有仅存的几个字仍然保存有入声调。  相似文献   

19.
声调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调是声调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不仅区别语义而且影响音质和韵律。声调教学是语音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以语音学、教育学、乐理为理论指导,采用系统分析和综合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彰显出其重要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声调是台语族语言的重要特征,对于首次接触这些语言的学者来说,声调的确定往往非常棘手,方法不当常常会劳而无功。美国著名语言学家W·J·格德尼在对不同地区台语族语言进行广泛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快速确定声调系统的规律,通过一组词汇可以快速确定台语方言的声调,提高田野调查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