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内蒙古草原锡林河流域土壤水分含量梯度上,测定土壤含水量并调查植物群落样方,探讨植物群落生物量及多样性沿水分梯度的变化.发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的单峰关系;而香侬威纳指数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含水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香侬威纳指数与地上生物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Pielous均匀度指数与地上生物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半干旱草原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生产力的影响极为显著,但不同土壤含水量对群落均匀性的影响有限,说明除土壤含水量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草原植物群落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长、生存和繁殖的个体特征,影响着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霍山山地草甸台地和坡地的优势种株高和比叶面积与土壤水解氮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坡地优势种株高与土壤的含水量(R~2=0.681,P0.01)和水解氮含量(R~2=0.543,P0.05)呈显著负相关,而比叶面积与土壤的含水量和水解氮含量无相关性.台地优势种株高、比叶面积均与土壤的含水量和水解氮含量无相关性.以上结果说明,生物量假说和质量比例假说的优势种影响理论受植物功能性状类型和微地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幼龄林为研究对象, 设置3个梯度的氮添加水平(0, 20和50 kg N/(ha·a), 即N0, N20和N50), 研究氮添加对人工林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地上生产力的影响, 得到以下结果。1) 氮添加改变了土壤微环境, 降低土壤温度、显著地增加土壤水分。2) 氮添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落叶松人工林草本植物群落的生长(P>0.05)。与对照组(N0)相比, 植物群落总盖度在N20和N50样方中分别增加6.83%和15.03% (2014 年), 或9.80%和12.94% (2016年), 但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的累积无显著变化; 群落总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P<0.05)。3) 氮添加对落叶松人工林草本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无显著影响, 但是低浓度氮添加(即N20)显著地增加单位面积内物种的丰富度(2014年单位面积内物种丰富度在N20样方中增加23.33%, P<0.05)。4) 氮添加对不同植物功能群的影响不同, 其中氮添加促进蓼科和莎草科植物的生长, 抑制禾本科和菊科植物的生长, 对豆科植物无影响, 说明温带落叶松人工林草本植物群落对氮沉降的响应敏感, 氮添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草本植物的生长, 同时氮添加改变了草本植物不同功能群间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扎龙湿地不同植物群落结构以及土壤因子对其驱动作用,采用单位面积取样法进行群落物种调查,用化学分析法测定土壤因子,用Pearson相关分析群落结构参数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7月份,扎龙湿地2个样地4种不同植物群落物种数为6-50种/m~2之间,生物量在176.9-661.0 g/m~2之间,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在0.6369-0.9523之间,优势种重要值在161.8-257.1之间,群落物种数和多样性均以缓冲区草甸的杂类草群落最高,核心区干-湿交替带的芦苇群落最低,群落生物量和优势种重要值则正好相反。土壤含盐量、pH和含水量对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具有显著(P0.05)负向驱动,对群落优势种优势度具有显著正向驱动,土壤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速效钾和含水量对群落生产力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野鸭湖湿地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为研究对象,选择三个环境条件明显不同的样地,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测定,分析了芦苇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样地之间芦苇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各个样地的生物量在不同月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芦苇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对植物的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这两个变量之间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7月初至9月底,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观测了三峡水库澎溪河新生湿地4种植物群落的CO2排放通量。结果表明,4种植物群落CO2排放通量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藨草群落CO2排放通量最大,其值为(627.8±335.9)mg.m-2.h-1,灯芯草群落CO2排放通量最低,其值为(450.4±271.5)mg.m-2.h-1。地上生物量较大的藨草群落和双穗雀稗群落具有较大的CO2排放通量,而地上生物量较小的灯芯草群落及水烛群落CO2排放通量较小。与植物呼吸作用相关的地上生物量等生态因子有助于解释不同湿地植物群落CO2排放通量的差异。澎溪河新生湿地CO2排放通量具有典型的时间动态,即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CO2排放通量最大。水温和土壤(5 cm深度)温度与CO2排放通量显著相关(r=0.577,0.557,p<0.001),湿地地表积水和湿地土壤温度季节变化可以解释澎溪河新生湿地CO2排放通量的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7.
按照水位梯度将金川泥炭地的植物群落划分为4个类型(臌囊苔草-柳叶绣线菊群落、芦苇-臌囊苔草群落、臌囊苔草群落和油桦-臌囊苔草群落),研究4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及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水位的升高,4个群落的生物量逐渐减少,水位最低处的臌囊苔草-柳叶绣线菊群落的地上生物量最高;4个群落中地下水位、生物量、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和物种多样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有机质差异不显著;物种多样性仅与土壤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全氮、有机质和地下水位无相关性;生物量随土壤全氮、全磷的增加显著增加,与湿地水位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关系不显著.金川泥炭地群落生产力的分布与土壤全氮、全磷和泥炭地水位的关系密切;土壤全磷可能是影响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基于双因素方差原理,将植物多样性和零价铁综合应用于微宇宙之中.在湿地运行4个月后,对植物地上、地下部分和基质进行取样,分别测定植物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并采用磷脂脂肪酸指纹技术对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植物多样性、零价铁以及它们的共同作用对植物地上和地下植物生物量影响不显著(P>0.05);革兰氏阳性细菌总量、革兰氏阴性细菌总量、真菌、原生动物脂肪酸含量均与植物多样性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5),但是与零价铁含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除17∶1 iso I/anteisoB外,各类脂肪酸含量和植物多样性与零价铁的共同作用相关性不显著(P>0.05).实验结论:植物多样性能显著改善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而零价铁对此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植物多样性是河岸带的重要生态特征,是河岸带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为了解北京山区河岸带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布设调查样地和室内分析,探讨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怀九河河岸带划分为6种类型,分别命名为自然河岸带、近自然河岸带、人工岸坡乔灌草河岸带、人工岸坡观赏性乔灌草河岸带、人工岸坡疏乔灌草干砌石河岸带和人工岸坡浆砌石河岸带。随海拔高度升高,河岸带植物多样性指数增大。不同类型河岸带植物多样性有所差异,人工浆砌石河岸带植物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其他类型河岸带(n=50,P<0.05)。河岸带乔灌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低于草本(n=50,P<0.05),草本植物适应环境能力强、灵活性好的特点使得植物种类多样而丰富,而乔灌容易受到人类影响使得多样性、丰富度较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河岸带植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岸坡类型和硬化面积比例呈显著负相关(n=50,P<0.01),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n=50,P<0.05)。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粉煤灰基质对机场地被植物群落的调控作用,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地被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将不同量的粉煤灰添加到实验地土壤中,采用样方法研究粉煤灰基质调控对机场地被植物群落动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区植物种类共计36种,主要由菊科(10种)和禾本科(6种)植物组成,其中对照区植物16科27种,而粉煤灰调控区植物减少到11科22种,且随着粉煤灰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高添加量调控区的植物仅有4科8种.粉煤灰调控区的植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低于对照区,高添加量粉煤灰调控区的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物量均最低.由此可见,土壤基质中添加粉煤灰对机场地被植物群落的调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