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降边嘉措先生是著名的藏族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格萨尔”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格萨尔王传”堪称反映古代藏族历史、宗教、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在古代藏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围绕“格萨尔王传”的写作特点、艺术价值、史料价值,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等问题,对降边嘉措先生进行了学术采访。  相似文献   

2.
降边嘉措先生是著名的藏族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格萨尔"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格萨尔王传"堪称反映古代藏族历史、宗教、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在古代藏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围绕"格萨尔王传"的写作特点、艺术价值、史料价值,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等问题,对降边嘉措先生进行了学术采访.  相似文献   

3.
降边嘉措先生是著名的藏族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格萨尔"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格萨尔王传"堪称反映古代藏族历史、宗教、文艺、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在古代藏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围绕"格萨尔王传"的写作特点、艺术价值、史料价值,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等问题,对降边嘉措先生进行了学术采访.  相似文献   

4.
降边嘉措先生是著名的藏族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格萨尔”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格萨尔王传”堪称反映古代藏族历史、宗教、文艺、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在古代藏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围绕“格萨尔王传”的写作特点、艺术价值、史料价值,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等问题,对降边嘉措先生进行了学术采访。  相似文献   

5.
王怀虎 《甘肃科技》2011,27(9):174-175
以甘肃省少数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10所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教学实验法验证了藏族舞蹈锅庄舞深受学生喜爱,并能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锻炼效果,具备推广的条件和价值,为其他的甘肃民族传统体育如何进入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藏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形成与起源因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生产劳动、文化艺术、生命价值的追求、宗教、军事、民族认同等方面就藏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形成与起源作了探讨,认为藏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与生活和大自然的斗争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与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相适应的多姿多彩的藏族传统体育活动,体现了浓郁的草原游牧民族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田野调查等方法,以教育部推进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倡议为背景,对藏族赛马进西藏中小学校园的推广价值、局限性、可行性及对策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藏族赛马进西藏中小学校园主要有健身价值、文化价值与实践价值;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师资力量匮乏、文化传承意识薄弱、教学资源不足;可行性表现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广泛的群众基础、藏族赛马进校园需求与日俱增.鉴于此,提出丰富赛马教学师资力量、增强校园赛马文化传承意识、优化西藏中小学赛马教学资源等对策,为实现藏族赛马进西藏中小学校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纪实性电视节目的大量涌现,让更多的人关注社会、干预生活,这是纪实电视令人瞩目的重要原因。纪实是一种创作风格,不是创作的目的。纪实电视不仅具有社会文化价值,更具有艺术审美价值。探究纪实电视的美学特征,发掘纪实电视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和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等方法,在分析锅庄舞的锻炼价值的基础上、拟定了开设锅庄舞课的教学设计,分析和探讨了锅庄舞的键身价值,研究结果对民族传统健身养生体育项目在高校的推广和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藏族是使用漆器较多的民族之一,藏族地区的漆器发展从一开始就依托于汉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互动。汉藏交流互动下的内地漆器和技艺输入,既满足了藏区人民的物质生活和艺术审美需求,又推动了藏族地区本地域的漆器生产制作,藏族漆器在制作技艺和艺术风格上都留下了内地文化的印迹。汉藏交流互动对藏族地区漆器具有多维度的影响作用,体现了藏族文化与内地文化频繁交流、相互影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具有藏民族文化符号意蕴的"锅庄"舞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十分符合学生的审美观念.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体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练习效果.开发和传承这种舞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活力,同时对其他民族了解藏民族文化,增强多民族之间的溶合和团结,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有重要的促进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2.
藏族原生态舞蹈的表现形式拥有广博的内涵,其自娱自乐性成为藏族原生态舞蹈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在当代藏族舞蹈艺术中,自娱自乐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原生态舞蹈的表现形式出现了脱节现象,这使得我国民族民间舞蹈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本文以藏族舞蹈为例,通过论述存在于原生态形式中自娱自乐的情感价值,以及这种自娱自乐的情感价值在舞蹈艺术中的流失,旨在抛砖引玉,呼吁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应更重视其"原生"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3.
安代舞作为蒙古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蒙古族民间艺术的传统财富和文化载体。论文论述了安代舞的起源与文化品牌的形成,认为库伦蒙古族文化孕育了蒙古族文化奇葩——安代舞。指出了安代舞产业化过程中的成功与局限,针对地域局限,宣传力度不够、创新力度较弱等问题,提出了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4.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藏传统舞蹈文化在当代文化诉求下,在动机与功能上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打破了原来稳固的文化生态和文化秩序,使西藏传统舞蹈处于嬗变、转化与动态变化之中,因而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难度。文章旨在正视、厘清上述问题,寻找新的路径,为传统舞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信息和思路,进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强基固本、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5.
藏族舞蹈的独特性在于舞蹈当中的发力点几乎全在膝关节处,其膝部有规律的屈伸和颤动是藏族舞蹈中的核心动律,并由此屈伸动律变化而形成各种舞蹈动作,使藏族舞蹈具有独具一格的魅力。文章分析了屈伸动作的发力特征和节奏重拍、类型以及训练要点,指出舞蹈艺术工作者和研究者只有扎根民间,才能挖掘和继承民间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藏传佛教寺院中的祭祀性舞蹈"羌姆"。大约在公元8世纪由莲花生大师在主持修筑桑耶寺的过程及开光仪式中所创。藏族传统寺院法舞"羌姆"从"金刚舞"的传入,在西藏发展了几千年,积极地改革形态,充分吸收苯教仪轨和民间舞蹈形式,使"羌姆"更加民族化,与当地文化接壤,集中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它以绚丽的形象宣扬着佛教教理,扩大佛教的影响力。而这绚丽的形象,无论是古朴的舞蹈、诡异的面具,还是华丽的服饰都是藏族文化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雪康.索朗达杰教授是原中国民族音乐家协会理事,西藏音乐家协会副会长,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1922年,他生于西藏首府拉萨,从小接触藏族传统音乐,并受过专门的训练。青少年时候的他不仅能歌善舞,还能弹奏各种藏族传统乐器,在藏族音乐理论研究方面有其独到建树。文章根据2004年3月西藏电视台藏语版《七色风》栏目就藏族传统音乐、舞蹈问题对雪康.索朗达杰教授进行采访的录像实况摘编,主要对藏族卓舞、热巴舞、卡尔舞等歌舞的起源、特征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藏族原生态民间舞蹈与学院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生态与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的有着不同的风格。文章分析了不同风格产生的原因,揭示了两派舞蹈问存在的固有的关系及区别。主要提出“应该为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发展腾出更大的自由空间,但也要科学把握其创作的自由度”这一学术观点,它对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及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俗舞蹈是指传统民间风俗舞蹈,是因民族意识而形成的现象.社区舞蹈是指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迎合社区生活的文化现象.双方文化的现实差异与如何弥合的问题是“文化嫁接”提出的前提,此前提期许农村与城市之间可以通过社会群体结构方面与思想文化方面的嫁接实施,经由第三方舞蹈院校机构的参与生成,使民俗舞蹈能够进入城市社区以促成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的有效建立.鼓子秧歌舞蹈经由专业人士的改造而在社区广为流传,是个成功的嫁接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