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杜石然先生早年偶读三上义夫《东西数学史》对数学史发生兴趣,开始业余研究数学史,1957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师从李俨、钱宝琮先生,开始数学史的专业研究.“文革”后,他转向中国科技通史和中国思想史的研究.1990年退休后,在日本佛教大学等执教十年.在这篇访谈中,科学史家杜石然先生回顾了他从事中国数学史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总结了编撰《中国数学简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重要学术著作的经验,并展望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中国科技史学会的领导和同仁建议本刊对我国著名的数学史家和科学史家杜石然先生访谈,我们拜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助理王扬宗研究员对杜先生进行了访问。王扬宗是杜先生的学生,访谈相当深入。杜先生回顾了他半个多世纪以来从事中国数学史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历程,总结了编撰《中国数学简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重要学术著作的经验并展望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前景。在王扬宗先生的邀约下,杜石然先生以77岁高龄欣然命笔写了《我的恩师和我的学生》一文,文章从给钱宝琮先生70寿诞献“千秋岁”词说起,回顾了他作…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12(3):I0001-I0001
中国科技史学会的领导和同仁建议本刊对我国著名的数学史家和科学史家杜石然先生访谈.我们拜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吏研究所所长助理王扬宗研究员对杜先生进行了访问。王扬宗是杜先生的学生,访谈相当深入。杜先生回顾了他半个多世纪以来从事中国数学电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历程.总结了编撰《中国数学简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重要学术著作的经验并展望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卷首语国数学史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缘结科学史     
童年时作者在舅父张秀民先生家中读到《中国古代科学家》,从这本科学史启蒙读物中得知李俨、钱宝琮、严敦杰和杜石然等大师。在报考研究生时,偶然看到杜石然先生之名,于是决意报考,幸蒙录取,从此走向了科学史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5.
2017年是著名的科学史家严敦杰先生(1917.11.1-1988.12.23)诞辰一百周年.严先生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科学史集刊》副主编、《自然科学史研究》主编,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奠基者和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主要研究中国数学史、天文学史、科学史文献学、航海史,发表论著100余篇(部),为研究所蒐集大量图书资料,对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发展、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留下丰厚的学术遗产,其治学为人,堪为后世楷模.为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优良学术传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数学史学会于2017年12月16—17日在北京举办了"继承与创新: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回顾与瞻望——纪念严敦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回顾严先生的学术贡献、生平事迹,并就中国数学史、天文学史、科学史文献学、航海史等专题进行探讨.会上,严敦杰先生的高足王渝生做了题为《严敦杰先生生平简介》的大会报告.现将他报告的原稿全文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缘结科学史     
童年时作者在舅父张秀民先生家中读到《中国古代科学家》,从这本科学史启蒙读物中得知李俨、钱宝琮、严敦杰和杜石然等大师。在报考研究生时,偶然看到杜石然先生之名,于是决意报考,幸蒙录取,从此走向了科学史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7.
正李迪先生于1956年支边来到内蒙古师范大学(当时为内蒙古师范学院),在教学之余从事数学史研究,1978年开始培养数学史研究生,数学史研究与教育正式纳入学校发展计划中。1983年李迪先生与罗见今先生建立了科学史研究所,今天已发展成科学技术史研究院。该院现有专任教师近30人,已形成实力雄厚的科学史研究与教学团队。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分支领域的数学史团队实力突出,团队人员包括罗见今、郭世荣、冯立昇、代钦、  相似文献   

8.
钱宝琮先生与李俨先生同是我国数学史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们都是从青年时代起,就确立以毕生整理研究中国数学史为己任,初始业余,继则全力以赴,开始了长达五六十年的数学史研究,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研究风格,在科学史界、海内外素有“南钱北李”的之称。早在1922年,经茅以升的介绍,二位先生得以相识,不时通信往来,互赠论文、专著。1954年,李俨和钱宝琮均被选为中国自然科学史委员会委员,并经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先生的极力推荐,分别于1955年和1956年奉调北京,共同组建了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专事中国数学史和科学史的…  相似文献   

9.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50年所庆是一个令人鼓舞、令人振奋的日子。1978年,我第一次到所里来。那一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当时数学史专业招生单位只有科学史所和内蒙师大。刘钝、王渝生考到所里,师从严敦杰和杜石然两位老师。我和罗见今考到内蒙师大,师从李迪老师。当时我们4个人还是年轻的学生,现在已经两鬓微霜了。30年,有很多变化,但是我们热爱数学史专业没有改变。借此机会,我代表天津师大数学史专业的同仁向科学史所领导、各位先生、图书馆和编辑部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如果说,30年来我们在数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廓清中国数学史在高校的起源。方法原始文献调研与考证。结果主要分析1915年至1948年间《清华学报》在中国数学史、西学东渐史等方面的研究成就,特别认定叶企孙在《清华学报》第2卷第2期发表的《考正商功》等文为我国发表最早的一批中英文数学史论文。结论认为这些论文均为相关科学史分支学科的奠基之作,对促使民初科学史学科走出"私研"局限及科学史学科的社会化、建制化或制度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将其作为中学与西学、人文与科学之间的一座桥梁并融入大学通识教育,亦具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钱宝琮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数学教育家,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数学史教育与研究,晚年主编出版《中国数学史》,不遗余力地组织编写浅近世界数学史丛书,说明中学数学教科书(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中诸多内容的来源.丛书虽然未能出版,但他的执着值得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12.
郭书春1964年山东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新建设》杂志社任编辑,1965年调入同属学部的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从事数学史研究,但真正搞数学史研究是在“文革”结束之后.1978年,在梅荣照先生的建议下,郭书春选择了研究刘徽方向.郭书春从原著的一字一句开始认真研读,三十多年耕耘不止,在《九章算术》和刘徽注以及《算术书》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科研成果,为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郭书春先生目前还在从事其他数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工作,这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介梅荣照主编的《明清数学史论文集》一书,对中国数学史开展断代专题研究,是我国数学史界继承并发展李俨、钱宝琮、严郭杰先生研究成果的宏大计划,持续近三十年,历来为国际科学史界所重视,文集收入论文15篇、附录2篇,其中严敦杰先生遗作7篇,本文对15篇论文逐一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师范大学罗见今教授于1963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俄语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内蒙古杭锦后旗中学任教;1978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数学系自然科学史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理学硕士学位,留校工作,时年40岁;1987年,破格评为副教授,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晋升教授;1996年,任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数学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1994-200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技管理系主任,现为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内蒙古数学学会理事,国际东亚科技史学会会员.1989-1990年赴前苏联敖德萨大学力学数学系跟随伽夫利洛夫教授进修,并到莫斯科大学数学史研究室、列宁格勒师范学院数学系、前苏联科学院科学史研究所访学,参加了全苏第43届科学哲学与科学史大会.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被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名录,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史专家.主要研究科学史、数学史、组合数学和考古年代学.出版著作6部,发表学术文章两百余篇.罗见今教授在科学史研究中,坚定“地方研究”,即“内蒙古的科学史研究”.三十多年来他主要关注三个方面:包头九中组合数学家陆家羲、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额济纳居延汉简年代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国数学史一直是本所基础最深厚、成果最丰硕和科研工作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本文简要回顾本所50年来中国数学史的研究概况,以就教于方家。1李俨、钱宝琮建立中国数学史学科为了回顾50年来我所数学史的研究,不能不首先介绍一下中国数学史学科的奠基人、我所的主要创建者李俨和钱宝琮等先生开始中国数学史研究、建立中国数学史学科的情况。20世纪10年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德”、“赛”两先生以前所未有的声势进入中国。李俨、钱宝琮等先…  相似文献   

16.
郭世荣 教授     
郭世荣教授 ,汉族 ,1 959年生 ,包头市固阳县人 .1 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系 ,同年考入本校科学史专业研究生 ,1 98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2 0 0 2年 ,考取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技管理系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系副主任 ;兼任全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数学学会数学史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 ,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 .郭世荣教授多年来从事科学史与科学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除例行教学外 ,主要从事科学史研究 .他的研究方向为“数学史” ,对历史上十几位数学家的传记…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著名科学技术史家、原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所长李迪教授于2006年10月30日不幸因心肌梗塞在内蒙古医院逝世。李迪先生1927年10月6日生于吉林省伊通县。195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并留校任教;1956年8月,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支边调到内蒙古师范学院数学系工作;1979年评为副教授;1983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开始培养数学史研究生;1983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建立科学史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至1996年。李迪先生生前曾担任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  相似文献   

18.
周瀚光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就锲而不舍地致力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他与袁运开合作主编的三卷本《中国科学思想史》于2000年出版后,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见到的最系统、最完整的关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力作".李约瑟在世的时候曾读到过那部著作的写作提纲.他在给作者的信中,盛赞该书的写作"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兴奋的进展之一".周先生早年钻研道家道教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中年转攻古代儒家与科技发展,在学术界较早提出肯定儒家对古代科技发展积极影响的观点,最近又推出新著《中国佛教与古代科技的发展》,对李约瑟否定佛教对科技促进作用的观点提出了商榷和批评.此外,他在中国数学史以及中国古代的科学方法论和中医逻辑学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提出了不少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9.
樊洪业先生回顾了自己的科学史研究生涯:1978年到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工作之初,其作品主要是关注和评议中国科学界的人物和事件.至1982年参与筹备"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学术讨论会",开始把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他勾画出了自己的学术研究路线图,并按时间顺序一段一段展开工作,每段都有出色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史料建设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俨、钱宝琮是引导作者走上数学史、科学史研究道路的恩师.而作者又有十几位学生.为了中国数学史、中国科技史的共同事业,三代人走到了一起,并结下深厚的师生情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