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清代乡约的行政管理职能日益强化,它的教化功能却逐渐削弱,从而使乡的由政教合一的民间自治组织向纯粹的基层行政管理组织转变。由于乡的职能的变化和里老、里甲、保甲制的先后衰落,清代乡的逐渐成为清朝封建政权重要的社会基层组织。  相似文献   

2.
清代乡约长的官役化与乡约教化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清朝十分重视乡约教化,但由于清代乡约承担了各种管理任务,乡约长逐渐演变成为官役,乡约长整体素质随之降低,从而严重影响了乡约教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尽管清朝十分重视乡约教化,但由于清代多约承担了各种管理任务,乡约长逐渐演变成为官役,乡约长整体素质随之降低,从而严重影响了乡约教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越南北部三角洲的乡约来源于乡民俗例。越南的乡约理论在结合儒家理论的基础上,由越南村社的儒教队伍创造出来。乡约被看为儒教教化的管理工具,但不完全是行政组织和法制工具,而偏重于道德、人文教育意义。乡约规定各个行政社会组织的全面活动,包括设置行政机构及基层社会组织、征收税课、兵额、杂役、均分公土、使用寺庙田土、保持村社安宁秩序、安排亭中的位次、村社乡饮和犒望、施行乡约的赏罚等。其目的在于使村社里的每个组织成员劝善惩恶,维护共同利益,保持村社在社会变动之前仍然保持安宁。  相似文献   

5.
清初 ,明朝遗留下来的乡约已有催办赋役的职能 ;康熙雍正以后 ,乡约催科渐成普遍现象。清代乡约不仅负责征派正项钱粮 ,而且还负责征派陋规、官租和契税等。  相似文献   

6.
乡约作为地方社会组织,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其活动皆与乡村的礼俗敦化及社会治安有关,但其性质与功效却随时地人情而异。乡约不仅为历代有志经世儒者所向往,也为近代学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7.
《碣阳乡甲小试录》主要记载光绪初年张谐之任昌黎知县时在该县施行乡甲约的情况。它为研究清代乡约提供了翔实的史料,尤其是它关于乡约的设置方式。朔望讲读的内容,职能,经费及其与保甲关系的记载,史料价值较高,值得史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8.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基于组织结构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大学内部两种基本的权力表现形式,具有共存的合理性又存在冲突。任何组织都存在相应的组织结构用以表明组织权力模式、权力主体以及权力实施路径及作用范围,大学需要相应的组织结构来保障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共存的合理性,减少冲突。使用二维权力矩阵可以从组织结构的视角较好地审视大学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建华  田雪芹 《科技资讯》2011,(34):216-216
学术权力是学校与生俱来的权力,行政权力是伴随着学校事务的延伸和扩大而产生的,是学校事务的一种拓展。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已经演变为高校中颇有争议的一对关系,也是当今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关系之一。目前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急需得到改观。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内涵,分析了高校管理中两种权力的关系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1.
传统行政文化在滇西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发展中,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对此,在滇西民族自治地方传统行政文化转型中,要通过建立法治、服务型与开放型行政文化,实现地方政府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姚琦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11):32-35
地方政府行政改革始终是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热点和重点,入世后,地方政府的行政改革应从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政府行政机构的调整、政府行政规范的完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政府行政理念的重塑五个方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WTO规则的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方政府具有“政府”和“经济人”双重特征,从而使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行政区经济的特征。行政区经济强化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弱化中央的调控职能,加剧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区经济主要通过政府间的税收竞争体现。在管理中应树立公众本位;适度改革行政区划的划分,使行政区划的财权、事权匹配;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与地方政府间的税收收入的归属权,加大中央政府在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协调作用等措施,对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规章是地方立法的一种形式。民族自治区政府作为我国地方行政权力配置的一种特殊类型,有权制定规章。自治区政府规章属于地方政府规章的一类,但与一般地方政府规章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一定的民族性与自治性。  相似文献   

15.
整体政府与区域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管理改革之后,整体政府已经成为新一轮改革中的一种新趋势,它是对新公共管理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消极问题的回应。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区域发展问题被放到特别重要的位置。区域一体化推动了地方行政向区域行政的转型。本文从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关系的视角分析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障碍和制度瓶颈,进而提出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整体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6.
邱瑞虹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83-1385
基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不同权限和功能,《行政许可法》赋予省级政府规章一定的许可设定权,只是为应对行政许可的复杂状况而采取的权宜之计,缺乏坚实的法理基础。随着行政许可制度的逐步规范化,这种过渡性、临时性的规定应予取消。  相似文献   

17.
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能、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功能在于调控行政立法、推进行政公开、提高行政效能、深化行政治理、优化行政服务。本文结合文献研究,通过收集、对比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布的权力清单,总结出权力的保留和减少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包括能够使群众清楚的认识政府机构的家底、政府机构的服务更加高效、群众办事更方便快捷、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等,同时发现权力清单制定和推进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配套措施,认为要完善法律法规清理调整机制、实现政府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优化权力清单动态调整机制、规范细化服务流程、健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完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8.
政府职能转变是适应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水资源管理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政府管理政策和管理方式。就政府职能转变和水资源统一管理关系,以及在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过程中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发挥的职能及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历史来看,随着朝代更改我国历史上管理体制不断变动,但行政层级仍以三级制为主;从世界各国地方层级设置来看,以二级制与三级制为主,极少有国家实行四级制。借鉴我国历史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地方行政层级设置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是决定行政区划和行政层级划分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行政层级保持在二级制或三级制为宜;法律法规的制度性支持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以我国的财政体制为切入点,论述了实行分税制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变化、发展。分析了分税制条件下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出现的根本变化;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