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EDTA为修饰物,制成修饰铂电极.提出了一个快速测定钴(Ⅱ)的零电流示波电位滴定法.以硫酸钴为滴定剂,用两修饰铂电极为指示电极,利用阴极射线示波器荧光点的突然位移来指示钴(Ⅱ)滴定EDTA的终点,具有准确、灵敏、快速等特点,用该法测定含钴(Ⅱ)试样,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铜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指示电极,用Trien作滴定剂,就电位滴定法对人发和尿中铜(Ⅱ)的测定条件、发样处理以及干扰实验进行了探讨.本法简便快速,结果与原子吸收法基本一致,其相对偏差小于5%,人发中铜的测定回收率在96.2-106.8%之间.  相似文献   

3.
铜离子选择电极在EDTA 络合滴定中的应用已有报导,一般采用Cu(Ⅱ)—EDTA 作指示剂,用EDTA 标准液滴定或用铜溶液回滴过量的EDTA,测定某些金属离子,但尚未见其用于微量铝的络合滴定.用两价金属离子溶液滴定EDTA(回滴过量的EDTA 类似),以离子选择电极指示电势,假设滴定前后体积不变,则根据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从Nernst 方程可求出相应的电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方波溶出伏安法,以自组装单层保护Au纳米粒子修饰金电极为工作电极测定铜离子;实验结果表明:在0.2 mol/L的NaCl体系下,富集电位为-0.25 V,Au纳米粒子修饰金电极测得铜的峰电流值为9.746×10~(-8)A,裸金电极的峰电流值为2.335×10~(-8)A;经过修饰后的金电极峰电流明显大于裸金电极的峰电流,且随Au纳米粒子组装时间增加,修饰后的金电极测出的峰电流也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交流示波极谱法连续测定镀铜锡合金电解液中铜、锡的新方法.采用汞膜电极、钨电极的配位滴定法,以EDTA、铅为标准溶液,连续测定镀铜锡电解液中的铜、锡及焦磷酸盐、正磷酸盐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终点直观,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6.
采用壳聚糖修饰电极吸附溶液中Cu(Ⅱ)制得含铜固体电极,将其用做新型无膜生物电化学系统(MACMCB)阴极。研究固体电极Cu(Ⅱ)质量和外阻对MACMCB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电压与含铜固体电极Cu(Ⅱ)质量及系统外阻正相关,最大输出电压达0.6346 V。该系统Cu(Ⅱ)还原效率高于92.75%,表明Cu(Ⅱ)做电子受体得电子能力强,Cu(Ⅱ)几乎被全部还原。MACMCB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效率对比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MACMCB在底物降解效率和产能输出方面明显优于MFC,推荐含铜固体电极更换时间为10~30小时。含铜固体电极中Cu(Ⅱ)主要以Cu SO4分子形式存在,放电后Cu(Ⅱ)的主要还原产物为单质Cu,含少量Cu2O,另外掺杂部分Cu元素的磷化物和氯化物沉淀。  相似文献   

7.
根据电镀废水中铜(Ⅱ)离子与其他组分化学性质的差异,控制溶液的酸度,以铜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指示电极,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以硫化钠标准溶液作滴定剂,采用选择沉淀电位滴定法测定电镀废水中的铜。结果表明:控制溶液pH值1.0~1.5,以氟化铵掩蔽废水中共存的铁(Ⅲ),可以直接用Na2S选择沉淀电位滴定法测定电镀废水中铜的含量。该法不需分离就可直接测定,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将本法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Cu(Ⅱ)在8-羟基喹啉修饰玻碳电极上的阳极溶出伏安特性。电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当底液为0.1MHAc-0.1MNaAc溶液,预电解电位为-0.6V(Vs.Ag-AgCl)时,铜的阳极溶出峰高比未修饰的纯玻碳电极提高约5倍。检出限可低至0.05ng/ml.150倍Cu(Ⅱ)浓度的Fe3+、50倍的Zn2+、Mn2+、Cr3+、Tl+,25倍的Co2+、Sn2+、Ni2+、Bi3+、Pb2+,5倍的Sb3+、Cd2+和2倍的Hg2+对铜的溶出峰不影响。本法测定了尿铜,对4ng/ml的Cu(Ⅱ)测得  相似文献   

9.
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研究了铜离子在4 甲氧基 2,6 二(3,5 二甲基吡唑) 1,3,5 三嗪(简称MBDT)吸附型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通过吸附在玻碳表面的配体与铜离子的配位作用,对Cu(Ⅱ)和Cu(Ⅰ)进行了电分析,结果表明,Cu(Ⅰ)在修饰电极上表现出比Cu(Ⅱ)高得多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在氨性介质中,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荧光素褪色,使其荧光减弱的指示反应.建立了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1ng/ml,测定范围为0~0.14μg/25ml.方法简便快速,可直接用于食品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传统测定常量铜的方法常采用碘量法,其准确度较高,但是试剂较贵。用EDTA滴定法有时终点误差较大。以铜切口指示终点的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也可以测定铜,但铜的测定范围不很宽。我们曾用DDT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作为有机螯合沉淀剂,并以它的切口出现为终点成功地进行了定影液中银的测定。利用这一原理,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一个铜锑合金层过渡的锑膜修饰铜电极,用于水中镉和铅的检测.该电极以铜电极为基底,先利用循环伏安法得到铜锑合金层,然后在合金层表面沉积一层锑膜.研究了电沉积和操作参数对溶出峰电流的影响.在浓度范围1~100μg/L的Cd(Ⅱ)和Pb(Ⅱ)溶液中,该电极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 0和0.995 2.铜基复合锑膜电极对Cd(Ⅱ)和Pb(Ⅱ)的检出限分别为0.25μg/L和0.08μg/L(信噪比为3).该电极具有成本低、易制作、稳定、低毒、重现性好等优点,有望应用于环境水质的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共价自组装的方法制得了L-半胱氨酸单分子层修饰金电极,以该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建立了一种灵敏的、选择性的检测水中痕量铜离子的新方法.在富含铜离子的磷酸缓冲液中搅拌富集,铜离子与修饰电极表面的L-半胱氨酸形成电活性配合物吸附在电极表面.用该电极对不同浓度的铜离子进行电化学检测时发现仅仅是峰电流发生改变,而峰电位不变.峰电流随铜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0.1~30 μmol/L之间出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最低检测限可达5 nmol/L,并对可能的检测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采用以铁屑为阳极材料,活性炭为阴极催化剂的铁屑内电解法处理EDTA络舍铜废水。通过中试装置间歇流实验研究了铁屑内电解法对EDTA络合铜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利用连续流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pH=1.39,停留时间为20min。最佳条件下铜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6.75%和27.29%。内电解法处理EDTA络合铜废水...  相似文献   

15.
陈国树  揭辉 《江西科学》2002,20(4):257-259
在硫酸介质中,痕量铜(Ⅱ)能灵敏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靛红La褪色。系统地研究了指示反应的最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4×10-12g/ml铜(Ⅱ)。方法检测范围0~0.1μg铜(Ⅱ)/25ml。用以测定矿泉水中的痕量铜(Ⅱ),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自组装技术在金属铜表面制备了一层具有缓蚀功能的硬脂酸单分子膜.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空白铜电极与硬脂酸修饰铜电极在中性和碱性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行为.基于实验结果。分析了影响铜缓蚀的因素,探讨了其缓蚀机理.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回流法制得前驱体粉体,用此前驱体粉体在流动氩气保护下、600℃下热处理10h制得碳包铜纳米粒子.利用XRD、Raman、SEM、TEM和HRTEM对碳包铜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碳包铜纳米粒子大小分布均匀,具有典型的核壳状结构,内核为金属铜,外壳为无定形碳,碳包铜纳米粒子的粒径为40~50nm,碳包覆层厚度为3~5nm.利用循环伏安法比较了铜纳米粒子修饰的玻碳电极和碳包铜纳米粒子修饰的玻碳电极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碳包铜纳米粒子修饰的玻碳电极对葡萄糖有显著的电催化氧化活性,且峰电流与葡萄糖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7),有望用于葡萄糖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利用铜(Ⅱ)与邻二氮菲(Phen)形成络阳离子 Cu(Phen)_3~(2+)的性质,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LS)为浮选剂,对铜(Ⅱ)的浮选富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了研究。该法应用于天然水中痕量铜(Ⅱ)的测定,可测定μg/L 级的铜(Ⅱ)。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测定铜含量的方法.在碳酸钠介质中,阿莫西林与铜离子形成络合物,于331m处产生最大吸收.测定铜在(0.16-3.4)μg·mL-1范围内符合朗伯-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6.0×104)L·md-1·cm-1.用于本方法测定水样中铜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在电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根据铜(Ⅱ)-1.10-二氮杂菲在水溶液中的平衡常数,制备了[Cu(phen)3]^2+配合物的水溶液并将其吸附修饰碳电极表面,应用修饰碳电极和用循环伏安法对其电化学性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